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勇
摘 要: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的文字表现方式,对于学生认知形成了一定阻碍。可视化技术是对规章制度宣传普及的有效技术延展,建构过程中有六条路径可以选择,可以按照“点、库、选、集”的一般性流程进行。经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新生入学教育实践证明,可视化成果有助于提高学生认知的准确度,增强法制教育效果。
关键词:学生管理制度;可视化;法制教育
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实践中,虽然学校将相关规章制度编印成册分发给学生,甚至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班会、专题考试等方式带领学生学习,但是学生对其关注、知晓和理解的程度远远不够。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尝试将学生管理规章制度进行现代可视化,以符号化为基础,通过人机交互作用,充分挖掘学生的形象认知潜能,有效提高学生对学生管理规章制度认识的准确度。
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可视化建构的理论基础
现代可视化不能等同于地图化或图解化,其本质是模拟或是更充分地发挥人的形象思维功能。经过多年研究,在可视化建构的理解、交互、艺术和测评等相关领域均取得了一定成果,成为支持可视化建构的重要理论基础。
第一,可视化研究中对“理解”阐释。信息可视化的目标就是通过对原始信息的挖掘和加工提升信息接收者的理解水平。“理解”源于认知学领域,主要考察主体辨别事物本质或者规律的能力,在可视化的研究过程中,将“理解”进一步扩展到技术与技巧如何影响主体理解并接受信息。对于“理解”的探索,可以说是构建信息可视化基本理论的核心思路。
第二,可视化研究中的“交互”发展。对信息可视化基础理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是史奈德曼提出的“七任务”论,他将信息可视化交互概括为综观、放大、过滤、细化、关联、记忆、提炼七个阶段。针对信息交互研究,特洛伊等揭示了交互功能如何在信息可视化中发挥其独特作用,并引入了人机交互理论。
第三,可视化研究中的“艺术”升华。罗伯特将信息可视化划分为艺术可视化与实用可视化,艺术可视化则旨在促进关注点的沟通,而实用可视化的目标是更加有效地传递信息。艺术性和实用性成为可视化过程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影响的矛盾体。
第四,可视化的测评研究。目前,形成了较为清晰的理论框架和评估方法,包括控制实验、有效性测试、纵向研究、启发式评估、认知走查等。启发式评估和认知走查法是信息可视化测评中常用的方法。
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可视化建构的六条路径
根据现有的可视化转换分类模式,通过对已有的案例转换进行分析,筆者认为有六条路径适合针对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的不同内容和特点进行具体转换。
第一,分组类信息可视化。按照一定的规律,将一组完整的信息分割成多个小组,从而让观者能够按小组分别获取信息内容,这种设计方式能使信息视图变得更有条理。可应用于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的总体说明、相关规章制度的异同比较说明。
第二,分解说明类信息可视化。将说明对象分解为多个局部对象,然后再对局部对象分别进行说明和介绍的一种信息视图。常应用在产品介绍、空间布局说明、行为分析、物象构成分析等信息的表达中,可应用在学生奖励管理办法、学生违纪处分办法等办法解读中。
第三,层级类信息可视化。将一些拥有明确等级关系的信息组,通过信息视图的形式将这类信息组的层级关系表现出来。在组织架构、职位排序、多层总分关系表达等类型信息的整理中,皆可用到层级类信息视图,可用于解读处分分类、各级管理小组层级关系等方面。
第四,对比类信息可视化。对两组或两组以上的信息点进行对比设计,使它们成为彼此的参照物,从而让观者能够从图中明确各组信息点间的差异。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它常被用来比较不同的事务、观点和行为等差异化信息,可对不同奖学金、资助、处罚条件进行对比说明。
第五,流程类信息可视化。按照某种次序对图中事务进行编排布置的信息视图。可用于学籍变动、综合测评、奖励、处罚等各项流程性工作进行说明。
第六,统计类信息可视化。主要是指各种用来整理数据的图表,以及以图表为原型的各种创意视图。可以在违纪统计、学业挂科大数据等日常管理相关数据基础上进行可视化处理,形象地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发展方向和违纪禁区。
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可视化建构的流程
将可视化技术应用于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可以把复杂的文本信息转换成可以直观获取的视图。比较通用并且具有创造性的方法,一般包含“点、库、选、集”四个主要步骤,以下将结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本科生综合测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综测》)的可视化构建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确定可视化对象及核心“点”。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众多,涉及学籍、学业、奖惩、党团、资助、医疗、住宿等众多方面,每一项制度的文字量平均都在1,000字以上。把上千字进行可视化转换是不现实的,因此在选取对象时要选择各项制度中的核心点进行构建。以《综测》为例,选取的核心点主要包括总评成绩构成比例、素质测评构成、学业测评算法、附加分和基本流程(见图1)。这些核心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信息对学生的实用性和作为管理者希望达到的教育引导性。
