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认知理论视野下的层渐式写作教学再思考

2020-05-09 10:35李新华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写作知识情境素养

李新华

下校调研中发现,老师们写作教学的问题大致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写作教学注重静态的写作知识;二是写作实践脱离真实情境;三是写作主体依然是孤立的角色。这三个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学生无法形成应有的写作思维,无法在写作因素之间寻求内在的联系,无法将知识与真实生活情境融通,无法将个体与整体融合,从而影响了学生形成语文素养的核心能力和关键品格。

基于此,将情境认知理论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的“层渐式”写作教学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思考如何通过情境化写作实践,锻炼学生写作思维,引导学生逐渐构建写作框架,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实践,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文化价值取向,逐步形成语文的核心能力和关键品格。

一、情境认知与层渐式写作的契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该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莱夫等人在《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一书中提到,他们站在人类学的立场上,将知识视为个人和社会或物理情境之间联系的属性以及互动的产物,并将研究学习的焦点移至实践共同体中学习者社会参与的特征,从而将参与视作学习的关键成分。情境认知提出知与行是交互的,知识具有情境性,通过活动不断向前发展,强调“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合法边缘性参与”与“实践共同体”等要素。

显然,《课标》与情境认知理论有共识,这也意味着层渐式写作可以在共识之间找到契合点,因此,层渐式写作教学尝试将情境认知与写作教学相结合,从“知识”“情境”“评价”“文化”四个方面寻求写作教学策略。

二、情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层渐式写作教学

1.写作知识的动态建构

首先,动态体现在写作知识随文而教。情境认知认为,知识应是在社会活动中参与实践解决问题的一种应用或工具,而不只是陈述性知识的静态存在。一直以来,写作知识怎么给学生,如何训练,始终是一大难题,因为没有一个有效的方式,大多数教师都采用了对写作知识反复训练,导致写作教学收效甚微。统编版教材根据《标准》的要求,在这一点上,给出了建议,在阅读教学内容框架基础上,拟定出了随文学习为主又各有年级侧重的写作教学原则,避免了写作知识的机械重复,避免了静态的写作知识传授,将写作知识融入阅读实践中,去解决阅读的问题,同时,学生初步明晰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联,明晰语言材料和学习的语文知识结构,形成学习经验并逐步转化为具体的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

当然,随文而教,并非“随意”“随性而为”,统编版教材在处理读与写的关系上,突出了二者衔接的编写意图,阅读和写作两条主线贯穿始终,构成了教学内容的主体,线索清晰,分布合理,体现了更加成熟、科学的读写体系。因此,“随文”也是必须根据教材的编排有序进行的。

其次,动态体现在对学生写作思维的训练。思维是人类大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的反映,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它是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更是写作的核心。注重基本思维品质的培养,指导学生扎扎实实掌握各类思维方式,揭示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联系,这是相当重要的。写作知识的各个要素是孤立存在的,单向的给予,最终的结果,只会让这些要素散落,处于无序状态,因此,要加强基本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训练,当然更要特别关注写作思维,要将写作思维与写作内容相统一,引导学生寻求写作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写作知识与生活情境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态中构建写作体系。

2.写作实践的情境介入

情境认知是学生与情境在交互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真实问题、适应社会发展的认知,是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并培养学习者适应社会、面向未来之学习力的一种学习活动范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关于“情境”这个词分布于课标的各个部分,尤其在“教学建议”中明确强调语文教学需要“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情境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语文实践活动情境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可见,情境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层渐式写作教学正是缘于这一理论指导,致力三类情境介入:

一是教材情境。统编版教材写作单元结构分为“写作主题”“写作导引”“写作训练”,形成有效的教材情境。如写作导引部分采取了简明扼要的表达方式,让大多数学生能够自行阅读和自行领悟该写作点的训练要求。除此之外,在导写短文中,还要求学生回顾课文阅读中相关的写作要点,营造教材情境,触动学生思维传递,加深对写作点理解的真切感受,由此发展学科认识能力。

二是任务情境。创设真实写作情境无疑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触发学生真实体验、感受的关键。一方面可以设计与写作点训练有关的活动,如通过小活动、半标题、话题以及标题作文等几个台阶的方式来体验写作与完成写作,使学生感觉到写作也是很好玩的、很有趣的事情。另一方面设置任务,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上,设具体任务,任务中有情境,情境中有任务,使写作走向具体化。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和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活动·探究”单元,增加了学生的写作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感受、体验,促成学生写作核心素养的形成。正如张开在《2016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综评》中指出,任务型写作重视交际、重视情境的写作观,可以扩展丰富我们对写作本质与功能的认识,有利于在发扬中国的文章学和写作傳统的基础上,兼容并蓄以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的写作观念与实践。

