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马里兰大学数字人文学科教育实践研究

2020-05-08 08:33申倩倩贺彦平马雪梅
科教导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数字人文教育实践学科

申倩倩 贺彦平 马雪梅

摘 要 数字人文成为了今年来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热点,尤其是美国等国家对此领域研究较为深入。文章选取国际先进的马里兰数字人文研究所作为研究样本,运用网页调研法、文献调研法对其学科的教育形式、数字人文教育与项目实践交叉融合研究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以期为还处于初始阶段的我国数字人文学科教育研究提供学习参考。

关键词 马里兰大学 数字人文 学科 教育实践

Abstract Digital Humanities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this year, especiall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countries. In this paper,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Maryland Institute of Digital Humanities is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ample, and web page research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are used to focus on the education form of its discipline, the cross integration of Digital Humanities Education and project practice, so as to provide learning reference for the education research of Digital Humanities in China, which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Keywords University of Maryland; digital humanities; subject; educational practice

0 前言

数字人文是一个将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应用于传统人文研究与教学的新型跨学科领域。[1]在我国,数字人文已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但目前国内并未形成一门专业学科。近年来,在国外,数字人文教育学的讨论和关注突飞猛进,数字人文教育学正在兴起;数字人文教育学可以认为是通过电子元素来增强或改变教育体验,而不是将数字技术应用于教学。

马里兰大学是美国指定的国家超级计算机和互联网中心,是世界上最好的网络和计算机支持的大学之一;计算人文学科和研究的资源相当强。马里兰数字人文研究所(MITH)成立于1999年,是Centernet(国际数字中心人文网络)的始创机构,是国际公众的先进数字人文研究中心,追求学科创新和应用研究教育。由马里兰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院和马里兰大学图书馆的合作办学,有着丰富的数字人文教育经验和以及60多个数字人文研究项目作为教学研究的基础,成为了MITH教育实践研究的良好基础。

1 马里兰大学数字人文学科教育形式多样化

MITH数字人文学科建设形式多样,教学经验丰富。学科教学包罗了从本科到研究教育的阶段教学,教学过程注重创新、理论实践和跨学科教学。

1.1 数字人文本科证书教育

MITH附属机构文化创意部开设了“数字文化与创造力”本科证书课程(非学位),是数字人文本科生教育,这个学科汇集了不同背景专业的学生,鼓励学生探索新兴数字媒体、社会实践和创新的关系,尤其强调创新。这是大学一个颇具特色的跨学科专业,学生申请后,通过学院一套准入制度筛选成绩优异的荣誉学生入学。课程包括:数字讲故事、数字时代宗教话语等7门课程;大二结束时修满15-16个学分即可获取证书。

非裔美国人数字人文项目与马里兰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创新与研究计划合作,为一年级本科生提供实践经验、可获取通识教育的学分。该课程以非裔美国人数字人文工作为基础,向本科学生展示项目组如何收集和保存互联网相关的浏览足迹,以建立动态的人类活动经验档案,然后从中学习,以观察社会发展动态。[2]高年级本科生则通过实习参与数字人文学者的工作,在数字人文专业课老师的指导下,实习生将探索先进的应用计算人文科学,参与智力编程等实践。数字人文本科层次的教学不但有证书学习、还涵盖了从大一到大四的学生的多种实习实践机会,理论与实践较好的结合在学习过程中。

1.2 数字人文研究生证书教育

国外数字人文研究生教育大致有博士、硕士、研究生文凭、和研究生证书四类。研究生证书教育是国外数字人文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形式。[3]马里兰大学数字人文研究生证书课程(非学位课程)由艺术与人文学院和MITH共同管理,由英语系和语言文学和文化学院提供额外赞助,由来自图书馆、艺术系、文化创意部等多个领域专业的专业教师组成。

马里兰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院的任何专业预科研究生都可以申请入学。这种研究生证书教育方式,课程设置灵活,注重实践、适应数字人文这种动手能力要求比较强的学科,且获取证书难度适中,要求核心课程和選修课程总共修满15学分即可毕业,从学习制度上容易能吸引跨学科的学生报考学习。

1.3 马里兰大学短期数字人文继续教育培训

全球有不少数字人文的培训,比较知名的有加拿大数字人文夏季学院、牛津暑期数字人文学校、等。HILT(“教与学”强化)暑期培训在美国地区的数字人文教育培训中占据重要角色。MITH是HILT培训班的重要合作者,其中首届培训班就开设在马里兰大学。2013年1月,MITH主持了数字人文冬季学院。

培训班都有来自耶鲁、斯坦福、布朗大学、大英图书馆等世界知名高校和图书馆的优秀教师;他们利用从国际数字人文的现实案例,研究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实际问题,包括沟通机制、数据管理规划、筹资和财政战略等。HILT培训自2014年起每年夏天举行,为期约5天,每次开设约10门课程,课程规模保持在最多20名学生。HILT课程是以数字人文所需的技术知识为主,强调文本分析和数据类等技术,培训目的是为了不断更新与数字人文学科紧密相关的技能学习,成为数字人文基础教育的额外补充。

2 数字人文教育与项目实践交叉融合研究

马里兰数字人文研究所数字人文项目研究业界知名,教师和学生能有大量的机会参与项目的研究工作,因而在工作实践和教育学习中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数字人文教育的实践功能得到了有效提升。