第二,建立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库”。信息库主要包括核心点的文字和数据信息、与核心点相关的图元素信息。具体到《综测》来说,“综合测评成绩=素质测评成绩×0.1+学业测评成绩×0.9+附加分”属于核心文字信息,附加分列表属于核心数据信息,附加分中学术、文体、志愿服务等简单的文字信息要转换为图元素信息(见图2、图3)。图元素转换可以采取直接转换方式,根据文字所传递的信息直接挑选或绘制出与之匹配的图元素;也可以采取间接转换方式,基于文字信息点的本质进行联想,以联想到的事物来表现原信息点。
第三,“选”择最佳图表形式和风格。在这一步骤中应考虑各类核心点的属性,选择最为适合的展现形式。例如: 展现占比可能会用到饼形图、展现流程可能要用到流程图,显示附加分对应分值可能会用分组和对比的矩阵图等。随后要从信息视图的整体设计风格和信息内容角度出发,为文字选择相应风格的字体;结合信息视图的主题,选择与其核心特质匹配的颜色。
第四,“集”成制作,形成最终作品。考虑风格前,必须先思考对象和结构。目前,采取较多的方式是运用Photoshop、Illustrator等软件进行辅助设计,最前沿的制作方式则是采取Flash、Maya等动画、3D工具进行交互式信息图表设计,让作品包含更多的音视频和动画图表内容,使读者通过操作发现并了解更多信息。
可视化成果的教育效果分析
根据上述流程,研究团队制作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本科生综合测评管理办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生违纪处分办法》两个可视化成果,以图片的呈现方式,放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进行实践研究。新生入学教育当天进行上午、下午两场,上午场采用可视化成果进行综合测评、违纪处分知识点的讲解,下午场采用文字解读方式进行同样的知识点讲解。入学教育结束后采用问卷星现场让学生扫码答题,结果如下:
通过图4、图5对比可见,可视化组学生选取正确答案的比例明显高于文字组。学生通过可視化成果学习到的信息更为明确,新生入学教育培训效果更好。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相关管理规章制度的了解程度,准确把握大学学习生活中的奋斗目标,督促其严守底线、红线,有必要将更多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可视化建构。让更多的成果应用于大学生法制教育,建设依法治校、依法管理的和谐校园。
本文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建思政(德育)专项研究项目重点课题“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的可视化研究”(项目编号:19010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SHNEIDERMAN B. The eyes have it:a task by data type taxonomy for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s[C]// Proceedings of the 1996 IEEE Symposium on Visual Languages. Washington DC: IEEE Computer Society, 1996.
[2]KOSARA R. Visualization criticism—the missing link between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and art[C]//11 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Copyright.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Zurich:IEEE, 2007.
[3]NIELSEN J, MOLICH R. Heuristic evaluation of user interfaces [C]//Proceedings of theSIGCHI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Empowering people,1990.
[4]SKOG T, LJUNGBLAD S, HOLMQUIST L E. Between aesthetics and utility:designing ambient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s[C]// 9th IEEE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Seattle WA.:IEEE Computer Society ,2003.
[5]阿尔贝托·开罗.不只是美:信息图表设计原理与经典案例[M].罗辉,李丽华,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5.
[6] 杨虹. 图解力: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与案例解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
(作者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
[责任编辑:苑聪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