三是思维情境。写作教学离不开课堂,长期以来,写作课堂呈现出来的情境较为单一:教师传授写作知识,分析优秀作文和问题作文,然后命题作文,这样的情境显然就是以教师为主导,形式简单,关注层面少,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利于学生写作素养的形成。因此,层渐式写作教学提出以创建“思维”情境的课堂教学,思维情境的核心指向写作思维,写作思维的本质是语言文字的思维,通过具体的教学行为,如判断“青春”和“这才是青春”的区别,促使写作主体进行主动的写作思维活动,且这个思维活动不是静止的状态,而是通过语言文字同化心理内容,通过思辨,不断修正写作行为,从而提升思维品质,形成关键的写作能力。

3.写作评价的制定与实施

层渐式写作教学强调合作参与,最主要体现在写作评价方面,建立层渐式写作评价量表,指导学生依据量表相互修改作文,层渐式写作教学促进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健康个性,最终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最终目标。

层渐式发展量表以写作思维训练为横向序列,以写作素养(写作知识与能力相结合)为纵向序列,具体安排为:

横向序列分为审题和立意、选材、谋篇和布局、表达和用语、修改和誊写等五个部分,前三个部分重在引导学生的写作思维、写作规范,科学有序地建立写作思维导图,后两个部分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实践及写作习惯。

纵向序列根据横向序列的五个重要指标,根据学生思维水平是由浅显向纵深发展的特点,从规范、移情、创新、中和四个方面,设定相应的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指标,逐步促进和达成学生写作素养的培养。“规范”和“移情”是基础等级,体现寫作的外部规律,“规范”重在引导学生思维规范、文体规范、习惯规范的养成,形成初步的写作思维的缜密性和写作习惯;“移情”强化记叙文写作的真情实感,以情驭文,凸显语言在写作中的作用,促进写作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创新”和“中和”是发展层级,旨在写作的内部规律上寻求突破口,“创新”旨在通过对生活素材的多角度观察,以独特视角和适当的写作形式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从而推动学生写作思维的独创性和批判性的发展;“中和”重在引导学生在尊重内心情感的同时,选取正确的表达体系,即以“和”这一中国传统审美标准在新时代所显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进行写作,从而达成学生思想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富有时代特征,进一步完善语文素养。

横向序列和纵向序列互相统一,形成立体格局,每个层级要求逐层推进,既能体现对写作能力的甄别功能,同时又能发挥其激励和导向功能。如以“我”为主题的作文训练中,可以设置“自我介绍”“我就是这样的男(女)孩”“我也是一束阳光”“00后的我”四个层级作文题,设置情境,学生根据横向和纵向序列的细目要求,达成同一话题,不同角度的写作,加强学生对自我的由浅入深的认知及完成写作知识的建构。

层渐式写作发展量表的制定,为学生作文正确定位,师生根据每一层级明确的写作要求,可以清楚地判定作文的层级和写作能力;同时写作者本身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特征、写作能力、写作层级,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可能,也使学生合作参与有了基础。

4.写作教学的文化传承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要有共同的任务,使用工具、利用资源并通过实践活动完成任务,有 “共同的文化传统”,这一点与《课标》的总体目标是相符的,从教的层面上看,承载树人之道,是语文的使命与责任,从学的层面,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在语文核心素养当中,文化传承与理解也是重要要素之一。因此,层渐式写作教学提出,要加强读写衔接,一方面加强阅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味,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另一方面要积极融入,在写作中,要有意识地将个人生活延展到社会、国家、自然,强化由小我到本我到无我的思想的认知,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坚持文化自信,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

当然,情境认知理论与写作结合,也会给一线教师带来新的困扰,如何设计情境化的写作环节,如何调动学生集体参与,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建造思维场,如何强化文化认同等,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总之,情境认知理论视野下的层渐式写作教学,尊重语文教学规律和写作者本身的写作个性差异,合理运用统编版写作课程,通过设计情境化写作实践,完善写作思维的传递,引导学生逐渐构建写作框架,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也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语文的核心能力和关键品格。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基于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区本层渐式写作课程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编号:Fujgzx19-07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通联:福州市仓山区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写作知识情境素养
不同情境中的水
写作知识:简化、转化、内化
——评丁丹丹老师的作文指导课
写作知识:简化、转化、内化
写作教学应致力于写作知识的选择与开发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