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馨月
肇东市西八里渔儿园渔业专业养殖合作社位于肇东市西南部,西八里镇七道海村,南邻松花江,水资源丰富。现有鱼池1400亩,(其中:各类商品鱼养殖700亩,池塘河蟹养殖300亩,野生放养400亩),水稻种植650亩(其中:稻田河蟹养殖300亩)、杂粮种植500亩。年产各类商品鱼40多万kg,河蟹1.6万kg,优质水稻27万kg,我们注册的“七道海”牌蟹田米和鱼塘米,平均销售价13.6元/kg。为解决近年来传统四大家鱼销售市场低迷的现状,从2017年起,打破传统水产养殖模式,在发展稻田综合种养(稻田河蟹养殖)的基础上,发展池塘综合种养,即:池塘水面种植芡实(俗称“鸡头米”),水下养殖泥鳅等品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1 标准化生产,开辟致富路径
坚持标准化生产,通过实践与理论学习相结合,根据不同品种,分别形成特有养殖模式。同时,按照不同规格分阶段化养殖,根据市场需求,控制商品鱼上市时间,形成季节性价格优势,平均每kg销售价格高于同品种、同规格商品鱼1.6—3元,从而取得传统养殖品种效益最大化。
2 合作化经营,促进节本增效
随着近几年来渔业销售市场低迷,传统渔业养殖风险越来越大,成本越来越高。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销售价格,我们成立了肇东市西八里乡渔儿园渔业专业养殖合作社,并与周边渔业养殖合作社联合,通过集中采购和集中销售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控制风险。取得了一定效果,养殖成本平均每kg降低0.8元。
3 科学化管理,防范养殖风险
实行科学化管理,堅持绿色健康养殖生产,在渔业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水产健康养殖操作规程进行,根据养殖品种坚持使用颗粒饵料精准组合投喂,通过生物制剂“改底调水”维持池塘污染率与净化力的平衡。鱼病防治以生物预防为主,夏季每15天全池泼洒牙孢杆菌调节水质,采用这项技术后,“氟底安”等消毒药物的使用量减少三分之一以上。
4 结构化调整,促进产业发展
常规品种养殖方式限制了产业发展,在省渔业局、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肇东市水产局的大力支持下和指导下,我们及时调整品种结构,发展名特优品种养殖。
4.1 河蟹池塘养殖与稻田河蟹综合种养相结合
到2018年,合作社发展池塘河蟹养殖面积300亩,四月中旬在辽宁盘锦采购扣蟹苗种1750kg(36元/kg),投放池塘,针对蟹苗不同生长时期,做好看护和投喂工作,九月中旬集中采取动物饵料育肥,九月末出池商品蟹11000kg,个体平均80g,平均销售价54元/kg。销售收入59.4万元,成本22.9万元(其中:防逃设施投入2万元,饲料成本6.5万元包括动植物饵料,苗种成本6.3万元,人工成本4.3万元,水电和池塘租赁费3.8万元),实现利润36.5万元。
在池塘养蟹的同时,我们把稻田养蟹作为发展重点,2018年稻田养殖扣蟹180亩。在采购池塘扣蟹苗种的同时购进750kg扣蟹,进行暂养,6月初,待稻苗返青后,投入稻田中。今年,养殖大眼幼体一部分,有120亩稻田因饲养过程中防逃设施发生大面积损毁,八月份从新修复好防逃设施后,与养殖扣蟹的180亩稻田相连通,共同养殖商品蟹,养殖面积共计300亩。年产商品蟹5850kg,销售收入31.6万元。水稻种植采取生物防控,全年只使用一遍底肥,不使用药品,确保水稻绿色无污染。亩产水稻600kg,共计36万斤。按3.4元/kg计算,销售收入61.2万元。种养殖成本39.4万元(其中防逃设施投入3.2万元,饲料成本3.5万元,包括动植物饵料,苗种成本2.7万元,人工、水电、地租等30万元)。稻田商品蟹养殖实现利润53.4万元。
