深挖“粗心”原因 巧用错题资源

2020-05-09 10:08符梦云
考试周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粗心教学措施类别

符梦云

摘 要:随着数学教学的开展,“粗心”渐渐成为教学过程中绕不开的绊脚石,是很多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本文从“粗心”的内涵入手,联系实际教学,指出假“粗心”的存在及成因,在此基础上聚焦小学数学课堂,结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教学实例,针对假“粗心”的病因采取相应教学措施解决。

关键词:假“粗心”;成因;类别;教学措施

一、 引言

在某个特定场景中,“粗心”这个词语被频繁提及——老师和家长对学生做题所犯的错误,常将原因归咎于“粗心”。日子久了,许多学生也开始这么认为,“粗心”似乎成了万金油,是很多问题背后的共同症结所在,也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粗心”一词的基本解释为:不谨慎,不细心,近义词有大意、纰漏、马虎、疏忽、莽撞、鲁莽,反义词为细心、认真、仔细。出现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应该是指解决过于熟悉问题时所不小心犯下的错误,比如:竖式计算忘写横式答案、选择题写了正确答案而不是相应的序号、解决实际问题没有进行单位换算……

教师、家长和学生口中的“粗心”真的是这种情况吗?显然不全是,甚至笔者可以这么断言,教师、家长和学生所谓的“粗心”大部分都是假的,只有极少的一部分才是上面所列举的情况。用一句话来概括,大部分的假“粗心”是因为对知识的一知半解,没有完全掌握其本质,从而对于不熟悉问题所犯的一种常规性错误。

二、 假“粗心”成因分析

目前,这种假“粗心”已逐渐发展成为教师、家长和学生的某种“共识”,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三。

(一)对待不会与“粗心”的态度迥异

根据笔者平时与家长及学生的交流发现,这样的情况普遍存在:从家长的行为判断,如果孩子有题目不会做,往往会迎来严厉的批评和指责,而要是由于粗心而造成的错误,则常会用相对缓和的口气进行叹息和抱怨;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如果一个问题不会做,学生会觉得自己很无能,心理压力过大,而因为粗心所造成的错误,这种自我责备和埋怨的情绪就会消失,只留下淡淡的遗憾。种种情况的发生不难发现,在一些家长和学生心里,“粗心”与不会比起来,其实是个无关大局的小毛病。

(二)对待错误原因的不求甚解

从成人的角度看待学生解题所犯的错误,很多确实是粗心导致,然而成人的思维和学生有着本质的区别,成人拥有的相关数学能力远超学生所在的层次。同样的事情,在成人身上是真粗心,对孩子而言就不一定了,如果弄错了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不仅无益于他们的理解和纠正错误,而且还会失去一些教学契机。例如,将5÷0.1的得数错算为0.5,成人所犯的错误是把除法当成了乘法,学生却极可能是对小数除法运算过程和特点的理解不到位。

(三)对待课外练习的敬而远之

中国几千年以来奉行的“题海战术”理念,深刻地影響着一代代家长,对于孩子不会的知识,家长处理起来一向简单粗暴——练。而错题的原因一旦被家长归纳为“粗心”,在先入为主的错误判断下,家长自然不会认真仔细地询问和探究错题原因,帮孩子进行深入的纠错也就无从谈起,孩子也就不需要对同一题型进行反复地练习,对于大部分想逃避练习的孩子而言,“粗心”是个完美的借口。

三、 针对假“粗心”的教学措施

概括地说,面对各种各样的假“粗心”,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应该是全面、客观地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出真正的症结所在,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假“粗心”的类别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概念混淆不清——对比分析,发现区别

数学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它以定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由于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存在联系和差异,一些概念在内涵、延伸或表达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差异。此外,小学生的主要概括和逻辑推理能力仍处于发展过程中,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因此在学习某些概念时,很容易被混淆。

【教学实例1】

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学生出现了面积和周长概念混淆的现象。这一单元有道很经典的判断题: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很多学生都被题目上的数据所迷惑,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得数都是16,所以认为这句话是正确的。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要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充分感知周长和面积的区别和联系。

师:(黑板上画出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哪个部分,你能将它描出来吗?

生:(动手操作)

师:那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呢,你能用手摸一摸,再涂一涂吗?

生:(动手操作)

师:(将周长和面积分开)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一条16分米长的线段,面积是大小为16平方分米的一个面,也就是说“线”等于“面”?

生:不可能,线段和面不可能相等。

师:那周长和面积可能相等吗?

生:(坚定的)周长和面积永不相等。

简而言之,在学生初步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后,教师必须使用各种有效的策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巩固,理解相关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尤其是区分易混淆概念的不同,从而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改善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估测能力较弱——联系实际,参照估测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图形与几何的测量部分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即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实现的重要目标之一。估测是估计的一种形式,即“在不使用测量工具的情况下,以某种方法推测出测量结果的一种心理加工过程”,主要包括对长度、面积、重量、时间、体积、温度等的估测,是测量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以精确的测量教学为主,在遇到估测教学时只是一语带过,没有真正地开展估测,再加上学生缺乏实际经验,估测结果常常不尽如人意。

猜你喜欢
粗心教学措施类别
浅析初中物理学生“粗心”的成因及其解决策略
MOOC在高职公选课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中小学生数学学习粗心现象与注意能力的关系
“粗心”的老妈
服务类别
德商界大腕因“粗心”访华被拒
论类别股东会
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养模式的探讨
聚合酶链式反应快速鉴别5种常见肉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