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产妇产后缺乳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0-05-08 08:18侯玉萍刘梅
医学综述 2020年8期
关键词:催乳缺乳催乳素

侯玉萍,刘梅

(青海省妇幼保健医院妇产科,西宁 810000)

母乳喂养是指胎儿在娩出后,用母亲的乳汁对其进行喂养[1]。研究显示,经母乳喂养的婴儿身体发育较经其他手段喂养的婴儿更健康[2]。母乳喂养的优势包括增强婴儿机体免疫力、降低婴儿猝死发生风险、提升婴儿智力、减少孩童期肥胖、减少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等[3-4],可见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产后缺乳又被称作产后乳汁不足,是指在哺乳期产妇乳汁分泌甚少或无分泌,无法满足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5]。近年来,产后缺乳发生率越来越高,通常在产后2周若产妇仍无乳汁分泌可视为无乳症,若在产后6周,乳汁分泌量仍无法满足婴幼儿一次哺乳量,则被看作乳汁过少分泌[6-7]。产妇产后少食,导致机体内缺乏所需的营养物质,故乳汁分泌减少;其次,因工作环境等客观因素导致产妇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影响垂体功能的作用,也会抑制乳汁的分泌;另外,催乳素多由垂体分泌,女性一旦出现内分泌失调等情况影响垂体正常功能,则会抑制催乳素的分泌,从而导致缺乳发生[8-9]。因此,尽早给予产后缺乳产妇及时合理的治疗,帮助乳汁分泌,对保证婴幼儿早期充足的喂养及后期健康的成长发育极为关键[10]。药物治疗一直是产后缺乳的主要治疗手段,西药或中医药均有应用,且两者用于产后缺乳的治疗均有一定价值。现就初产妇产后缺乳治疗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1 产后缺乳西药治疗

现代医学认为,乳汁合成及分泌是由卵巢、垂体、胎盘、下丘脑、胰腺、甲状腺、肾上腺等共同参与的复杂生理过程[11]。下丘脑分泌大量的催乳素抑制激素通过垂体门脉对垂体产生作用,抑制催乳素的合成与分泌,诱使丘脑下部过量分泌多巴胺,大量催乳素抑制激素的分泌与释放将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抑制机体合成并分泌催乳素,血循环中催乳素含量降低,乳汁的合成与分泌受影响,故发生缺乳现象,可见产后缺乳的治疗还应从调节产后初产妇催乳素着手[12]。目前,产后缺乳的西药治疗并不多见,主要用于产后缺乳治疗的西医方法包括促胃动力药+维生素E、镇痛剂及催产素等。

1.1促胃动力药+维生素E 促胃动力药是目前国内外治疗产后缺乳常见的药物之一,包括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等,甲氧氯普胺是1964年合成并应用于临床的促胃动力药,属于中枢及外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多潘立酮则是20世纪90年代末研制出的一种外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药物不易穿透血脑屏障,不会带来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促胃动力药一开始主要用于产后消化不良的治疗,结果发现患者在用药一段时间后消化不良相关症状缓解,且乳汁分泌量增加[13]。蒋日付等[14]分析了产后缺乳经多潘立酮治疗的效果,结果发现,多潘立酮治疗产后缺乳的有效率为90%,且试验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赵得雄[15]就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甲氧氯普胺片结合维生素E治疗剖宫产后缺乳,有助于产后尽早进食,增加泌乳量。上述研究中所用多潘立酮与甲氧氯普胺片均是临床常用的促胃肠道蠕动药物,是常见的促胃动力药物,这些药物的使用均有助于缩短产后排气时间,尤其对剖宫产产妇的效果更佳,产后尽早排气有利于产后尽早进食,使泌乳量增加[16];使用维生素E会促进产妇末梢乳腺血管扩张,进一步增加乳汁的分泌[17]。

1.2镇痛剂的使用 镇痛剂一般多用于剖宫产术后乳汁分泌过少者。剖宫产术后切口疼痛会对血清催乳素的分泌产生抑制,使乳汁分泌过少[18]。乃日给孜·居来提和徐桂萍[19]的研究发现,术后硬膜外镇痛会增加剖宫产产妇泌乳素分泌量,增加剖宫产后乳汁分泌,更利于产后正常的母乳喂养。故对于部分经剖宫产分娩的产妇,若术后乳汁分泌过少,可给予自控静脉镇痛或自控硬膜外镇痛,这类镇痛方式较间断使用哌替啶肌内注射的效果更理想,也更利于产后乳汁的分泌[20]。此外,使用镇痛剂后,剖宫产初产妇产后疼痛感减轻,其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减轻,心情更愉悦,更愿意让胎儿吸吮,胎儿的吸吮对乳头产生的刺激也可刺激乳汁的分泌[21]。

