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听力理解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部分,但每位学生听的能力各不相同,提高听力能力很重要,在听力考试中的好成绩要靠平时的各种听力训练如听音、辨音、做听力笔记等,这些都有可以参考的手段和方法。
【关键词】听力能力;课堂训练;不断尝试
【作者简介】申屠仙娟,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镇防军初级中学。
听力理解是中学英语考试中的必考项目,尤其是当下不少地区除了听力测试还实行口语测试,只有做好了“听”,才能为“说”做好准备,这样听力理解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一个中文的氛围,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并不多,实际运用则更加少。而听与说总是连在一起的,说的人多了,听的机会才会多。尤其是在农村初中,课堂外的英语氛围极差,导致学生听的机会非常少。但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听力考试内容是一样的,而且听力理解与阅读理解不同,听力只有一次机会,不能反复回到原文中去寻找答案,所以提高听力能力相当重要。提高听力能力的功夫要下在平时,平时的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听”前训练
1.抓好听音训练。首先要听字母、音素和音节,大量的训练之后,开始听单词、短语、句子,再听语篇,循序渐进。听音训练以有下一些方法。
(1)听读和跟读是听音训练的基本方法,看老师的口型进行发音训练,模仿口型,音型结合是比较有效的方法。学生跟读时,老师也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发音口型,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以提高学生听“音”能力。
(2)听写也是进行听音训练的一种方法。听写不仅可以听写字母、单词、短语,还可以听写句子、对语、短文。听写短文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写出所听内容,可以将材料读三遍。第一遍以正常语速将短文听一遍,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记下关键词句。第二遍根据文章的意群停顿,写下听到的内容。第三遍再以正常语速将文章听一遍,检查所写内容,进行查漏补缺。
2.抓好辨音训练。辨音主要是分辨易混淆的音素、易混淆词、交谈内容以及嘈杂声音中的关键词。要辨析句子情境或环境情境中的发音首先要辨别48个音素,知道它们的发音口型、发音特点和区别。辨析音素时最好单独放在单词中。
3.抓好语音语调训练。在交谈中,语音语调也可以是暗含在句子中的答案。比如升降调,(1)降调一般是表示一句话的完结,一般用在陈述句、特殊问句、带有命令口气的祈使句或感叹句中;(2)升调一般是不确定的语气,话没说完或者礼貌的语气,它用在一般疑问句、反问句、表示安慰鼓励的语句、重复句。(3)降升调是表示说话人改变主意,持保留意见,表示否定或矛盾,表示警告的句子,或者话外有话,用在有对比的陈述句中,如I have a watch, but he doesnt。做听力时,听到诸如Who is that boy?之类,不会用Yes/No来回答。掌握了升降调,就降低了听力难度。
再者说话时出现的连读、不完全爆破、弱读、音素同化等障碍都要靠平时的积累。英文歌曲非常口语化,学唱英文歌曲是练习这些项目的好方法,平时可以多利用教学录音、英文视频、英文歌曲等。
二、“听”中训练
抓好听力笔记训练。听力笔记与平时的课堂笔记略有不同。课堂笔记有课文材料的辅助,老师对内容的多次重复,和直观呈现的板书;而听力笔记没有视觉材料的帮忙,只靠双耳的听觉和对音节、单词、句子的记忆来做笔记。做听力笔记要注意如下五个方面。
(1)能发现段落主题,比如在描述事物时,一般主题句放在段首,后面是对它的细节描述;如果是说理,一般主题句会出现在段尾;如果是暗含的中心意思,则没有明确的主题句,只能听完内容后整体把握。
(2)抓住主题后要记下重要的细节及相应事例,笔记要精简,学会在最恰当的时机,以最少的词记下最完备的意思。听对话内容做笔记时,可以在不同位置写下不同说话人的观点。
(3)做笔记时要学会放过。如果过于专注某句话,可能会漏听关键信息。学会放过暂时不明白的词句,接着听文章内容即可,重要信息往往在下文中会重复出现或进行解释。
(4)做笔记要跟得上甚至超过说话者的思想速度,能够预测接下来的内容。
(5)听力中,内容是数字记忆或者拼写名字时,需要一种随听随记的速记法,把素材逐字逐句记下来,做到不遗漏。
三、“听”后训练
1.抓好扩大学生知识面。做听力时,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就会无法理解听力的真正意思。比如green hand,不了解它的背景知识,学生就无法理解文章表达的意思。
对于扩大知识面,阅读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课堂上可以针对课本扩展相关的背景知识。
2.抓好提高词汇量。提高学生词汇量也是提高学生听力的一個方面,词汇不仅包括单词,还包括短语、常用俗语等。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诸如词汇竞赛等活动,课外也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提高词汇量。
综上所述,对于一名学生来说,听力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坚持不懈地努力和训练,需要师生不断尝试,总结经验教训,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出自己最恰当的方法,这才是最行得通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英语》(新标准)教师用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