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艺霖
【摘要】目的:研析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系统普及营养知识的有效性。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儿童保健门诊接收的350例存在营养问题的学龄前儿童作为对象,依据保健方式的差异将这些病例纳入试验组和普通组,各组175例;普通组予以常规治疗及口头宣教,试验组在普通组方法的前提下由门诊医生按照儿童及家属的实际情况开展系统性营养知识普及宣教,干预后,评比两组儿童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结果:随访干预1年后,试验组儿童营养状况的改善有效率(96.00%)高于普通组(80.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儿童保健工作中系统普及营养知识的作用显著,能使家长正确识别儿童的营养问题,并给予针对性调养,帮助儿童改善机体营养问题,以促进健康生长和发育。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保健管理;普及营养知识;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2-0028-02
近年来,儿童群体发生的营养缺乏、营养失衡等相关问题受到儿童保健门诊的高度关注,由于儿童机体的生长发育迅速,对各类营养物质的需求较大,若儿童长期处在营养不良的状况下,可致免疫力降低,并因此诱发多种并发症(如佝偻病、营养性贫血等),这对儿童健康和生长发育都构成了严重影响[1]。所以,在儿童保健工作中加强营养知识的普及宣教尤为关键。为了更好地开展营养知识的宣教工作,本院儿童保健门诊择取接收的175例存在营养问题的学龄前儿童作为对象,在常规治疗及口头宣教的前提下由门诊医生按照儿童及家属的实际情况开展系统性营养知识普及宣教,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汇报内容如下:
1.对象、方法
1.1调查对象
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儿童保健门诊接收的350例存在营养问题的学龄前儿童作为对象,所有儿童的家长均对该研究知情同意,不包括合并传染性疾病、先天性疾病的儿童;当中,194例为男童,156例为女童,年龄1-6岁,平均年龄(3.9±0.52)岁;营养问题:112例维生素不足、94例钙铁缺乏、85例蛋白质缺乏、59例营养过剩;家长的教育程度:103例大专及以上,119例中专或高中,128例初中;依据保健方式的差异将这些病例纳入试验组和普通组,各组175例,两组基线资料经比较并没有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普通组对儿童和家长实施常规儿童保健管理,即结合儿童机体营养状况和问题予以相應的常规药物治疗,并采用口头宣教的方式向家长讲解儿童日常膳食、运动锻炼等多个方面的注意事项,但未开展系统性营养知识宣教工作。
试验组在普通组方法的前提下,针对儿童体检的具体情况,门诊医生向家长系统性地普及儿童保健营养知识,同时注重创新普及方式,详细如下:①加强口头健康宣教。向儿童家长普及儿童保健的营养学知识,并讲述儿童营养问题(包括营养缺乏、营养过剩、营养失衡等)的相关危害性;门诊医生结合不同儿童的营养状况,以其具体营养问题为例,讲解这种营养问题的引发原因、可能诱发的危害等,让儿童和家长对此引起足够重视,促使儿童配合完成相关治疗,并指导家长合理调控饮食,有针对性的调养,做到营养均衡;同时,门诊医生向家长普及儿童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方法,推荐一些相关的儿童教育书籍或文章,帮助家长掌握更多营养学知识,进而更好地喂养和照顾儿童。②发放营养学知识手册及健康手册。由门诊医生组织相关医务人员总结目前儿童营养问题的现状及解决策略,并制定出图文并茂、简单易懂的营养学知识手册,其中涵盖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饮食搭配知识,可引导家长合理安排儿童的日常饮食;另外,向儿童家长发放健康手册,嘱咐其按照知识手册内容调整儿童饮食,以保障儿童营养摄入均衡。③定期开展营养讲座。每个周固定一个时间举办儿童营养讲座,每次确定一个主题,传播普及儿童营养学的相关知识,通过宣传画、挂条幅、发短信、微信等方式邀请家长来参加讲座。