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有庆
摘 要: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脉相承。在新时代,要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从回归立德树人、深化本科教学供给侧改革、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入融合实现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本科教育;内涵发展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实现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迈入新时代,走向新征程,会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党的十九大最突出、最重要的历史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国内外新形势下党的理论的新发展,是迈入新时代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的:“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此后,从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九大,报告题目均包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关键词。这标志着我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标志着党的理论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与时俱进。应该说,这在世界上的所有政党中,指导思想如此一脉相承的,绝无有二,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九大,8次党代会,历经35年,中国在政治民主、经济繁荣、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果,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不断走向中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供了非常坚实的理论和实践支撑。
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了党章,这是党的十九大的灵魂,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这“八个明确”高度凝练、提纲挈领地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构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每一个“明确”都非常重要,都具有非常丰富的含义和内涵。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提出了14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涵盖“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对外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是完全统一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则是行动纲领层面的表述。可以说,前者侧重于理论与思想的要求,后者侧重于方针和策略的实践要求,这恰恰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认识论和方法论相一致、战略与战术相结合的理论特色。
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发展目标看,第一个百年目标,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2021年)时,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触手可及;第二个百年目标,即新中国成立100年(2049年)时,实现“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报告对两个阶段奋斗目标只作原则性展望和要求,不提“翻番”类指标,主要是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阶段,不提GDP“翻番”目标,有利于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贯彻好新发展理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发展。
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立足教育实际,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这一转变的精神内涵,将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弄通”和“做实”,找准教育改革的发力点。
从教育自身来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人民群众对个性化、多样化、终身化学习需求和优质教育资源需求更加强烈,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网络教育、终身教育之间的不均衡现象严重,薄弱环节较多,质量提升的任务十分繁重。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截至目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总人口已达1.7亿人,在学人数达3,699万人,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后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迅速迈进。这意味着高等教育开始成为国民的基本需求,高等教育开始成为国民职业生涯的“基础教育”。因此,在我国正在从高教大国向高教强国的转变过程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是人民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要求;“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就是高等教育普及率和发展程度存在“贫富差距”和“东西差距”,对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
与此同时,我们要立足国家发展大局,跳出教育看教育,深刻把握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不平衡现象,主动作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更高水平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区域间“不充分不平衡发展的问题”为例,我国贫困人口多,贫困区域分布广,2019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551万人,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涉及一大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相当一部分贫困村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贵州、云南、河南、广西、湖南、四川等贫困人口大省,也无一例外属于中西部地区。他们面临的共性问题包括:贫困户受教育水平低,科技助力精准扶贫难度较大;耕地等自然资源禀赋不足;生產方式传统粗放,有养殖但无养殖业,不成规模,更无产业支撑与带动。如何发挥教育在扶智、扶志、治贫、治愚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实现从输血型扶贫真正转向造血内生型脱贫,在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的基础上,构建可持续致富发展的长效机制,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攻克的重要课题。
教育是贯穿每个人全面发展一生的重要活动,在切断贫困代际传递方面使命艰巨。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研究,不同层次受教育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不同:本科300%、初高中108%、小学43%,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562。因此,要发挥各个阶段教育的作用,从根本上促进扶贫、防止返贫。例如:基础教育要重点提高贫困地区劳务输出的劳动力素质和质量,从而为提高收入奠定基础;高等教育领域则要通过设立定向招生制度,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让学生“出得来”“回得去”“留得住”,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这更加凸显了高等教育地位的重要。
相对强调数量增长、规模扩大、空间拓展的外延式发展,内涵式发展更加注重深化改革、激发活力、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并提高竞争力。高校必须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要求,以更大的力度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通过输送高质量人才和输出高水平成果,推进以质量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引领和支撑保障。
