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实践教学创新形式探究

2020-05-07 08:01由丹丹
大学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微视频思政课实践教学

由丹丹

[摘要]微视频形式是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探索,具有衔接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特点。本研究在准备、实施和验收三个阶段对微视频实践教学形式进行设计建构,为今后的微视频实践教学改革提供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微视频;思政课;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0)05-0026-04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并提出“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其中“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鹊志,做奋斗者”,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要求“要加强实践教学”“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2015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提出要“注重发挥实践环节的育人功能,创新推动学生实践教学”“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支撑,理念手段先进、方式方法多样、组织管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有力补充。实践教学形式的创新,有助于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促进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提高育人效果。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微视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创新形式。

一、微视频实践教学创新形式的有利特点

微视频,是指个体通过电脑、手机、数码摄像机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的,时间在30秒至20分钟之间的视频短片。微视频的“微”在于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其内容广泛、形态多样,具有“短、快、精”等特點。正是由于微视频的这些特点,从它产生开始就被贴上了草根性、互动性、快餐性、门槛低、参与性等标签,普及度高,深受大众喜爱。

选用微视频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新形式是具有现实基础的。当今社会,一方面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科技产品普及度的提升,计算机、手机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大众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工具,高校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年轻人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另一方面,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加,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接受具有娱乐性、快餐性特点的视频内容,大学生对短视频更为热衷,这点从他们对短视频APP的喜爱和使用程度可见一斑。通过微视频形式进行实践教学,是对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和微视频喜爱情况的因势利导,这既符合大学生成长环境特点和心理认知需求,又满足了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需要,对学生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微视频实践教学形式具有独特的价值和诸多有利特点。

(一)知与行的衔接性

“实现知行统一是高校思政课的最终目标之一”。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知”既是教师传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所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它需要通过“行”加以落实和实现;“行”就是学生去做,将理论落实到实践,密切联系实际,“将教材所学的理论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行”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因为“行”既是获得“知”的途径,也是“知”的目的和归宿,通过“行”的实践,可以将“知”内化为心、外化于行。实践教学本身的设置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行”的平台和途径,促进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但由于场地、安全等因素的限制,传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往往成为课堂教学的变相形式,缺乏学生的切实参与,强调了“知”却忽略了“行”。采用微视频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既保证了课内实践教学的学时,又实现了课外实践教学的真正落实。微视频实践教学形式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从“知”到“行”的衔接过程,从选题、设计、构思、拍摄、剪辑到展示,充分地赋予学生理解“知”的主动和实施“行”的自由。微视频实践教学不仅实现了“知”与“行”的有效衔接,同时还实现了思政课教学与学生认知心理、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的有效衔接,提高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二)实施过程的可操作性

再好的形式如果不能有效地实施终将成为一纸空文,被束之高阁。对于传统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组织困难多、全员参与性差、落实难度大、功利化倾向等问题,微视频实践教学形式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

首先,它容易组织且能够保证全员参与。微视频实践教学形式包括课上展示和课下创作两个环节,课上展示的时间是教学计划内时间,不存在不易组织的问题;课下创作环节不占用学生正常上课时间,由学生自主安排,时间充分且自由,组织上也不存在问题。微视频实践教学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学生基于自愿原则组成小组,每位学生都需要加入一个小组,避免了因个人做任务困难较大而产生畏难情绪,能够实现全员参与。另外,微视频实践教学的拍摄和制作使用手机和电脑等即可,工具普遍且不需额外成本,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由于资金短缺而导致的不能实现全员参与的问题。

其次,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体现学生主体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思政课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微视频实践教学形式是激发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的创新形式。新时代的大学生追求时尚、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表现欲,自信且乐于表现。微视频作为网络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契合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和心理认知特点,能够激发学生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另外,教师在设定主题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较大的创作空间,作品创作的全过程由学生自主安排,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的真正主角,充分显示大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同时,学生可以利用微视频实践教学的机会进行角色扮演,成为“导演、编剧、场务、演员”等,获得满足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和参与热情。

最后,它过程性强、成果明显,易于评价。微视频实践教学形式具有明显的过程性特点,包括选题、策划、拍摄、后期制作等创作过程,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经过反复论证、讨论、交流,认真拍摄,仔细剪辑,最后才能呈现出一部立意新、质量好,令人满意的作品。这个过程,可以充分展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做事态度、团队协作精神,一定程度上展现学生的思想、情感、价值观,体现学生的智慧和能力,方便学生自我、学生之间进行过程性评价。另外,实践教学展示时学生要上交策划书和视频作品,并面向同学做视频拍摄的简介和总结,由教师和学生评委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打分,分数汇总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形成成绩评价。过程与成果的双重考量,需要学生评委与教师评委共同参与,使评价相对公平。

