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要有文体意识和学科意识

2020-05-09 10:35汪洋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愚公课例寓言

汪洋

十多年前某著名语文老师《愚公移山》的课例在全国引起轰动,也引来了巨大的争议。有著名教授给予高度评价,并将之收录到专著中。也有不少特级教师、一线教师表示了强烈的质疑。

个人以为这位名师《愚公移山》的课例在不经意间引导学生违背了一个阅读的基本常识:阅读应有文体意识和学科意识。

这个课例的核心环节是引导学生对愚公形象的质疑和批判。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批判了愚公的愚蠢和自私:

首先,愚公真的愚蠢。愚公说“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他怎么保证他的后代每一代都是男孩,万一有一代都是女孩,都要出嫁,那么山怎么移?地球亿万年来都在进行着造山活动,很多山每年都会增高一些。喜马拉雅山每年都要增高几厘米。太行、王屋二山在增高是大概率事件,即使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也搬不走。

再则,愚公很自私。愚公凭什么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后代,让他们一定要遵守他的意愿,代代移山?愚公在天神的帮助下将山搬到朔东和雍南,愚公生活的地方没有了大山阻隔,可是却让朔东和雍南的人受大山阻隔之苦,这公平吗?

愚公世代移山就是破坏自然环境,将土石“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就是污染渤海和隐土的生态。

从学生对愚公的批判来看,很显然,学生們在老师的引导下把文体是寓言的《愚公移山》当成一则古代的“新闻事件”来读了。新闻要求真实客观。如果《愚公移山》真是古代新闻,那么孩子们的质疑和批判就非常有创造性,有思维的深度。问题是《愚公移山》是寓言,这一事实已经存在2000余年了。既然是寓言,那么就要把它当成寓言来读。何谓“寓言”?个人以为,“寓言”就是用假故事说真道理。真道理即为“寓意”。为了让故事更形象生动,给人印象深刻,寓言的作者往往采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有意夸大人物的言行,夸大事件的发展变化。既然“寓言”的故事本来就是假的,虚构的,夸大的,这位名师何必引导学生一定要和假故事“较真”呢?

从课堂实录来看,这位名师似乎想通过对愚公形象的批评来反思某些传统文化。问题是愚公的形象、愚公的故事都是为了表现“寓意”而虚拟的。对虚拟的人物和故事显然不能采用真实、客观的批判态度。这里要澄清一点:我不是说凡艺术的虚构就不能批判。要批判艺术的虚构就要采用艺术的原则。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有严格的区别。显然,这位名师是在引导学生用生活的真实来批判艺术的虚构。这就如同有人这样质疑《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孙悟空如何能一个筋斗飞十万八千里呢?地球的赤道周长不过4万公里。他一个筋斗飞哪去了?《西游记》是虚构的神话小说,不是科学探险题材的报告文学。吴承恩想让孙悟空一个筋斗飞多少公里,孙悟空就可以飞多少公里。

从课堂实录来看,该名师的阅读教学不仅没有引导学生拥有文体意识,把寓言当寓言读,也没有引导学生拥有学科意识,把文学当文学读。

学生批评愚公愚蠢,主要从愚公没有科学精神的角度展开。批评愚公自私,主要从伦理角度、环保角度展开。学生所有的批判都没有意识到《愚公移山》是文学作品。显然,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将文学读成了科学和伦理学。

其实,生活中有不少人读书时缺乏学科意识。有些人读《三国演义》就是完全把一部文学作品当成历史专著来读。他们在阅读时只要读到虚构的内容,就以“假的”“虚构的”为由略去不读。岂不知《三国演义》作为文学作品,其精华就在于这些“虚构”。如此读《三国演义》,还不如直接去读《三国志》等历史专著或历史教科书。

为了培养学生阅读的文体意识和学科意识。我在学生大致疏通课文后,将那位名师课例中对愚公的批判逐一摆出。请学生思考,这样的批判有没有道理。再请学生思考《愚公移山》能不能这样读。

学生大多认为课例中的批判有道理,但《愚公移山》不能这样读,因为它是寓言。于是我趁热打铁讲述了寓言的基本特征,并让学生回顾学过的寓言的特点,以强化他们对寓言文体的认知。

语文课本中的文本和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等,其内容包罗万象。让学生阅读时拥有文体意识和学科意识,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让学生把文学当文学来读,享受其审美意义,而不能让学生把文学读成了历史、科学等。让学生把散文当散文读,享受散文所特有的审美内涵,而不能把散文读成了小说等文体。

让阅读具有学科意识和文体意识,这是对文本起码的尊重,也是阅读最起码的要求。否则再有深度,再有新意的所谓批判性阅读都是对文本的消解,都是“取消阅读”的姿态,都是“反阅读”。

[作者通联:广州市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愚公课例寓言
现代愚公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寓言
成长的寓言
时装寓言
课例
谁更应当“愚公”
只是“看起来很美”——由课例《蒹葭》引发的反思
寓言的马甲
课例.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