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关系到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整合资源合力不足、教育渠道过于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高的问题,文章从“三全育人”视角出发,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关键词:三全育人;理论健康;大学生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要求。现在的大学生大是随着互联网成长的新一代,他们视野宽广、动手能力极强、更加朝气蓬勃。同时,在知识体系搭建、价值观塑造、情感心理等方面又存在不足,出现了不少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在“三全育人”的大背景下研究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且对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受教育者具有时代性、差异性和复杂性特点
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要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深入研究大学生群体的特点,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成长实际,为他们量身定做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今的大学生普遍都是00后,他们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而诞生,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截然不同,自拍、发微博、看直播,刷抖音,他们的接收的信息五花八门、价值多元、纷乱复杂,在海量信息的狂乱轰炸中,大学生的心理年龄迅速成长,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发现了明显的转换。互联网使得受教育资源的获取更加便利,因而教师的地位和权威也受到削弱。传统一对一、一对多地说教或者心理辅导,都难以保证教师的价值观导向得以贯彻,这是新形势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挑战之一。
(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合力薄弱
目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落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肩上,学校每个学期根据教育部要求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辅导员定期开展主题班会进行引导教育工作。大班化的教学模式和传统说教模式很难让学生形成认同感,也难以达到成效。而广大专业教师和公共课教师没有意识到自身立德树人的责任,重视本专业知识的普及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元的,仅凭学校之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明显不足,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秩序,是社会和家庭必须承担的义务。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合力还过于薄弱,有待资源进行整合。
(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渠道单一
课堂仍然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大班的課堂模式难以走进学生的心底,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课堂的实效性。高校还特设了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但是主动上来咨询的学生寥寥无几,部门形同虚设。特别是新兴的一代大学生,他们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心理特点更加的复杂和多元。虽然高校已经开始在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渠道上发力,比如定期开展讲座、主题班会、社会调查实践。但是主要出力点还是学工处和辅导员身上。如何能让各部门通力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员多渠道地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开展工作,丰富教育渠道,依然是一个关键的突破点。
二、三全育人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模式探索
(一)坚持全员育人,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合力
单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课堂教育难以让学生接受和参与,辅导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会进行针对性地一对一谈心和定期开展讲座。然而辅导员日常工作纷繁复杂且师生配比非常低,很难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心理问题和行为动态。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需要全员去参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发挥立德树人的责任和使命,在进行马克思理论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同时,强化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第二,建立朋辈心理辅导队伍,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很大一部分学生会向朋友倾诉,寻求心理安慰和帮助,向专门的心理机构咨询寥寥无几。因此,在高校可以建立一支可靠的朋辈心理辅导队伍,让优秀的学生干部和有兴趣的同学参与进来,成为“阳光使者”。第三,各专业教师应该参与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来,在专业课讲授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引导大学生的建立健全的人格,坚持专业知识与心理健康引导同向同行。第四,学校各功能部门应该互通有无,合力创建更多有益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活动。如党政办和院团委在党课培训、暑期“三下乡”、公益讲座、学雷锋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引导和帮助。除此之外,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与辅导员沟通。社会也应该创建一个文明和谐公平的环境,让大学生能在阳光下成长成才。
(二)坚持全过程育人,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的针对性
大学生入学后不同阶段的学习动机和行为、人际关系、社会实践、心理特征是不一样的,大一新生对校园和大学生活充满了新鲜感,人际关系较为敏感,参与校内活动比较活跃。因此在大一新生阶段应该进行入学适应性教育和人际交往指导。大二的学生是学生交流频繁期,也是矛盾爆发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该更为注重情感的关注的疏导,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大三的学生情感更为理智成熟,面临着考研和就业的压力,因此要帮助学生认知人格特点,形成自我认同感。大四学生面临着毕业和就业的压力,紧迫感和压力感更强,为此应该更注意疏导学生的情感焦虑和提供相应的面试技巧和就业渠道等。
(三)坚持全方位育人,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渠道
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探索适应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特点的新模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知识的传递和心理疏导。第一,建立网络交流平台。高校应出台相应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数是“机不离手”的“低头族”,利用手机软件和平台载入相关的心理健康文章、漫画、答题游戏,开展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等,增强学生的趣味性与参与度。第二,开展趣味性互动性较强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开展讲座是一条受众量大、实效性强、灵活性大的心理健康工作途径,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开展专题式的心理健康讲座。例如:大学新生适应性指导、大学生恋爱心理问题、情绪防控和心理焦虑指导等。但讲座尽量避免“一言堂”,形式应该多样化、互动性强,才能吸引大学生,增加参与度。第三,适当开展校内外实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结合大学生社团、团委或者學工处,开展贴切大学生生活的实践教学活动。如暑期“三下乡”、评选校园“最美系列活动”、校园漂流瓶、观看相关影片等方式,让学生切身感受,引发共鸣。
三、结语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学习压力加强,社会意识形态多元化,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也展现出与上一代人明显不同的特点。从高校的机构设置、课程安排和活动开展来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未真正被重视起来,因此呈现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合力薄弱、形式单一、实效性不强等缺点。希望今后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能对症下药,转变观念、整合资源、拓宽渠道、丰富方式,构建适合本校大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为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马彦.“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J].求知,2018(08):46-47.
[2] 吴福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途径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8,9(05):31-32.
[3] 曹畅.高校“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01):188-189.
[4] 袁伟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8):11.
基金项目:文章是2018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三全育人视角下大学生心理贫困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8MSZ010。
作者简介:钟明池(1989.08- ),女,广西玉林人,硕士研究生,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思政部专任教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