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路径研究

2020-05-09 09:47高雪钱龙飞
青年与社会 2020年4期
关键词:职业素养学前教育课程思政

高雪 钱龙飞

摘 要: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将“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入到《幼儿教师职业素养》这门专业课当中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能够帮助学生自觉地将个人职业理想同国家、社会的现实需要相结合,助推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真正的践行“立德树人”的要求。

关键词:课程思政;学前教育;职业素养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第一个面向学前教育的重要文件,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意见》明确了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前进方向和重大举措,是新时代学前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幼儿教师职业素养》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从幼儿园保教的基本知识、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两大方面来确定教学内容,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具备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本课程的思政教育目标

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学前教育教学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幼儿教育领域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幼儿教师职业素养这门课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较多,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将思政元素同本课程专业理论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国情和社会现实,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于心,并外显于指导自己的言行,从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一名合格的“四有”好老师。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提取与选择

(1)模块一 职业理念。职业理念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观、儿童观和教师观。这部分内容的可以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并掌握在幼儿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进而使学生深入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将自己的职业发展和前途命运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结合起来。

(2)模块二 教育法律法規。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四个全面”中,全面依法治国是具有基础性、保障性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将“法治”纳入其中。本部分内容可以通过对教育法律、法规、政策、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知识内容的学习,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和发展规划纲要等相关内容,并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处理工作中幼儿权利保护的实际问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实践。

(3)模块三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并提出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老师——“四有”好老师的概念。本部分内容可以通过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幼儿教师职业行为、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评价等内容的学习,熟悉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要求和职业特点,掌握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在保教活动中,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努力成为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4)模块四 文化素养。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将文化自信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并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也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生可以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外科技史、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常识学习,了解常见的幼儿科普读物和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进而树立文化自信。

四、《幼儿教师职业素养》“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1)教师要完善教材内容,在备课时增加思政教育案例。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堂教学,在蕴含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承载着家国情怀、公民素养教育情感,在发挥着专业教育功能的同时,为解决教师以及未来幼儿教师“为谁教、教什么、教给谁、怎么教”的问题提供参考。

(2)教师要运用新教学方法、灵活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来丰富教学形式。采取模块化项目教学法,在幼儿教师职业素养教学过程中提取典型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让学生接受思政教育。

(3)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方式,在实践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拓展课程思政,配合课堂主渠道深入挖掘思政内容,落实“全方位育人”。

(4)采取集体备课形式,邀请思政课教师参与。思政教师可以针对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提出建议和意见,深化其中的思政内涵。

参考文献

[1] 中共教育部党组.办好新时代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美好期盼[N].人民日报,2018-11-30(11).

[2] 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09-10(02).

[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0-41.

基金项目:文章为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类课程思政路径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YJKT201922。

作者简介:高雪(1987- ),女,河北唐山人,硕士,讲师,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与研究;钱龙飞(1988- ),女,河北唐山人,硕士,讲师,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职业素养学前教育课程思政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