比如,确定“营养性疾病预防知识”为主题,围绕儿童常见的缺铁性贫血、佝偻症等营养性疾病开展健康知识宣教,同时讲授相应的防治方法;预防缺铁性贫血,要多给幼儿进食肝、瘦肉、鱼、动物血等铁含量丰富的食物,超过8月龄的婴儿需每天进食蛋和肉类,不饮菜汁、果汁。预防佝偻症,建议新生儿出生两周后即开始补充维生素D,直至2岁;此外,尽量保持相对固定的进餐地点,促使儿童形成饮食反射,帮助改善食欲,继而养成良好的日常饮食习惯。④随访跟踪和干预。组建随访医护团队,对儿童实施随访跟踪和干预,随访期间,结合儿童存在的营养问题适时调整宣教内容与随访方式等,帮助家长及时解决遇到的有关问题。在第一治疗结束后,对儿童开展1年的随访干预,这个阶段要注意掌握儿童的营养状况,并有效评估其营养状况改善情况,向家长普及针对性的营养学知识,并回顾既往学习的营养学知识,使家长逐步提升对营养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而合理安排儿童的日常膳食与作息,积极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1.3评价指标及标准
随访干预1年后,评估两组儿童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具体标准[2]:①患儿营养问题得以完全改善,机体状况恢复到正常水平,没有出现任何营养不良、营养过剩、营养失衡的相关症状,视为完全改善;②患儿营养问题相较干预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且机体状况仍处于持续改善中,视为好转;③患儿营养问题相较干预前无显著改善,或有持续加重的迹象,视为无效。改善有效率=完全改善率+好转率。
1.4数据分析
以SPSS25.0软件对该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开展分类计学处理,计量数据以(±s)来表示,计数数据以(n/%)来表示,计量数据之间比较时通过t检测,计数数据之间比较时通过2检测,如果比较差异显著即表示为P<0.05。
2.结果
从表1可知,随访干预1年后,试验组儿童营养状况的改善有效率(96.00%)高于普通组(80.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儿童营养问题以缺钙、缺维生素、缺蛋白质、缺铁及肥胖等最为常见,长时间存在营养问题易使儿童出现佝偻症、贫血等营养性疾病,而肥胖也是儿童营养失衡的典型表现之一。对此,家长应注重合理安排儿童的日常膳食,以确保摄取均衡营养,然而很多家长对于营养学知识知之甚少,难以有针对性地调整儿童膳食[3]。伴随儿童保健门诊的作用日趋显著,门诊医生强调对儿童家长普及营养知识,该研究中,本院兒童保健门诊以接收的175例存在营养问题的学龄前儿童为对象,在常规治疗及口头宣教的前提下按照儿童及家属的实际情况开展系统性营养知识宣教,旨在提升家长对相关营养知识的认知程度,并在医务人员的辅助下科学安排儿童的日常膳食,进而建立良好、健康的饮食行为习惯,使儿童营养状况得以改善。与此同时,我科注重创新知识普及的方式,通过加强口头健康宣教、发放营养学知识手册及健康手册、定期开展营养讲座等方式系统开展营养知识的普及工作,并对儿童进行随访跟踪和干预,以此帮助家长全面掌握营养学知识,及时解决生活中出现的有关问题,使家长学会正确安排膳食的方法,确保儿童营养补充均衡,使其健康发育、成长[4]。该研究结果为:随访干预1年后,试验组儿童营养状况的改善有效率(96.00%)高于普通组(80.00%),P<0.05;这表明,儿童保健门诊医生对家长普及营养知识的作用良好,能使家长正确识别儿童的营养问题,并给予针对性调养,帮助儿童改善机体营养问题,防止出现营养性疾病。
综上,儿童保健工作中系统普及营养知识,能提升家长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使儿童营养问题得以显著改善,有利于儿童健康生长和发育,建议在儿童保健工作中推广实践。
参考文献:
[1]倪征.儿童保健工作中普及营养知识有效性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8,04:170-172.
[2]李俊霞,马清玲.营养指导在儿童保健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4):2646-2647.
[3]梁海英.儿童保健教育中普及营养知识的效果[J].医疗装备,2016,13:104-105.
[4]陈春院.儿童保健工作中普及营养知识有效性的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04):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