稻田成蟹养殖总销售收入92.8万元,总成本39.4万元,总利润53.4万元。稻田养蟹平均亩销售收入3093元,每亩平均利润1780元,较常规水稻种植平均每亩增加利润1100元。
在加大商品蟹养殖力度的同时,我们进行了蟹苗繁育工作的试验示范。6月初,购进75kg(14万只/kg)河蟹大眼幼体,在420亩稻田内进行试验养殖。其中300亩投放大眼幼体50kg,120亩投放大眼幼体25kg,分别进行不同密度养殖试验。在田间投放3厘米的鲢鱼苗种,作为幼蟹饵料。到10月中旬,300亩实验稻田产扣蟹990kg(160只/kg),幼蟹质量上乘、个体饱满,已经全部转到越冬池越冬。以2018年扣蟹价格36元/kg计算,明年春天按产出7500kg蟹苗,预计收入27万元。大眼幼体苗种成本5.5万元,防逃设施成本2.5万元,饲料成本2.2万元。预计实现利润16.8万元。越冬扣蟹苗种目前已经全部预订完成,另外120亩稻田因饲养过程中防逃设施发生大面积损毁,幼蟹大量逃逸,产量无法计算。8月份从新修复好防逃设施后,养殖商品蟹。
300亩大眼幼体试验田,其中150亩种植稻花香2号水稻品种,亩产水稻381.5kg,总产量5.755万kg,生产优质稻花香大米3.15万kg,每kg销售价格16元,预计销售收入50.4万元;另外150亩种植“短粒香”,亩产水稻600kg,总产量9万kg,每kg3.3元,销售收入29.7万元,合计销售收入80.1万元。水稻种植生产成本合计30万元(人工、水电、地租、肥料等),预计利润50.1万元。
300亩稻田大眼幼体养殖预计总销售收入107.1万元,总成本46.8万元,预计总利润60.3万元。预计每亩利润2010元,较常规水稻种植平均每亩预计增加利润1330元。
4.2 打破传统水产养殖模式,实现池塘综合利用
池塘水面种植芡实(俗称“鸡头米”),水下养殖泥鳅等品种。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卖得好向种的好和养的好的倒逼。2018年,我们把池塘芡实种植作为重点,吸取去年芡实苗种株距过大的经验教训,加大种植密度,共计种植面积400亩。其中,第二年种植池塘50亩,亩产芡实210斤,合计产出10500斤,每亩生产成本260元(池底70、人工120、水电70),费用合计1.3万元;第一年种植芡实池塘面积350亩,亩产芡实75斤,合计产量26250斤,每亩生产费用400元(池底70、苗种120、水电70、人工140),费用合计15.8万元。按照去年每斤9.5元计算,2018年预计芡实销售收入35万元,实现利润17.9万元。为了充分利用资源,今年在100芡实种植池塘套养泥鳅,亩投放泥鳅苗种8斤(1600条)。预计明年春天每亩可产泥鳅50—100斤,预计收入7.5—15万元.
我们通过结构调整,走绿色无公害化生产的道路,芡实种植与传统渔业养殖相比较有着明显优势,一是投入成本低,第一年初期每亩投入400元,第二年成本260元,芡实种植第二年池塘自然生长,只要经常观察控制水位,在采栽期需要少量人工;二是生长周期短,从栽种到成熟只有100天,对气候条件要求不高;三是用途广泛,芡实即是保健食品又是中药材,市场供不应求,每市斤市场价格在9--11元,并且逐年看涨;四是芡实种植对水体改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改善鱼池富营养化,降低水体氨氮及亚硝酸盐含量效果明显,有利于池塘的循环利用。芡实种植总结起来就是:绿色、环保、去污染;省钱、省工、高效益。池塘综合种养芡实,为打破以往限制渔业发展瓶颈,开辟一条新路径。
(责任编辑:常 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