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演进及所知障

2020-05-08 08:55刘长伟
关键词:演进知识

刘长伟

摘 要:知识作为一种改造世界的力量,不存在障碍之说。但佛家认为,世俗知识多向外求而忽视内省,借助知识改造世界多,关照自身及内心少。随着人类探索领域不断拓展,知识产生分野,逐渐碎片化为众多学科、专业、研究领域。不同专业、学科领域的知识生产者一叶障目、盲人摸象形成所知障。所知障源于人的十种见,由于认识方式的偏执,既有的知识成为发现新知的障碍,无补于实践。追求知识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类,一旦迷失初心,偏离目的终使知识堕入恶趣歧途,给人类带来灾难。克服所知障就要回歸初心,重新检讨认识世界的方法和目的。

关键词:知识;演进;所知障

知识在《辞海》中是这样定义的:“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依照反映对象的深刻性可分为生活常识及科学知识;依据反映层次的系统性可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经验知识是知识的初级形态,系统的科学理论是知识的高级形态。知识都是后天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是对现实的反映。社会实践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和检验知识的标准。知识(精神性的东西)借助于一定的语言形态或者物化为某种劳动产品的形式,可以交流和传递给下一代,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1]生活常识、经验性知识属于知识的初级阶段,它们直接来源于生活和社会实践、作用于社会实践,并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

人类文明的进步有赖于对未知领域的不断探索和发现。前人的经验知识和系统的理论知识是后续深入研究生产新知识的基础,前人已经证伪的假说可以避免知识生产者在后续科学探索中走弯路。对已有知识的扬弃和批判有利于在未知领域的探索、发现和形成新知识。就这个意义上而言,知识不可能成为一种障碍,相反,没有知识才会使人类愚昧无知、堕入黑暗之中。知识是人类在黑夜中行进执掌的火炬。新知识、新学科、新研究领域的迭次出现,为增进人类福祉,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打开了窗口。

古今中外,不乏有人质疑知识的正当性,甚至视知识为一种障碍;既有对知识整体也有对某个、某些知识领域的质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无涯追有涯,殆矣。”[2]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直接指出,过度追求知识只会使自己疲惫不堪,无济于人生。他对知识整体提出了质疑。道近乎佛。无独有偶,在欧洲,中世纪的人们知识主要源自教会的教义,教会垄断和占有教义并得到当权者的推崇,使之成为人们的主导信仰,但它视教义之外的知识为一种反动。为了巩固教会的精神控制,天主教会的宗教裁判所烧掉了许多珍贵的科学著作,不仅禁毁不合教义的著作,甚至还从肉体上消灭持有和传播知识的异教徒。知识如果和教会所解释的教义相违背就成为了一种障碍,一种有待清除的异端邪说。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培根加入过方济各会,他这样揭露天主教方济各会的修士:自从方济各会的托钵修士进入牛津大学以后,经院习气将学术世界的精神力量吞噬殆尽,时代的精神是和自然科学及哲学背道而驰的……。哲学蒙羞,文学已经荡然无存,自己在孜孜不倦钻研四十年之后处于被监禁、被遗忘和默默无闻之中。方济各教会的托钵修士认为书籍和知识是一种障碍,以至于当时连写书的想法都没有了,因为上司禁止刊印并威胁将书没收。[3]权势所倚重、偏好的知识学派可得以光大弘扬,反之则可能遭到封杀禁毁。这在历史上并不鲜见。儒家知识成为中国流传年代最为久远的一种文化意识形态。一方面是由于统治者的需要,另一方面还在于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考试内容的科举取士制度。古代中国技术发明领先于世界,不过现代科学并没有在中国率先出现,原因何在?这便是著名的李约瑟之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科举取士的选拔体制使大多数有知识的聪明人集中起来当官,争相奔往仕途,虽然这有利于国家的治理,但是不利于其他新观念的传播,不鼓励技术竞赛,也瞧不起商业经济,最终阻碍了科技的发展,知识的进步。[4]纵观历史,政治和权力对非其所好知识的挑剔、以及形形色色的文字狱严重束缚了相关知识领域的发展。政治和权力对知识的取舍和过多干涉形成知识发展的障碍,而且也造成知识的分野:主流知识和非主流知识。

