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辉,殷文明
(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永安 3660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也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作用和对教育创新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的提升作用;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推动落实《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确保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具备信息化教学环境,为学习者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便捷服务。
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扩招,但学生入学水平普遍下降。以福建某高职院校为例,该校为福建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历史悠久,2014-2017级新生入学平均成绩见表1。
由表1得知,最近三年学生入学成绩逐年降低,平均成绩降幅大,每年在13%左右,这种趋势不容乐观。图1是新生入学数学成绩的分布状况。
表1 2014-2017级学生高考平均成绩
图1 2014-2017学生入学数学成绩分布
由图1可知, 2017级与2016级学生高考成绩相差较大,重心左移,平均成绩低14分,2017年的数学平均分为46.53分,相当于百分制的31分,即总体知识掌握率为31%。可见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质量、精力等都不容乐观。这种状况普遍存在于大部分高职院校中,因此,很多教育工作者也对高职数学教学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研究[1-4]。
为更好掌握学生学习状态,针对2016及2017级学生制定了数学教学调查表。该调查表包含13个问题,主要调查学生自我认知、对数学学习的认识、学习内容、学习态度、教学方法等方面。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018份,其中,12.5%的学生自我评价较低,对数学学习不抱希望;35.5%认为能学得更好;仅25%认为学习数学是为了挣学分;其他学生则为了提高自身素养、为专业课打基础或因兴趣而学。可见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是抱有希望、甚至有所期待的。
高职数学教学普遍效果不佳,很多高职院校也因此不断减少数学课时。本文结合调查问卷,分析了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由于课时限制,数学教学内容主要为微积分相关理论知识。这部分内容应用极为广泛,但学生无法真正接触到实际问题,也无法深入体会数学的价值和意义,再加上相关计算较复杂,学生基础薄弱,无法灵活解决,因此严重影响了学习兴趣。同时,知识的相关外延较少,学生不了解数学知识的发展、不知道相关理论的用途,大部分知识的学习停留在死记硬背层面,致使很多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枯燥无味、用处不大,甚至部分学生自暴自弃,放弃学习。
高职数学教学大部分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这种方法对理论教学有较强的优势,但易使课堂教学枯燥单一,学生无法完全集中精力,稍有分心即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导致基础薄弱的学生普遍认为数学难学。另外,信息化时代使学生接受了很多信息并希望所有问题的解决能借助信息化工具,但传统讲授基本没有相关内容,导致学生觉得数学教学脱离时代,提不起兴趣。
高职学生数学基础普遍薄弱,从入学成绩看,数学成绩差距非常大。每年数学最高分均在130分以上,而最低分甚至只有十几分,基础差距如此之大,使得同一班级的教学常常无法顾及每个学生。有的学生觉得教学内容太过简单,而有的甚至整堂课都听不懂;另外,有的学生从入学就立志专升本,而有的只以毕业为目的。同时不同专业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单一的数学课堂教学完全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有的学生认为学校所授内容不够,而有的则认为所学知识无用,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
为充分满足学生学习数学的需求,让他们可以在现有基础下合理制定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探索了“三维一体”教学模式:通过必修课课堂教学,让学生具备高等数学学习必需的基础;通过选修课保证专升本学生能有充分的学习机会;通过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学以致用。
(1)采用项目化教材。任何教学改革离开教材都是无法进行的,传统的教材重理论、重计算,实际案例较少且与学生专业联系较少,在此基础上的改革都容易脱离实际。因此,我们尝试重新对知识进行组合,使用项目化教学,将理论知识融入实际案例,并对传统教材中的大量计算使用数学软件,如Mathsudio,Matlab进行解决,利用现代化工具进行计算,解放学生,使学生可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际问题的分析和建模上,真正学以致用。(2)个性化定制教学。从学生入学开始充分考虑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未来职业规划,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使学生学到必须的和想学的知识,并根据专业需求不同调整内容和教学方向,使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学到所需知识。(3)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新一代年轻人的需求。因此,我们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发生动形象的教学动画,寻找切合实际的案例,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资源,采用项目教学,引导学生协同学习、自主探究,让学生时时能感受到新鲜事物,同时提升能力,真正回归教育的本质——教会学生去学,而不是死记硬背公式理论。(4)动态阶段性考核方式。传统考核大都在期末进行考试,后来增加了平时成绩的比重,但由于考核次数少,一次性考核内容多,很难达到时时鞭策学生的目的,同时,教师也无法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失去了考核意义。因此,我们尝试利用信息化手段将考核动态化、常态化。对学生每次上课情况进行细致考核并详细记录,作为教师教学方式调整依据。每个单元进行统一考核,切实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期末采用实际案例考核,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切实做到基础和应用相结合的全面而系统的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学生,有针对性的利用试题库对未掌握知识进行多次考核,避免出现重复考核已掌握的知识、而对未掌握的知识考核较少的情况,让学生打下全面而扎实的基础。
考虑到大量学生有专升本需求,而数学必修课与专升本教学目的有差别,因此对有专升本需求的学生开展选修课,每学期一次,方便学生在需要时选择学习,并不断开发网络资源,建设相关知识的微课和精品课程,切实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创造条件。
数学文化有着悠久历史,很多人因为接触较少而无法体会数学之美。因此,通过不定期专题讲座,弘扬数学文化,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数学文化,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审美。对于有数学学习兴趣的学生,以数学建模竞赛为依托,成立数学社、大数据处理与应用研究中心、数学建模工作室等社团,带领学生走入生活,针对生活中常见的案例、数据,使用翻转课堂等多样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利用数学工具进行分析解决,逐步提高其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让社团的学生通过讲座、比赛、实践活动等形式,将他们学习和研究的成果传播到全校师生中,影响身边人,让更多的人思考数学、重视数学。
“三维一体”数学改革,将基础课课堂教学、专升本选修课和社团实践活动相结合,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基础和发展方向,利用信息化手段,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动态考核机制、循环授课模式,让学生人人有习学,时时可学习。同时,通过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带领学生走入生活、发现问题,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问题,做到学以致用,让无论选择进一步深造还是就业的学生,都有学习和锻炼的基础,让学生能够人人有所学,人人可以用,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另外,该模式可操作性强,便于广泛应用各学科领域,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