1.高等教育发展要回归立德树人的初心
高校的根本使命在于人才培养,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带动高校其他工作。
一流学科不等于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总和也不等于一流大学,而一流本科则应该是一流大学的根本。没有一流本科,不可能建成一流大学。一流专业则是一流本科的基础。因此,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回归到立德树人的初心,坚持立德树人,“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内容。
与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相比,高校在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方面还有一些短板。就本科教学而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对滞后,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意识不强,专业群的建设进展缓慢,教师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课程资源不能满足多样化、个性化人才培养需要,思政教育有效性不高等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回归立德树人的本心,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高等教育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通过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2.从供给侧改革角度深化本科教学改革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供给侧改革,以往理解更多的是经济发展中的实物产品、金融产品和服务产品等,但作为高校也应深入思考此问题,因为我们提供的是特殊“产品”—人才,更要从“结构性”角度来考虑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避免单一的“同构化”教育误区。
为此,笔者提出一个概念,即适应性的质量观,也就是说质量要包含外在质量(型号)与内在质量两个要素。对高校而言,高质量的人才首先要“型号”对路,即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要在专业素质、理论和技能培养方面保障高质量。
专业设置调整是本科教学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面,我们要适应新需求,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新兴专业布局和传统专业升级。以林业高校为例,要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整体部署,聚焦国家发展需要,把握与担当林业高等教育在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责任使命,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积极优化专业结构。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强调,非常贴合北京林业大学(以下简称学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学校的林学一级学科和风景园林一级学科在全国排名第一,前者重点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后者主要支撑“建设美丽中国”。我们要立足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精准扶贫等生态文明建设、现代林业发展的新需求,以产教融合为契机,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面向林业建设和产业发展,做大做强林业特色优势学科专业,改造升级传统涉林学科专业,主动布局林业相关领域新兴交叉专业,完善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多主体协同育人模式,引导林业院校毕业生更好地到林业主战场、生态建设一线和其他重点基层领域就业创业。
结合本文前述的扶贫脱贫攻坚,贫困人口大多在山区,耕地很少,山坡地较多,很适合发展经济林。而在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1997年时为了简单压缩本科专业数量,砍掉了“经济林”专业,使得这方面的人才缺失。为脱贫效果的持续维持,就要结合山区的比较优势,发展经济林。为了培养相关人才,学校率先恢复了“经济林专业”,专业的知识结构包括经济林的培育、加工利用和(网络)销售三大模块。同时,要积极探索面向贫困山区的特殊定向招生政策,使得培养的人才能回得去、留得住。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生命共同体”的表述从“山水林田湖” 丰富完善到“山水林田湖草”。林业高校的林学、水土保持等相关专业必须充分运用这一生态系统治理的战略新思想,对传统学科专业进行更新升级,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培养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适应性人才。
此外,高考招生录取改革将使行业性高校冷门和弱势专业面临生存危机。“专业+学校”的录取新模式,势必倒逼高校调整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促使高校合理确定选考科目,建设灵活、科学、合理的转专业制度。对此,必须推进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改革,建设一批真正能招生、高质量、高就业的品牌专业。
3.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入融合
当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入融合不断冲击传统教育理念和模式。移动技术、智能化与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催生新的教育模式与教育方法,传统的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面对面”的教育模式受到了严峻挑战。虚拟大学、开放大学和在线开放课程不断发展壮大,电子版本的开放内容和一系列参考资料的数量不断增加,学生更加容易、更加普遍地获取课堂以外的资源信息。因此,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势在必行。特别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推动全国上下大规模、成建制开展在线教育教学,对于各高校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是一次大考和检验。如何抢抓机遇,早做工作,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的共识、共建、共享、共认链条,将是高校彰显优势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体现软实力的重要路径。为此,需要大力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采取课程资源分类建设模式,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
学校通过亚太林业教育协调机制办公室和林业高校特色网络课程资源联盟等平台,已经在创新在线课程共享与应用模式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2020年新学期以来,学校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启动网联八方连心连线教学模式,稳步推进本科课程在线教学平稳运行,并重点支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改革与研究,引导教师将“战时”在线教学活动转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以团队形式面向不同类别、学科的课程进行规律性、模式化在线教学改革研究。
今后,学校将坚持研用结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新型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健全完善包括教学方式、质量评价与考核、学分认定等在内的管理规范,激励教师参与在线课程资源建设。要积极探索以首席教授领衔、“多人一课”的方式,新建一批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和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同时,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与方法的变革。设立教改专项,积极探索网络课程背景下的翻转式教学模式,大力推广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教学方式。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按不同学科大类,建设虛拟仿真教学实验室,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与质量。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把握高等教育的“新时代”特点,立足学校实际,持续深化本科教学综合改革,努力书写建设一流本科教学的奋进之笔。
(作者系北京林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