除此之外,知识自身也有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原始社会,人们为了生存发展,结绳记事,渔猎为生,在生产生活中主要靠言传身教传授生存技能方面的知识经验。文字产生以后,人们以文字记录、传递最为重要的知识经验作为知识的主要载体。中国古代一度以七艺为主要学习内容,这七艺可谓文、武、艺兼备,正是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要求,反映统治者需求的主流知识。在诸子百家的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知识的繁荣达到一个顶峰,诸子百家在各自的知识领域著书立说,收徒传教,各种学说喷薄而出。虽然有各种各样的门派和知识源流,但是归结起来,真正关乎心灵的还是老庄之说。其他学说多向外求。在欧洲知识的发展也可以分为内寻与外求的知识。各种物理、化学知识都是在探索外部世界,第根欧尼则和庄子的主张相似,人应当过一种自然简朴的生活,人要摆脱世俗利益而追求唯一值得拥有的善。真正的幸福并不是建立在稍纵即逝的外部环境的优势,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幸福,而且一旦拥有就绝对不会失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被细分为学科、专业及众多不同的研究领域。英国哲学家培根在他的随笔《论读书》中这样评价各个学科: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培根敏锐地发现各个学科知识皆有其利,学科知识如同各式各样的运动一样可以使心智更趋成熟。他接下来还指出知识的细分化导致了人们认识的割裂及科学的停滞不前,原因有三:一是人们囿于成见即前人的观点,由于崇拜古人而裹足不前;二是由于崇拜权威而没有能发现新知识;三是被普遍认可同意的观念所束缚。而要突破前人,发掘新知,形成新知识就要使自己可以自由判断并通过恰当的考验使之归于一致。他尖锐地批判16-17世纪英国各级学校和各个学术团体中的一切习惯、制度都是和科学进步背道而驰,不利于新知识的发现:“在那样的环境中讲演和实习都排定的如此严整,以至于任何人难再这常经之外去思想或揣摩新事物。如果有一二人有勇气用一点自由的判断,那他就只能独任其事,无人相伴,即便如此他如果也能忍受下去,又会觉得自己这种努力和气魄对于自己的前程是不小的障碍。因为在上述地方,一般人的研究只是局限于某些自己的著作,而任何人如果对他们稍有质疑就会径直被指控为捣乱者或革新家。”[5]培根一方面批判了惯有的习俗、制度成为了知识发展的障碍,同时也指出一般人受制于这种环境,局限于自己已有的认知或者安于现状没有勇气和魄力探索新知,已有的知识反而阻滞了对新知的探索。

知识的细分使一些人可以专注于自己的知识领域并在各自的王国里有所建树。但是,学者在各自的学术领域享有充分话语权后,产生了对已有知识的执着,这种偏执带有一种明显的自我保护意识,因为固执己见而产生分别心,这种分别心造成知识之间的壁垒,产生了学派甚至学阀,他们控制某一方面知识生产、使用、传播和收益。居于主导地位的学阀垄断知识,使知识的生产、传播和收益牢牢掌控在个人和学派手中而且不容他人质疑,党同伐异,唯我独尊。知识的产权化进一步巩固了既得知识集团的利益,学派或学阀由于占有知识,掌握了相关领域的话语权而不可一世,无视学科之间的相互依存和联系,形成了所知障。他们已有的知识阻碍了其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已有知识就是成见,执着于成见,不能自拔形成偏见和我执。因为已有碎片化领域的知识而沾沾自喜、贡高我慢,听不进去别人的建议,鄙视与己不同见解者,甚至对提出异议的人心存芥蒂以至于阻碍了知识的发展。知识的分野和研究领域的碎片化会使认识主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垄断知识产生贡高我慢,无视他者。

当我们说知识是一种障碍时,并不包括技术,如何开车,如何操作机器或这样带来类似效率的知识。

在佛家经典中有所知障一说。所知障:以法执(法我见)为首的诸多烦恼,此烦恼能障菩提(觉悟)。 [6]由于人们的偏见、怀疑、无明、执着和狭隘往往会陷入所知障而不能自拔。人自身拥有的知识反而成为了他的障碍和束缚,使他不能够明心见性,不能以更为宽广的视野来认识世界和解释事物的发展变化。

