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荣平
[摘 要]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進办法》等相关文件的出台,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办好新时代的职业教育。近年来,中职毕业生很受企业欢迎,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面对如此好的就业前景,中职学校的招生还很困难,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从政府出实招、学校提内涵、家庭重发展三个方面分别提出相关具体策略,最终以增强中职教育的招生吸引力。
[关 键 词] 政府;中职学校;家庭;招生吸引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5-0234-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江苏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江苏省人大出台了《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国家和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这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
目前,县级层面的职业教育仍然以中职教育为主体,为企事业培养了大批实用型技术人员,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在现实中,中职学校却普遍面临招生难的问题。生源危机的实质是吸引力的危机。如何增强中职教育的吸收力,如何增加学校学生的数量并提高质量,这是中职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人从政府、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分别提出相关具体策略,以增强中职教育的招生吸引力。
一、政府出实招,增强招生吸引力
政府应该高度重视中职教育的发展,从舆论导向、资金投入、建立劳动力市场准入制度等方面入手,保障职业教育健康、稳定的发展。
(一)正确舆论导向,提升社会认可度
要使中职教育健康发展,首先是全社会对中职教育有正确的认识。只有人们认识到中职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才能真正推动中职教育的发展。
1.政策的导向作用。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职业教育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要彻底破除人们鄙视中职教育的旧观念,政府还应积极出台配套支持政策,进一步对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条件加以改善,提高中职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在工资待遇方面,人社部门在制度上要给予充分保障,确保毕业个人的权益受到保护。
2.舆论的导向作用。坚持正确的、全面的舆论宣传导向,纠正人们对中职教育片面的理解。通过舆论宣传,使人们认识到中职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是发展地区经济的重要保障;通过舆论宣传,使人们认识到中职教育不是“低层次的教育”,只是教育的另一种类型,改变人们鄙视中职教育的旧观念;通过舆论宣传,使人们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正确人才观;通过舆论宣传,引导学生和家长树立“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理念,中职教育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促使学生早日成才。
(二)加大资金投入,确保良性发展
县级政府要按照国家、省和市政府有关规定和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中职教育经费在经费支出当中的比例。各中职学校还要广辟财源,积极吸收民间资本的投入,鼓励企业参与学校联合办学,形成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的机制,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
1.加强学校的基础建设。地方政府应加大对中职学校的经费投入,用于学校硬件的建设、校园环境的美化、校园管理的信息化、实训基地的现代化等,切实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
2.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政府对中职学校需给予更多的政策和经费支持,用于解决教师的编制、福利待遇等方面的问题,只有各方面福利待遇提高了,才能保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职业教育当中。
3.加大对特困生资助。据统不完全统计,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当中,来自不同程度贫困家庭的学生约占40%左右,建议政府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完善中职学校助学政策体系,将那些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吸引到中职学校读书,顺利完成学业。
(三)规范劳动力市场,建立准入制度
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能得以健康发展,是因为它们在就业方面采用了国家资格认证体系,同时劳动力市场采取了就业准入制度。我国劳动力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政府层面可采取一定措施:(1)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建设,进一步强化市场功能,发挥市场在配置劳动力资源中的作用;(2)在现有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职业资格准入的保障体系,强化就业准入制度,将就业需求转化为对中职教育的需求。
(四)协调普职比例,整合办学资源
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每年初中毕业生总数,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普职比相关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制订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的招生计划。在招生过程中,严格按照招生计划、招生批次进行。在划定录取分数线时,适当提高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为中职学校争取更多的生源,从而使更多优秀的初中毕业生能够就读职业学校,保持合理的普职比例,协调发展。现阶段,有的地区同一个县内还有几所中职学校,政府部门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关停并转”的方式,对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增强县域中职教育整体发展能力。
(五)规范招生市场,维护招生秩序
完善招生信息的审查发布流程,实施阳光招生。每所中职学校的招生简章必须由各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审查后发布,提高招生简章的可信度,从源头上杜绝招生的虚假信息,保障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教育行政部门还应建立起规范的招生市场,创建公平的竞争环境,对少数学校的违规行为要实施一定的行政处罚,限期必须整改到位,情节严重可给予通报批评,以行政手段规范招生市场的秩序。
二、学校提内涵,增强招生吸引力