1.3催产素的使用 关于催产素在产后缺乳中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尤其是近年的药物临床研究几乎未见将催产素用于缺乳的治疗,药物的应用相对局限。李懿蔚等[22]对哺乳期初产妇与催产素使用的相关研究发现,使用催产素滴鼻组初产妇产后分泌初乳的时间较未使用催产素滴鼻者显著缩短。催产素滴鼻后,可促进乳腺腺管充盈和肌上皮收缩,加速乳汁合成与分泌;此外,催产素还能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23]。李伟英[24]对比不同剂量催产素对产后乳汁早期分泌的影响发现,使用大剂量催产素可能带来不良反应,减少产妇早期乳汁的合成与分泌,故促进产后乳汁分泌时,应注意催产素使用剂量,应结合产妇综合情况选择合适的剂量。

2 中医治疗

乳房属胃,乳头属肝,肝气调和则乳道通畅得以保障,故产后缺乳多与肝郁气滞、气血两亏有关[25-26]。缺乳的中医治疗有悠久的历史,结合医家既往丰富的治疗经验,可将其大致分为辨证论治、针灸推拿等。

2.1辨证论治

2.1.1气血虚弱型 在全部用于产后气血虚弱型缺乳症治疗的方剂中,使用频次相对较高的中药为当归与黄芪,当归重在养血,黄芪重在补中益气,两者合用,共奏养血补气之效。黄芪性味甘、微温,入肺、脾经,是常见的补气药,具有升阳举陷、补中健脾、利尿消肿、益卫固表、托毒之效[27]。黄芪甘温,具有补脾肺之气之功,药性升浮,可举升脾肺之阳气,不仅益气生血,还可通血脉、行经络[28]。当归味辛性温,入心、肝、脾经,是补血常用药,具有调经止痛、补血活血、润燥滑肠之功[29]。丹桂甘温润补、辛散善行,入心经与肝经,可调经补血,有血中气药之美称[30]。血乃气之母,气乃血之帅。黄芪与当归配伍做到了血气同治,故被临床广泛使用。袁颖等[31]利用黄芪与当归配伍用于气虚血瘀大鼠的治疗,结果显示,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4及其他相关指标的表达均受到直接影响,提示黄芪与当归配伍对血液流变学影响好,可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提升,还能调节机体免疫机制的平衡。

2.1.2肝郁气滞型 产后肝郁气滞型缺乳症的治疗方剂中离不开白芍、柴胡、青皮等具有理气解郁、疏肝柔肝之效中药,此外,还可配以通草、王不留行、穿山甲、漏芦、路路通等中药,以通络下乳[32]。柴胡味辛苦,性微寒,入肝胆肺三经,可疏肝解郁、疏散退热,是疏肝解郁常用药。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显示,挥发油、多糖、三萜皂苷等柴胡主要成分,是柴胡发挥抗炎、抗肿瘤等功效的关键[33]。柴胡中的胡皂苷可抑制大脑海马区胆碱乙酰转移酶蛋白的表达,进一步降低其活性,诱使相关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发挥理想的抗抑郁之效[34]。白芍味苦酸,性微寒,有养血调经、平肝止痛、敛阴止汗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白芍中含有的诸多化学成分(黄酮、苷类、多糖、鞣质等)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与柴胡配伍能增强抗抑郁之效[35]。柴胡轻清辛散,疏肝解郁,透表泄热;白芍酸寒收敛,可护营血、收阳气,获得泄邪热之效,养血柔肝、缓急止痛、补脾阴;两者配伍结合肝脏体阴用阳的特性,可用于诸多与肝脏相关疾病的治疗,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穿山甲味咸,性微寒,入胃、肝经,具有下乳、痛经、活血、消肿排脓之效,药物善于活血走窜,可宣通脏腑,疏通经络,通经下乳,是治疗产后缺乳的关键药物[36]。王不留行味苦,性平,入胃、肝经,可下乳利尿、活血通经,药物苦涩宣通,行而不留,可行血通脉,多与穿山甲合用[37]。通草味甘,性微寒,入胃、肺经,功能利尿通淋、通气下乳,主要通胃经,可使胃气上达而下乳汁,具有理想的通络下乳之效[38]。

