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实施途径

2020-05-08 08:12陆莹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好,我国已发展到社会主义的一个崭新高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现代化进程建设的加快而产生的成果,进而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近几年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越来越迅速,思想政治教育也成为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正以独一无二的魅力影响着社会发展历程,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发展。近些年来国际之间的交流越来越亲密,众多西方文化开始渗透我国进入到大学生的生长环境,部分大学生被西方文化所迷失,存在著严重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当今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要,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存亡和发展,必须不断挖掘传统文化的作用,努力将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实施

我国传统文化历史久远、源远流长,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灿烂文明的智慧结晶,它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得以发扬壮大长远发展的精神沃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性、道德教育提高性,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对文化传统的理解和学习,提升对文化知识的认知才能努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探寻传统优秀文化在大学生向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实施途径,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个人修养,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不断坚定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的理想。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思想教育功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5000年来要求成果相互融合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文明最根本的创造力,是中华民族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各种文化道德形态总体。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老子、结合了儒家、庄子、墨子的众多思想,逐渐形成了多元化以及包容性为一体的观念体系。我国作为仅存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当前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更是取得了最大程度的发展。孔子道德教育思想是儒家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仁爱为核心,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了长远的影响。

孔子认为人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这样才能实现仁爱的最高境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在人与人的交往和发展过程中应当和谐共处。“弟子则入孝,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人。”在人一生的成长和发育过程中要努力实现孝悌、亲人、爱众,不断培养自身的道德思想和观念行为。以儒家为中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人内在精神修养和思想道德水平,敢于面对人生中出现的各项挑战以及困难,这样才能去实现自身的理想和抱负,才能为自己的人生努力拼搏,这也正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要内容,符合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二、传统文化在大学生饲养知识教育工作中的现状以及价值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逐渐提升,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更多的现代化人才,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必须不断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大学生是民族发展和强盛的基石和希望,梁启超先生曾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大学生是承担着祖国和未来的希望、意气风发的现代群体,他们的精神面貌与祖国的发展以及社会形态息息相关。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当前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思想观念多元化的趋势愈演愈烈,不少外来思想、快餐文化、网络文化开始冲击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不断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许多大学生物思想受到侵蚀,开始出现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懒惰主义。更有部分青年学子根本无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自身的文化价值以及思想观念取向产生了扭曲,对中华民族的责任意识较为薄弱,缺乏社会责任感、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正在大学中群体中逐渐流逝和淡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难题。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历5000年的历史积淀,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行为规范以及道德理念规范,比如林国徐先生提出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体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就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孟子曾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样的精神境界以及人格精神,需要当前大学生进行学习和弘扬,在未来的生活和发展过程中自由独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样的进取精神和拼搏精神正符合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潮流和理念,必须要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不断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拼搏意识。除此之外,老子的道法自然精神、和谐精神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帮助。

三、如何加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加强传统思想文化师资教育队伍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教育教学工作也开始转向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道德素质水平的提高,国家相关部门颁布了相关的法令以及政策,指出现代主义社会中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政治思想素质,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理论基础和实际能力,创造新型的学习理论和学习载体,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理论体系,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就当前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部分高校存在着一定的功利思想,过于追求学生的就业率、考研率以及出国率,尤其是在传统文化教师队伍建设中发展更为缓慢,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并没有在政策财力上进行支持。尤其是当前的工科院校,传统文化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难以胜任当前时代要求下的传统文化教学任务,因此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就是培养一批现代化高素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队伍。

(二)建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术与管理组织

为了不断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跟上时代潮流发展的脚步,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必须要进行改革和创新,高校管理者要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加快将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日程。学校各级部门领导者要不断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现代化全面化人才作为根本教学任务,切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工作提到学校教学体系中来。各大高校可以成立专业领导小组,单独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研以及发展,建立传统文化教育质量以及评价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者也有不断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以及专业素养,积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变教学模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来。

(三)提高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学科地位

当前高等教育注重提升学生的成才率、就业率,忽视相关的人文学科建设,因此各大院校必须要积极创设良好的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中国语文课,不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宣传力度以及教育力度,推動相关学科的发展。针对当前传统文化缺失的现状,必须要开设专门的政治理论学习课堂,提升社会学科类的教学地位。各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开设相关的中华优秀文化必修课堂,不仅在思想政治课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也要在哲学、社会科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之内加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四)坚持正确导向,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进课堂工作

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和场所,是育人的主要渠道,在课堂中要不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为公的传统文化精髓,培养学生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教会学生相关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念,努力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结合点。

(五)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开展传统和教育

良好的文化氛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滋润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念。在高校日常生活过程中,共青团是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较为贴合,承担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任。因此学校共青团可以不断拓展教育资源,通过校园讲坛、专家讲座等相关活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弘扬,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高等院校要定期举办读书征文活动、中华优秀文化宣传活动,多开展一些清明扫墓、重阳登高等优秀传统习俗,宣传尊老爱幼的思想,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也不断激发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渴望。

四、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伦理道德、人生哲学与处事哲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在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积极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罗坤贤.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实施途径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18):81-83.

[2] 赵佳寅.大学生思想政治“微教育”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7.

[3] 田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实施途径[J].科技资讯,2017,15(15):255-256.

[4] 王盼盼.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7.

基金项目:文章为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题项目:基于传统文化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的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2017SJBFDY182。

作者简介:陆莹,女,江苏盐城人,本科,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