中职学校要解决好招生问题,必须加强学校的内部建设,走内涵发展的道路,除了硬件方面的建设以外,还应着重软件方面的建设,因为软件建设可解决矛盾的内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中职学校的办学必须在符合教育规律的同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办学,在市场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坚持“人人出彩”育人理念是增强招生吸引力的前提
2014年6月23日到24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作出重要指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3]。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必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職业教育发展规律,坚持以生为本,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在平时育人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实施差异化教学,注重学生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养成教育,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激发学生的自尊、自信和自强。职业教育也应该是一种“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中职学校在做好学历教育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和设备优势,加大各类培训。使职业教育拓展到劳动者的整个职业生涯,做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兼顾,就业、创业培训与转岗、转职培训并重,形成多元教学模式和办学模式[4]。中职学校要积极满足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需求,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
(二)建设现代化实训基地是增强招生吸引力的基础
职业教育“职业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实训基地的重要位置,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种。学校应该向上级部门、企业积极争取资金和技术支持,积极开展现代化实训基地建设。以数字化实训系统建设为重点,按职业岗位实际要求,推进仿真性实训平台的开发和引进,提高学校实训室建设的现代化水平。校内实训基地要进一步提高开放性,主动与生产企业进行联系,逐步使消耗性实习转变为生产性实习。要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提高校内实训基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还要大力推进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选择与学校专业关联性高的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让学生感受生产现场环境,在实习岗位上直接获取实际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最终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三)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是增强招生吸引力的关键
师资力量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最重要的指标。中职学校当前发展过程中的师资薄弱,主要体现为教师学历层次不高、专业教师不具备企业实践经验、外聘教师聘任渠道不广等,因此必须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提升中职学校师资团队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1)推行教师轮训机制。学校要根据教学实际定期外派教师到优秀的职业学校深造学习,挑选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上岗锻炼,丰富其实践经验,并将轮训表现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标准之一。(2)巧借社会资源。中职学校要定期邀请各专业领域内的专家学者、技能工匠来校进行指导,并吸引其成为学校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使其参与到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3)组织开展“产、学、研”活动。吸引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研发新产品、改造工艺流程等工作,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专业建设能主动对接产业需求和生产实际。
(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增强招生吸引力的核心
随着科技的进步、工艺技术的革新、社会分工的细化,传统的职业教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大发展的需求,必然要求中职学校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专业理论、操作技能、团队协作、创新创业能力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可从以下四点入手。(1)加强人文与素质教育。人文素质的提高对拓展学生的转岗能力、创业能力等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有少部分学校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提高,大量压缩人文类课程,导致不少毕业生甚至连“简历”“请假条”等简单的文体格式都写不了。学生创业、转岗等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和拓展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借助自身坚实的人文素养。但一些中职学校为追求就业率,一味强调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大规模减少文化课程,使得部分毕业生未能掌握“申请书”“简历”等基础文本的撰写。(2)突出“工匠精神”教育。工匠精神教育是职教之本,中职学生长期保持为企业服务的诚信态度,成为优秀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前提是具备敬业爱岗的意识。职业学校还需重视学生养成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开展,引导学生树立正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形成热爱劳动的优秀品格,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可持续发展。(3)营造文化育人氛围。校园文化浸润着学生的成长。(4)开展活动育人教育。要加强学生会和社团的建设,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创业指导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
(五)加强校企深度融合是增强招生吸引力的保证
