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5-08 08:20李嘉娜
经营者 2020年6期
关键词:成本核算高职院校

李嘉娜

摘 要 20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高等职业教育,在30多年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办学经费与办学成本之间的矛盾日益突显。为了保证平稳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除了考虑办学的社会效益之外,还应该考虑办学的经济效益,既不能完全依赖财政的经费拨款解决办学资金需求,也不能通过过度提高收费标准来增加收入。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一方面可以及时有效地对教育成本进行监督和控制,科学合理地使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办学的经济效益,确保收支平衡;另一方面,可以为高职院校的战略规划、专业设置、专业收费标准确定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育成本 成本核算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2015年10月23日,财政部78号令公布《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下简称《基本准则》),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基本准则》的发布,强化了政府财务会计的核算。政府会计的财务会计要素,首次提出了收入和费用,其目的是准确反映政府会计主体的运行成本。为促进事业单位加强成本核算工作,2019年12月17日财政部印发了《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由此可见,教育的运行成本已经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只有准确核算教育运行成本,才能科学有效地评价教育资源管理能力和绩效。

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数是由专科院校转变发展成的,相比本科院校,在办学水平、办学理念以及资金管理等方面仍然有较大的差距。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高职院校由财政全额补助划分为公益二类差额补助单位。在预算管理上,由原来的统收统支调整为定额补助与专项补助相结合。高职院校既要求生存、求发展,又要保证教学资源的投入,这就需要对教育成本有一个正确计量,合理设置办学的规模,防止盲目擴张;合理设置专业,满足市场的需求;合理确定收费标准,使更多的孩子有机会受到高等教育。同时教育成本计量还有助于学校的收入分配制度的完善,真正发挥按劳分配的激励作用,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办学与发展。

二、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现状

(一)管理体制不明晰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使命;同时高等职业教育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体系中该如何定位?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是并列的,还是包含在高等教育之中?从字面解读,第一,高等职业教育可以理解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加上“职业”二字,可以理解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职业性较强的一种教育;第二,高等职业教育可以理解为职业教育中较高办学层次的教育。不同的定位决定着职业教育归属教育体系中哪个职能部门管理,从而决定不同的培养目标、招生对象、办学模式、课程计划等。从财务的角度,其还决定着高等职业院校执行高等会计制度还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这些方面对高职院校的成本核算都有一定的影响。管理体制不同,执行的会计制度不相同,必然会给高职院校进行统一成本核算带来影响,不同的核算口径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不利于同一办学层次的高职院校之间进行横向的对比与参照。

(二)现行制度的影响

自2019年1月起,高校实行新的政府会计制度,运用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并行核算的模式,其中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高校运行成本。但目前,在会计科目设置上,财务会计的核算工作还不能达到企业成本核算的专业化程度,还需要借助辅助账、项目账进行费用的归集与分配。高校的财务管理从预算管理的角度看,仅仅达到了收支平衡、量入为出。而从财务制度的角度看,高校对办学情况并不核算利润,对于办学是否亏损、相关的收入和费用支出是否配比并不关心,政府部门对此也不关心,因为高校办学以公益性为主,并不以营利为目的。而高校的办学投资者国家,也没有对其投入的教育拨款进行严格的规划控制。财务制度的缺陷,阻碍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2015年10月23日公布的《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及在2019年1月1日实行的《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明确了政府会计核算中财务会计核算实行权责发生制,财务会计的5个会计要素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其中的收入和费用要素是首次提出的,区别于现行预算会计中的收入和支出要素,其目的主要是准确反映政府会计主体的运行成本。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这一巨大举措,对高校而言无疑强化了财务会计的功能。从新政府会计制度的科目设置看,将原制度的事业支出科目调整为单位管理费用和业务活动费用,同时高校可以根据成本项目设置明细核算科目,而不必按政府收支分类设置明细科目,这种核算方式更接近生产企业的会计核算,更有利于高校成本会计核算法的实现。然而,高校的会计核算并没有成本这一概念。要全面推行会计意义上的教育成本计量,需要对现行会计制度进行重大改革,“使高校从经费支出为核心的核算,转移到以成本计量为核心的轨道上来”。

(三)缺少统一的成本核算体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的学者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一致认为高校有必要进行成本核算。但是,由于各类高校办学特色不同,受到办学层次、办学结构、专业特点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所以很难制定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成本核算计量方法。学者的研究更多侧重于教育成本的概念、内涵、特性等方面,而在实务工作中涉及的会计科目、核算方法、报表格式等方面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考核评价高校各方面工作的指标中,不包含成本考核指标,使得高校不重视成本的计量与分析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的考核,重点是教育投入总量、教学质量,而缺少在同等教学质量的情况下对教学资源投入的考核。在考核指标的导向作用下,高校为争取更多的教育经费,重开源而轻节流,弱化了成本管理。这也充分说明了一项工作或一项改革的推进,要有充分的激励和推动机制、严格的考核机制,如此才能有效实现并产生效果。