2.1.3痰湿壅阻型 痰湿壅阻型产后缺乳症的治疗以化痰通乳、健脾利湿为主要原则[39]。治疗处方中常见茯苓、陈皮、半夏三味中药。其中茯苓可健脾渗湿,既能确保脾脏健运无所聚,痰无所生,又可祛除湿邪,与半夏合用后可将生痰之源阻断;陈皮味辛苦,性温和,可理气行滞、燥湿化痰,体现了“治气则治痰,痰消则气顺”的原则;半夏味辛,性温,既能和胃降逆,又能燥湿化[40]。三药合用制痰、健脾、行气,充分体现了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效。

2.2针灸与推拿

2.2.1针刺治疗 目前用于产后缺乳的针刺治疗少见,卓翠丽[41]对20例产后缺乳患者针刺少泽穴与腹中进行放血治疗,取双侧少泽穴,刺入1~2分,放血5~8滴,并结合体针操作(针刺膻中穴,针尖向上刺进0.8~0.9寸),结果显示,针刺治疗的有效率为95%。张润民和蒋凤芹[42]针刺行间穴治疗36例产后缺乳患者,针灸针快速直刺行间穴10~20 mm,并加以中强刺激捻转泻法,结果显示,产后缺乳者均治愈。可见针刺治疗在产后缺乳中的应用效果,可在未来将其作为主要治疗方法广泛应用。

2.2.2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是缺乳治疗中医药方面外治的主要手段,其疗效备受临床认可。张玉宇等[43]采用胸部按摩治疗产后缺乳者,产妇取仰卧位,保证心情放松,毛巾热敷乳房后点按膻中穴,分别推按胸骨柄,环揉乳房,并对少泽穴实施点按操作,对胸大肌给予弹拨,以五指对乳房进行梳抓,点按乳根,对乳房同时实施弹点,结果显示,观察组初始泌乳时间较对照组显著提前,且产后48 h、72 h初始泌乳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可见,推拿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的安全性高,现已成为主要的缺乳治疗方法。

2.2.3按摩结合中药治疗 手法按摩配合催乳汤治疗产后缺乳的效果相对理想。常用的催乳方法包括食指点压膻中穴,在双侧乳房根部取乳根穴按压5 min,自对侧乳房根部乳根穴向乳头方向推拿按摩按压乳晕与乳腺管,自乳房根部向乳头的方向按压八大乳腺管,各以轻、中、重的手法推拿按压,分别进行3次,保证每根乳腺管被逐一排空,保持其通畅,在按压期间食指与拇指主要疏通乳窦,采取食指对食指,拇指对拇指的原则,在按压期间保证力度均匀,并对乳窦进行按摩,叩击产妇乳房八大乳腺管[44-45]。按压结束后,根据产妇缺乳具体情况给予药物治疗。目前常见的与按压结合的下乳方剂为催乳汤,该汤剂由桔梗、白芷、柴胡、生地黄、党参、川芎、青皮、黄芪、天花粉、白芍、当归、漏芦、木通、穿山甲、王不留行及甘草组成,主要起通经下乳之效,结合按摩推拿可提高下乳效果,增加产后泌乳量[46]。

2.3药膳治疗 目前我国民间多采用食疗方式进行催乳,现有食疗催乳方法多样,包括催乳粥、催乳汤及其他各种催乳菜品等。例如,当归生姜羊肉汤(原料有羊肉500 g、当归50 g、生姜60 g)可调经散寒、温中补血;此外,丝瓜鲫鱼汤具有清热解毒、益气健脾、通调乳汁之效。但目前,临床上与药膳治疗产后缺乳的相关研究并不多见,故药膳治疗的优势或局限尚无定论,还应在未来展开更多的研究加以证实。

3 小 结

母乳喂养是目前被世界所公认的最佳喂养方式,但很多因素均可导致母体乳汁分泌不足。在产后缺乳多种治疗方案中,中医药治疗方案备受关注。中医治疗以人文本,其核心是辨证论治,经中药、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从根本上解决产后乳汁分泌过少的问题。与主要调节神经内分泌西医治疗措施相比,中医治疗效果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按摩推拿是主要的产后缺乳中医治疗手段,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论治,不仅疏经通络、行气活血、催乳下行,还能帮助缓解生产疲劳,放松身心,在此基础上加以中药治疗,可调节产妇气血和脏腑功能,促进乳汁大量分泌,能更高效且更安全地解决产妇产后乳汁分泌的问题。

猜你喜欢
催乳缺乳催乳素
绝经后妇女血清催乳素水平与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别迷信这些催乳食物!
93名催乳师自我防护知识和行为现状
产后缺乳治疗研究进展
吸吮可以催乳
大麦芽碱对高催乳素血症大鼠泌乳素分泌的抑制作用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缺乳、少乳、乳胀的效果观察
揉揉捏捏乳香来
按摩治疗产后缺乳9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