2018年2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出台了《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对校校企合作的组织边界、目标原则、主体职权、合作形式等内容作出详细规定,建立了校企合作的基本制度框架[5]。目前,校企合作方式主要有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模式、顶岗实习、工学交替以及建立企业学院等。校企合作将发挥企业的信息优势,学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发挥企业的技术优势,可以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职业能力;发挥企业工作环境优势,让学生感受工作的艰辛、团队合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为以后上岗奠定基础。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由政府牵头,定期组织“政行企校”参加部门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合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而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
(六)各类大赛取得佳绩是增强招生吸引力的捷径
目前中职教育中比较重要的比赛有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上至教育部下至各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都非常重视这些赛事。这些赛事为职业学校师生提供了向社会展示的舞台,也让人们重新认识职业教育,引导全社会形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良好风尚。如省技能大赛一等奖的学生可保送至本科院校读书,省“技能状元”大赛获第一名的选手,不仅可获得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还将由省政府授予“江苏技能状元”荣誉称号,享受省劳动模范待遇,列入“省333工程”项目培养对象。各职业学校应该以各类大赛为契机,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外塑形象、内强素质,争取在各类大赛中夺取更多的奖牌,展示学校的综合实力,对提升学校招生吸引力而言是一条最为有效的途径。
三、家庭重发展,增强招生吸引力
一般而言,家庭经济条件优越不一定都能使学生实现优越的教育选择,但是家庭经济困难一定会影响学生的教育选择。在对县级中职学校學生家庭情况调查中发现,中职学校的学生家长为工人、农民、个体劳动者、下岗工人的占82.67%,学生是否接受中职教育,已经成为中下阶层家庭进行教育选择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为家庭投资中职教育创造条件
1.开展文化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的教育意识。农村学生家长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对中职教育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必将影响子女对中职教育的选择。各乡镇应该充分发挥社区教育中心的职能,对农民进行文化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充分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更能深刻体会到中职教育对家庭发展的助推功能。
2.举办技能培训活动,提高家庭的经济收入。各级政府要多出举措,加大对无业农民和城市下岗工人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各种方式对他们进行分步骤、有次序的技能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扩展就业空间和就业领域,可促进家庭收入有效增长,为子女将选择中职教育成为可能,而不是因为家庭经济贫困让子女辍学。
(二)让家庭享受投资中职教育的实惠
1.通过中职教育,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2015年11月27日《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指示:“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如果能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能就业,这一户脱贫就有希望了”[6]。“通过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为广大年轻人打开通向成功成才的大门[7]。”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对技术型工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有一技之长的中职毕业生,不仅通过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也给整个家庭带来了希望,大大改善了家庭的经济收入状况,让普通老百姓享受到投资中职教育的经济实惠。
2.通过中职教育,实现阶层合理流动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的教育,它的出现意味着学校体系的分化,不同类型和阶段的学校教育有迥然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前景,它体现着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对教育的要求。[7]对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学习成绩偏弱的初中毕业生而言,如果选择进入中职学校继续深造,可以学到一技之长。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提供一线生产、技术等专业应用型人才,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即可上岗就业,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立足点,能较早地进入社会,有更多的机会去积累经济资本。很大一部分中职学校的毕业生由于掌握一技之长,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岗位,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厚的经济资源,实现整个家庭阶层的向上流动,同时也将中职教育由“生计取向教育”提升为“地位取向教育”。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20-2-18].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EB/OL].(2010-02-13)[2020-2-1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3]习近平.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EB/OL].(2014-06-23)[2020-2-18].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6/23/c_1111276223.htm.
[4]杨文明.中西部地区地市级政府主办高职院校增强吸引力的对策探[J].职业技术教育,2010(1):24-26.
[5]顾伟国,冉云芳.校企合作:产业发展和技能人才培养匹配的桥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解读[J].江苏教育,2019(20):15-18.
[6]央广网.决战脱贫攻坚: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EB/OL].(2020-01-13)[2020-2-28].https://news.china.com/focus/xsdxzw/13001368/20200113/37700185_all.html.
[7]周正.谁念职校:个体选择中等职业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编辑 赵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