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2020-05-07 11:57王丽
现代盐化工 2020年2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效果思考

王丽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大学生认识历史、了解国情、树立正确“三观”的必修课之一。近几年各大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依然存在一些影响、制约教学效果的因素,例如课程内容庞杂、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教学实践中与红色文化融合度不高等。因此,需要教师继续深入探究,提升其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史纲”课程“育人”的职责与使命。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效果;思考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基本现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1]。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认识到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及内在规律,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四个选择”。目前,该课程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2018年版本教材,毋庸置疑,具有极高的权威性与科学性[2]。

“纲要”课程以史为鉴、以史为基础,但又不是简单的历史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必修课,其还肩负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青年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发展的动力、顶梁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践行者,因此,要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责任心、使之有担当。“纲要”课程就是要青年大学生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了解,自觉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纲要”课程授课范围为本科二年级学生,大多都是“95后”“00后”,思维比较活跃,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运用,对其正确地认识历史、分析历史产生的影响较大。此外,非历史学与非政治学类专业的学生,对“纲要”课程的重视程度与兴趣普遍不高,使“纲要”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教学效果受到影响,教学目的也大打折扣。

2    当前“纲要”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庞杂,授课时数相对较少。

首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今,涉及170多年的历史,内容较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牵扯美国、英国、日本等众多国家。其次,这部分历史,学生在初高中阶段都学习过,但因文理科、兴趣等原因,导致学生学习的程度、理解程度不同。最后,在本科阶段,“史纲”课程课时有限,基本在36课时或54课时。面对庞大的教学内容、有限的授课时间,如何做到既把历史发展脉络讲清楚,又保证较高质量的教学效果,这成为“史纲”课程老师们必须要破解的难题。

2.2  教學方法单一、枯燥乏味,削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纲要”课程的基础是“史”,部分教师及学生会错误地认为这门课就是历史课,因此,会用讲授、学习历史课的方法来对待这门课程,这都是不准确的。目前,部分教师采用的仍然是单纯的讲授法,以“满堂灌”的形式或者配合PPT形式讲授全书的内容。久而久之,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渐渐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其直接结果是课堂上学生玩游戏、看剧、睡觉,一学期下来,课本几乎与刚发下来时一模一样。教师则会觉得上课吃力、学生不积极配合,最终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达不到“史纲”课程的教学目的。

2.3  教学媒介单调重复,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首先,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教学中,教学媒介确实比以往丰富一些,但通过长期实践发现,在实践教学中,运用最多的媒介仍是视频、PPT,这两种方式确实有助于学生理解课程内容,但长此以往单调重复,学生也会视觉疲劳,不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其次,“史纲”课程不同于学生的专业课,学生会觉得这门课程与自己将来就业毫无关系,上这门课程就是为了“凑学分”、完成教学要求。再者,部分高校“史纲”课程是大班授课,课堂中多则上百,少则六七十人,有可能出现不同专业的学生混合在一起上课,这对授课本身就是一种考验,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加之一些高校这门课程是开卷考试,降低了课程考试难度,学生就更加不在意这门课程,一看教学计划是开卷考试,就觉得万事大吉、学分到手了。这些情况使得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2.4  对红色文化重视程度不高

缺乏有效手段及必要投入,使得实践教学枯燥,影响教学效果。红色文化是“史纲”教学中宝贵的教育资源。将其融入课程中,既可以强化学生对近现代史的认知,又起到了教育学生的重要作用[3]。但在实际生活学习中,红色文化发挥的作用仍有待提升。首先表现在部分高校对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意义及重视程度不高,使得红色文化教育发挥不出其重要作用。例如,部分高校没有红色文化墙、红色文化长廊,没有在校网、公众号、校刊等学校公共资源中设置红色文化专栏等等,这都是不重视的表现。其次,缺乏有效的手段和必要的投入,表现在对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投入不足,没有专项红色文化教育资金,没有红色文化教育具体实施方案等方面。要想达到“史纲”课程教学目的,就要有一定的实践环节,理论加实践,才可以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艰辛,才能更进一步理解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适时地带学生去纪念馆、博物馆、红色遗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参观学习,其效果远远大于课堂理论的灌输。“百闻不如一见”,在学生参观学习完之后,及时让学生写感悟、体会,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但这都需要一定人员、资金的支持,由于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不足,在实际“史纲”课程中,现场实践教学几乎被观看视频资料取而代之。