见是指对事物的见解,可解释为观点、主张、思想、主义等。佛家泛用时,指错误的见解。这里包括五种错误的见解:萨迦耶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五“见”加上贪见、恚见、慢见、无明见、疑见称“十种见”。十种见造成人的所知障。[7]萨迦耶见以为“我”和“我所”都是永恒不变的、真实存在的,意译为我见或我执。凡有烦恼必具此见;一切其他“错误”观点,都依此见生起。一般人们认为所知所学比较可靠,这种先入为主的知识有时候对人是有益的,但是有时也会使人们排斥异见,进而引发观念上的冲突。人固执己见,很难容得下不同见解。边执见指执着片面极端的见解。邪见是否认因果报应的见解。此种“见”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因果报应说是否可靠暂且不论,但是科学领域因果律、因果关系却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见取见即执着上述三见之错误见解认为是正确见解。戒禁取见是把错误的戒律、法规当做可以引导达到涅槃的正确戒律。佛经《瑜伽师地论》中对另外五种见进行了解释:贪见谓于一切顺情之境。耽染取着而起诸见,是名贪见。即于顺境而有所贪图的想法。恚见谓一切违情之境,以忿怒心,损他有情。及于他所爱,起不饶益;于他所不爱,而作饶益。是名恚见,即嗔恨无忍。慢见谓心生骄慢。计己为胜。视他为劣。是名慢见即贡高我慢,自视甚高而视他者为异端邪说。无明见谓于真实理地,无所明了。执着邪见,是名无明见,即不明事理。疑见谓于诸谛之理,心怀犹豫。无决定见。是名疑见,即怀疑正法。[8]个体经验基于亲身体验,轻易不会发生改变,但亲身经验也未必是真理。所知障造成一种执着:理性的执着,使个体从逻辑上、思想上对事物做出善与恶、对与错、主观与客观的二元判断。这种执着更像是一种自以为是、贡高我慢,阻碍了开悟、阻碍了破除无明、去除烦恼的路径。总之,知识对于入世不无裨益,但是对于出世比如信仰基督教、佛教,不见得就一定带来益处,往往还会使人迷失心性。在学佛的人中,那些受过教育,具有很高知识文化水平的人反而不能够轻易接受佛学,正如一个基督徒、一位儒家学者不会轻易接受佛学理论一样。那些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人反而较容易相信佛学的教义,在精进开悟方面也进步的较快。只字不识的禅宗六祖慧能在皈依佛门之前是一个打柴的村夫。他偶尔听到有人念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顿然開悟,立志向佛。慧能的《坛经》是唯一一部由中国人,一个文盲留下的佛学经典。慧能没有读过书、不识字,这不代表他没有智慧。相反,他没有所知障的困扰,反而忍辱精进,顿悟证得菩提。人们由于所知障、或者说《法华经》中所提到的知见障,不仅会执着于成见。而且带有分别心,在追求真理、修得智慧过程中反而成为了障碍。

所知障另一个表现在实践领域疑虑不前。博闻多识不见得一定在社会实践上有所建树。生活成功的关键是性格和勇气,而非思想和知识。如美国作家霍夫斯塔特强调的那样:“事实上,许多美国教育者觉得‘为了思想或想象力成果或思辨的乐趣的心智发展或许仅仅适合于有闲阶级、贵族、欧洲的过去;其用途还不如潜在的危险更为明显;……大众民主应该支持“天生的、本能的、民间的智慧处于优越地位,凌驾于文人和有钱人的教养、学问、和自我牟利的知识之上。实际经验比充满想象力的思考更重要,思想活跃的人,他们的好奇心过于琐碎和荒谬,根本不适宜处理重大事务。”[9]他指出知识分子大多具有的一个缺陷,思想与实际行动往往不一致,正所谓你所知见的可以成就你,也可以束缚你。据《楞严经》记载阿难尊者在佛陀跟前的自述:“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如人说食,终不能饱。”阿难是佛陀众多弟子中学问最好的一位,但是他发现自己对佛法只停留在了解层面,还不能在生活中实践,没有真正体验到佛法的妙用。虽然多闻值得嘉许,但是也需实践,实修实证。知识若不能从实践中汲取灵感、指导实践,完全可能成为一种障碍:所知障既阻碍获取新知,也有碍于实践。

知识有时候会成为创造的障碍。要达到创造性的最真实意义就要一刻接一刻的摆脱过去,因为正是过去不断给现在蒙上阴影。人们执着于别人的经验、某人说过的话——无论多么伟大都是不真实的,发现新事物必须从自我开始。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人们在失去爱,减弱对美的感受力和对残酷的敏感度,变得越来越多的专业化而越来越少的综合化,再多的解释,再多的信息也无法把人从痛苦中解救出来。知识是必要的,科学也有它的地位,但是头脑和心灵被知识所窒息,如果引起痛苦的原因就这么被解释过去,那么生命就会变得空虚而毫无意义……[10]

猜你喜欢
演进知识
浅谈中小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演进与创新
成本的内涵、结构及其演进
论我国死刑制度的演进及其发展趋势
基于企业营销理念演进的道德营销探讨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初探
习题变一变 思维现一现
是“知识”,还是“知识权力”追求?
当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演进及发展探析
爱与知识的力量
星系的形成与演进和宇宙的膨胀现象及暗物质与暗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