(四)高职院校管理上的落后

首先,高职院校领导及管理层的成本意识淡薄。高职院校受传统办学思维束缚,办学仍然只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而忽视了办学的经济效益。管理层和领导更多地关注学校的教学质量、培养模式、招生就业等方面,而很少思考办学成本的控制,这样就会造成在教育资源分配上缺少有效的评价与分析。相同的资源,在不同的学校产生效果不同。

其次,传统的观念束缚着财务工作者。传统的观念认为高校的财务就是报账,不用进行成本核算。这种观念是财务工作者市场意识淡薄的表现,其根源是高职院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拨款,在使用国家投入的资金时,往往忽视了资金的使用效益。财务工作者尤其是财务管理者滞后的管理观念、传统的惯性思维,都造成了高职院校成本核算的滞后与弱化。

三、完善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高校教育成本相关准则

教育成本核算是大势所趋,是高校加强办学管理与提高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统一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相关准则,能够统一规范教育成本核算的范围、口径以及方法,有利于各高校同类专业之间的横向比较。同时,建立教育成本核算的会计准则或制度有利于从制度层面促进高校管理者、高校财务工作者转变传统思维,改革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使得社会、学生和家长、政府部门对高校办学成本有更深的了解,提高信任度。财政部门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重视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及时出台相关的政策,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提供指导和规范。

(二)完善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内部的考核更多倾向于取得了多少科研成果、完成了多少教学任务、申请了多少科研课题,忽视了为取得这些工作成果有多大的投入。当高校开始关注教育成本的投入、办学的经济效益时,如何评价高校的投入产生了多大的效益?一项教育服务最终的成本是多少才比较合理?此类问题,要求我们在建立健全教育成本核算准则、制度的同时,还要配套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管理体系。如此,才能够达到教育成本核算的目的,充分有效地使用和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

建立科学的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建立科学的组织机构。加强成本核算,应成立成本核算专项工作组,组长由单位负责人或分管财务工作的副校长担任,并确立财务部门牵头、其他职能部门配合的协调机制,明确各职能部门在成本核算工作中的分工与职责,制定任务分配表,各部门按要求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合理地调度分配教育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具体的,可由单位负责人或分管财务工作的副校长任专项工作组组长,负责牵头制定学校成本管理的总体战略目标;下设办公室,由财务部门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将学校成本管理战略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或二级系部;在财务部门设立教育成本核算岗位,负责具体的数据核算工作;在二级系部设立责任中心,由二级系部的主任负责,具体负责本部门成本战略目标的实现。组织机构设计可如图1:

(三)加强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与监督

1.高职院校应增强成本核算意识,为成本核算营造良好的氛围。任何一项制度或改革的推进,都离不开单位领导和管理层的高度重视。高职院校教育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与推进,应纳入学校战略管理目标,“由上至下的强化,由下至上才能有效地执行”。学校首先应组织成本管理方面的培训,使全部教职员工都清楚地认识到成本核算的必要性;其次加强成本管理考核,有奖有惩,以增强各部门的责任意识;最后,完善教育成本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制度建设使管理层的战略管理目标具体化、程序化、格式化。应使成本管理的概念渗透到各个岗位,树立人人与之相关的责任意识。

2.加强对教育成本核算的内外监督。制度執行与否、执行的好坏,应由监督机制对其进行约束与评价。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对专项工作的推进进度以及推进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如果发现消极怠慢不配合的情况,及时纠正并上报,促进成本核算专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高职院校还应充分利用社会审计的力量,对学校成本核算与管理工作中的各个流程和风险点进行专业的评价与修正;最后,高职院校应公开披露教育成本相关信息,接受社会、学生和家庭、政府部门以及投资者和债权人的监督。

四、结语

高职院校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必须理清工作思路,学校的管理层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高职院校应成立专项工作组,将任务分解至各职能部门,按照既定的工作目标,在日常工作中归集与积累基础数据。同时,财务工作者应转变传统思维,加强对业务的学习与研究,拓宽核算思路,从技术层面上解决制约教育成本核算的瓶颈问题。

(作者单位为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 约翰·斯通.高等教育财政:问题与出路[M].沈红,李红桃,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70.

[2] 霍骁象.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成本核算及控制分析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 李淑霞.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成本管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

[4] 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一条第八款[DB/OL]. http://www.mof.gov.cn/news/20050304_1900_5483.htm,2005-03-04.

[5] 袁连生.教育成本计量问题探讨[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

[6] 王天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西北大学出版社,2014.

[7] 张五常.经济解释(卷二)[M].中信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成本核算高职院校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探讨
关于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研究
煤炭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研究
医院会计成本核算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