3    提升“纲要”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1)采用“集体备课+专题化教学”模式。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是青年教师,青年教师有热情、有想法,但知识总量匮乏、教学经验不足,影响教学效果。面对此类现象,最好的方式就是老教师带着青年教师集体备课,在备课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相互交流,既可以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又可以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内容。其次,解决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采用专题化教学的形式。2018年版本的“史纲”教材,共有11个章节,可以在教材体系的基础上,将其整合,形成完整的、符合历史发展脉络的专题,更加利于学生接受、理解。例如,可以结合“四个选择”,将十一章内容整合成五大专题。专题一,上篇综述部分及第一章,讲述近代中国的国情;专题二,将教材的第二至四章整合成一个专题,从历史和人民的角度来阐释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专题三,将教材的第二至七章内容整合在一起,论述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第八章的内容作为专题四,核心论述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九至十一章,为第五个专题,围绕为什么选择改革开放展开教学。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史纲”课程应当成为学生最喜爱的思政课之一。因为有大量的史料可以挖掘、讨论。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该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讲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时,可以采用视频教学法,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认同感;讲到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式。通过中日两个国家国情的分析,进一步理解为什么毛泽东提出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通过讲“抗战中的英雄”、编排情景剧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历史的理解,进一步感受热忱的爱国情怀、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用历史去教育、引导学生,胜过苦口婆心讲道理。

(3)充分利用互联网,挖掘各类教学媒介中所蕴含的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首先,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现代化的教学媒介出现在课堂中,诸如“雨课堂”、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打破传统的依靠PPT授课模式。使用较为新穎的形式授课,能够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学生听课的兴趣,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就拿“雨课堂”来说,软件本身简单易学,不会成为教师额外的负担,学生只需要“扫一扫”就可以参与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教师可将上课过程中使用的PPT、视频等资料一并进行上传。雨课堂自身也有大量的教学资源,学生使用手机搜索可以直接使用学习,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学生使用雨课堂的情况,打考勤、了解学生对重难点内容的掌握情况、布置作业、对表现好的学生还有发红包奖励功能,在使用雨课堂上课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随时通过发弹幕的方式告诉教师自己的不懂之处,从而化解了部分学生觉得不好意思说自己没听懂的尴尬,既真实又有效。使用雨课堂一类的教学媒介,符合新时代学生“机不离手”的特点,充分利用了手机,手机不再无处安放,大幅提升了教学效果。其次,良好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状态也有直接关系。高校应加强对“史纲”课程的重视,在排课时就应想到班级人数、专业背景、课程考核方式等问题,从思想上扭转学生“混学分”的想法。

(4)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强化教学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4]首先,要提高对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视程度,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特别是本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加大对红色文化教育的投入力度,设立专项红色文化教育资金,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资源库等。加大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在校园里要有红色文化氛围。例如设计红色文化墙、红色文化长廊,依托学校的报刊、公众号、广播等媒介,经常开设红色文化专栏,也可以积极鼓励广大师生投稿等。这为“史纲”等思政课程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大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学历史、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基本历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四个选择”,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其次,将“史纲”课程内容与红色文化资源融合在一起,丰富教学实践环节,提升教学效果。例如讲到抗日战争时期,就可以带学生去博物馆、纪念馆看一看,通过边看边讲解,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促进发自内心地认识到理想信念的重要性,认识到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比钢铁还硬,这是我们能够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对这部分历史的学习与研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切实地感受到这段历史中,中国人民的不易、中国共产党的不易,从而去珍惜现在的美好的生活,时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这是“史纲”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要完成的使命与职责。

4    结语

总之,不断提升“史纲”课程的教学效果,使当前“95后”“00后”大学生在课堂中提高抬头率、让近现代史的内容入脑入心,是新时代思政教师需要积极探索的。通过对“史纲”课程教学效果的探索,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方向,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蒲海燕.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德育教育,2019(5):52-53.

[2]胡德坤, 宋  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袁  野,李  慧,姜  珊,等.红色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路径探究[J].教学研究,2019(1):108-109.

[4]王朋飞.习近平视察南京军区机关参观军史馆[EB/OL].(2014-12-16)[2020-04-10].http://www.chinanews.com/mil/hd2011/2014/12-16/452997.shtml.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效果思考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