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农村劳动力以流动而非转移的形式进城就业密切相关。这样的城市化特征直接导致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群体越来越庞大。而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年老体弱者,他们自身文化水平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本文针对在农村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的厌学、情感交流障碍、存在不良习惯等突出问题,建议学校采取相应策略加强父母与儿童之间的情感交流,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为留守儿童弥补缺失的亲情,注入茁壮成长的正向能量。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心理问题 学校 关爱 亲情
在我国农村小学,有一个身份特殊且阵容庞大的儿童群体——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都在遥远的城市谋生,他们的监护重任大多落在了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等年老体弱者的身上。这些身负监管重任的老人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面对课本知识看不懂,显然对孩子的学习力不从心,这对留守儿童的成长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需引起父母、老师、全社会的关注。
我关注这个特殊群体,还得从玲玲说起。办公室里,我带着怒气和一丝埋怨对玲玲说:“你的安全平台作业怎么还没完成,说了多少遍了,和家长一起完成,你怎么回事?”“老师,对不起,我跟着爷爷奶奶,他们没有智能手机也不认字,不能上平台完成作业”。小女孩低着头,接着说道:“爸妈离婚了,我妈妈在我小时就不要我了,爸爸出去打工,好久不回来。”说着她的眼泪从稚嫩的小脸上滑落下来,我把她揽在怀里,摸了摸她的头,温柔地说道:“来,老师和你一起完成,而且以后安全平台作业都在办公室和老师一起完成,好吗?”玲玲高兴地竟然亲了我一下,羞涩地说“谢谢老师妈妈”。那一刻我的心弦被触动了,在班级以及办公室里接受批评时,孩子内心是一种怎样的痛啊?班里还有多少这样的孩子啊?如何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还原一个健康快乐的她,成了我困扰于心的一个难题。
与玲玲和班里其他一些留守儿童相处和交流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们身上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
第一,学习成绩滑坡,厌学情绪较重。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由于临时监护人监护不到位,这些孩子出现学习观念淡薄,尤其是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没人辅导,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布置的作业总是敷衍了事,没有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导致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性格胆小自卑。玲玲学习还是能跟上课的,但从交流中得知,当她遇到不会的题目只能空着或应付,因为问爷爷奶奶也没用。长此以往,玲玲就比较胆小自卑,第一次去黑板上做题吓得手直哆嗦的一幕,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真是可怜的孩子。
第二,心理问题突出,自律能力较差。“留守儿童”常表现出两种倾向:一是内向、孤僻、不自信、不合群、不善与人交流;二是脾气暴躁、易冲动、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情绪不稳定、自律能力差。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一种天然、和谐的亲子氛围。母爱给予孩子的是稳定和温暖,父爱带给孩子的安全感、权威、崇拜、勇敢和坚强等。留守儿童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打工使留守儿童成了有父母的孤儿,因此,给其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情绪问题、交往问题和自卑心理等方面,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成了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刚开始与玲玲交流时,她大多用摇头和点头来回答我的问题,她身边没有几个朋友,因为她太内向,不合群,也不敢主动与人交流。
第三,心理上得不到及时疏导,会产生一些不良习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道德素养都是在家庭中形成的。由于不能和父母在一起,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时,不能及时得到心理引导和帮助,自制力很差,缺乏管教和良好的教育,缺乏约束力和引辨力。玲玲说很羡慕别人穿新衣服,吃好吃的零食,还能与同学们一起过生日送礼物,她偷偷告诉我班里另一个孩子(也是留守儿童)经常拿爷爷的钱买零食吃。一个孩子童年应有的快乐在玲玲他们身上竟然是那么奢侈。
我的班级是中年级,我调查了一下高年级的班主任,他们告诉我留守儿童有更严重的不良习惯,他们由于缺少监管,有的竟然抽烟、早恋,我悄悄找了两个同学与他们聊天,试着走进他们,让他们倾诉自己的心声,通过交流我知道了他们就是孤独无助,缺少精神交流,抽烟、早恋只是排遣内心的无助,并不想染上不良习性。他们毕竟还是个孩子,需要在父母的怀里撒娇,需要和父母一起旅游、一起沟通自己的小心事,可是他们不能,爷爷奶奶根本不懂他们的心事,他们内心是无助的。
因此,作为影响孩子一生的学校,理应关注顺应这一特定的群体,跳出简单的课本教学,因人施教,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有爱、有温暖,能够安放留守儿童亲情与梦想的成长沃土,营造一个留守儿童能够实现心理抚慰与心理调节的良好的成长氛围。针对我们班如玲玲这般孩子,我做了以下努力。
第一,激励教育,唤起信心。在接触中,我发现玲玲他们这些孩子也是有进步要求的,也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名好学生,他们的淘气只是想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因此,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地找他们闲谈,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其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来鼓励他们,还经常对其他同学说:“看,玲玲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玲玲同学的字写得真漂亮,今天的作业完成得非常好”“玲玲同学……”渐渐地,玲玲他们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一次,我进行课堂巡视时,玲玲主动冲我笑了。
第二,沟通家长,亲情引领。这些孩子大多渴望亲情,需要关爱,想得到父母的认同喝鼓励,于是我们班每个孩子都建立了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里放了孩子最得意的一幅画、最优秀的一次考试试卷、最难忘的一次少先队活动、最想和父母说的话……记得我联系玲玲爸爸,用视频给玲玲爸爸看了玲玲的成长记录袋,听着玲玲骄傲地介绍自己学习的点点滴滴时,玲玲的爸爸竟然眼睛都湿润了,并答应玲玲最近一定回家奖励她,并鼓励玲玲继续努力。看着父女俩交流的温馨画面,我更坚定了要更关心这些孩子的决心和信心。于是我還建立班级亲情热线、视频,谁想和爸妈分享自己成长记录袋的新作品时都能从这里连线自己的爸妈。每次他们把手机还回来时,脸上洋溢着满足感、幸福感,好像爸妈就在身边。
第三,关爱留守儿童从思想品德奠基。这群孩子缺少父母监管,难免有些不良习惯。为了使玲玲他们学会独立和自律,我组织了一次次主题班会,如《面对困难和挫折,我……》《面对诱惑我……》《我们有个大家庭》等。在主题班会中,孩子们热情洋溢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玲玲说:“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要勇于面对现实,不屈不挠地战胜它们,做一个勇敢的人。”那个拿钱的小男孩说:“面对诱惑,我们不能犯错,从小犯错长大会犯罪。”最后我说:“班级就是我们的大家庭,你们是兄弟姐妹,我是你们的家长,我爱你们!”最后我们唱起了《爱我你就抱抱我》,我专门抱了玲玲他们那些孩子,他们有的抱住我好久都不松开,此时也许我真的就是家长吧!
总之,作为老师,既要做孩子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视频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让学校的关心、关注、关怀和关爱为留守儿童的人生奠基。
(作者单位为微山县两城镇中心小学)
[作者简介:赵兴兰,女,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微山县两城镇中心小学执教,目前担任三年级一班班主任,两城镇少先队大队总辅导员,荣获微山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称号。济宁市优秀教师,县数学优质课执教者,微山县荷花杯获得者,微山县课改之星数学优胜者,微山县数学公开课执教者,两次荣获微山县数学教学能手,现任并已连续三届担任微山县人大代表。]
参考文献
[1] 张娜,蔡迎旗.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幼儿在生活、学习及沟通方面的困难与需求差异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09(5):31-36.
[2] 段成荣,吕利丹,王宗萍.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7):13-28.
[3] 杨立荣.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J].学周刊,2017(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