2.1 典型的数字人文实践项目

数字项目一般由大学教师、工作人员或学生发起,通常围绕一个研究问题展开,或者是围绕高校馆藏或者档案库进行,也可以同时围绕问题和某种资源库进行设计。不少项目是在教学之外展开的,当然也有一些项目会包含与教学相结合的课题,这些课题一般已经嵌入大学提供的周期性课程。新人文学普遍特征之一的合作型教学和共同创造的成果也必须作为教师和学生的智力劳动得到承认,与传统的成果输出相辅相成。[4]

数字项目是数字人文学科的实践形式,优秀的人文数字项目能成就数字人文教学创新,丰富数字人文教育。马里兰数字人文科技研究所最雄心勃勃的项目工作之一就是“非裔美国人历史文化”项目。该项目建立在马里兰大学两个国际公认的学科之上:非裔美国人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以及数字人文学科,(其中非裔美国人历史研究生项目在全国排名第2)。[5]这个项目融合了一批图书馆学科的工作人员,有很好的研究实施基础。MITH将数字人文“孵化器”等培训工具融入项目,利用孵化器向学者、学生和文化遗产专业人士介绍新的研究模式。

2.2 数字人文项目协同教学发展模式

非裔美国人历史文化项目通过马里兰人文科技研究所和艺术文化协作中心的协同合作,其成功经验将成为一种可以复制的数字人文项目教学实践模式,通过“四组流程”“四组学习形式”的双向学习过程,结合数字人文系、图书馆、创新协调中心等多个机构的联合教学,使项目与数字人文学习融洽结合(见图1)。

图1所示的教学模型是马里兰人文科技研究所和艺术人文协同中心合作运营“非裔美国人历史文化”项目,项目下分四个学习教学步骤,通过一致的努力,将为培训学者以及数字人文学科领域从业者提供新的教育实践方向。

2.3 大学图书馆发挥的协同教育实践作用

图书馆和数字人文是共生关系。[6]马里兰大学图书馆数字人文专家促进了图书馆员为教师充当主题联络人的能力。通过深入项目开发过程中,图书馆员能更好地将数字项目的内在需求传达给教师,帮助识别整合图书馆馆藏的机会,并协助教师和学生研究人员参与联合项目,该计划提供了一个模式,用于培养数字化,研究密集型的图书馆员。“孵化器”是马里兰人文科技研究所的开发成功的一个有创新特色教学模型,用于促进涉及数字方法的跨学科工作。“孵化器”即培训方式,利用一系列研讨会、教学课程、“办公时间头脑风暴”和项目咨询这四个研讨会向大学教师,员工和教授助理介绍数字人文学科的计划,即形成固定模式。模式的参与者将提出一系列关于开发数字人文项目构思、查找数据、评估以及预算制定等有建设性参考意义的提案。这个过程被形象的比喻为“孵化器”,专门为数字人文项目培育相关的研究人员。

MITH在马里兰图书馆分馆设有数字人文空间,专供教学和办公,特别设置了数字人文学科馆员岗位为学生教授课程以及协助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参考咨询工作。该图书馆数字人文研究助理院长是数字人文科技研究所的临时主任,负责数字人文工作的战略统筹工作。[7]图书馆在职人员成为管理者这一角度看,马里兰大学图书馆在该数字研究中心具有重要的决策导向位置,也是可借鉴的管理模式。                   (下转第12页)(上接第9页)

3 总结

在国外的大学课堂上的数字人文不同教学法引发了各界广泛讨论,目前数字教育学属于新兴领域,目前有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王涛副教授开设的“数字工具与世界史研究”课程、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徐力恒博士在北京大学开设的“数字人文研究技能与方法”读书会、北京大学图书馆举办的数字人文工作坊等。[8]我国目前尚未有成型系统的数字人文理论教学和实践。马里兰大学数字人文本科研究生教学、继续教育概况、以及数字人文教育与项目实践交叉融合研究经验具有一定的学习价值,以期对我国高校开展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晓光.“数字人文”的产生、发展与前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2] “Fire”Streams[EB/OL].[2019-3-6].https://aadhum.umd.edu/fire-streams/

[3] 吴加琪,董香梅,赵子菲.国外数字人文专业研究生教育调查[J].图书馆论坛,2018(6):42-48.

[4] 安妮.伯迪克(Anne Burdick)數字人文改变知识创新与分享的游戏规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5] AADHum Executive Summary [EB/OL].[2019-3-6].http://arhusynergy.umd.edu/news /aadhum-executive-summary.

[6] 于亚秀,李欣.美国高校图书馆的数字人文服务实践——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8(9):30-37.

[7] The following individuals are members of the Advisory Board for the Certificate. [EB/OL].[2019-3-6].https://dsah.umd.edu/people/.

[8] 张玲.“图书馆与数字人文”国际研讨会综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2):5-10.

猜你喜欢
数字人文教育实践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数字学术与公众科学:数字图书馆新生态
跨界与融合:全球视野下的数字人文
跨界与融合:全球视野下的数字人文
大规模古籍文本在中国史定量研究中的应用探索
何谓教育理论联系实践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