(三)育人结果的实效性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对于不断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是检验育人结果的重要標准,微视频实践教学形式克服了传统实践教学组织难度大、实践效果差等问题,将教与学、知与行、课内与课外有机统一,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体现育人结果的实效性。

首先,实现知识升华、技能提升。选题角度的确定就是对课上所学知识的一个消化、理解的过程。实践教学主题都是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设定的,课堂上对教学重难点内容的掌握、理解、消化程度能够影响学生对主题的理解,左右学生对具体选题的确定,支配学生的创新立意角度,微视频作品无疑是对知识的解读和再现。另外,讨论设计、撰写策划书、情景创设、角色扮演、拍摄制作等过程,是学生进行知识体验的过程,同样也是学生交流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软件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升过程。微视频实践教学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升华,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达成了知识与技能的提升。

其次,实现过程体验、方法造就。过程与方法目标追求并强调学习的过程,要求教师注意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和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内化。微视频实践教学形式的运用有助于彰显学生个性差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对学习方法的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借助微视频的拍摄,学生会代人角色,树立新的视角对社会生活进行观察和深入了解,这不仅是认识生活、了解生活、体验生活的过程,更是培养学习思维和提升科学方法的过程。学生能够通过微视频的设计和策划书的撰写,学会如何搜集和整合资料;通过组内成员的讨论交流,学会如何与他人进行沟通;通过微视频的情景创设,学会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通过微视频主题的设计,学会辨析社会热点话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微视频实践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探求真、体验善、创造美的过程,学生不仅不会走过场,还会投入、享受这种过程。

最后,实现情感共鸣、德性养成和价值观培育。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绝不是像知识点一样通过教师讲解的办法就能使学生获得的,而要建立在学生主体认识、主观选择和主动反应基础上,是学生通过模仿、尝试和实践体验逐渐习得而来的。思政课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想要达成这样的结果,一方面需要教育者的言传身教,另一方面还需要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微视频实践教学就是这样的机会和平台。微视频实践教学对于大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探究、克服和解决困难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责任感的提升;学生角色代入、情景再现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在对比选择中获得共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微视频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

微视频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一个创新形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精心设计、妥善部署和缜密安排才能辅助理论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实现育人目标。以下实施过程和环节,以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的微视频实践教学为例。

(一)准备阶段

1.预热动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大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止要体现在文件中,熟知于学校和教师,还要认可于学生。所以,布置实践教学内容之前,必须让大学生认识到微视频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意义。这样,前期的预热和动员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结合课程的总体设置和教学目标的需求,整理和编写微视频实践教学说明,明确指出微视频实践教学的目的、意义以及具体实施过程。教师在课上进行说明讲解,并通过课代表将教学说明发送至各班微信群,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认识到即将采用的微视频实践教学形式不仅能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还能够促进学与用、知与行、想与做的统一,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另外,天津市教委每年会举办“天津市大学生校园微视频大赛”,并设有一、二、三等奖和六个单项奖,为学生拍摄的微视频提供了一个走出校园、走向天津的途径。学生可以制作一个作品,参与实践教学和微视频大赛两项活动,做到“拍”有所值。因此,笔者有意将实践教学的形式与大赛要求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将微视频实践教学成果与“天津市大学生校园微视频大赛”进行对接,激发学生参与热情,鼓励学生拍好作品。虽然,这种激励动员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适用于有相关比赛的地方高校。不过,这也给思政课教师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思政课教师可以与校团委、学生工作处对接,商议举办校级微视频大赛,通过微视频实践教学选送优秀作品参赛,这样学生既完成了实践教学任务,又丰富了课余生活,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相统一。

2.确定主题

明确主题是进行微视频实践教学的关键一环。微视频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主题的选取务必要反映一定的知识点,回答和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所以,在微视频的主题设计上,笔者一般会根据思政课教学的重点内容来确定,同时会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给学生的视频创作留有发挥空间,保证主题既服务于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又符合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既反映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发展状况,又符合大学生的所思所想。紧扣课程,笔者将基础课的微视频实践教学的主题设计为“青春之问”“中国精神”“向上向善”和“我的成长”四个内容,并引导学生从自身实际着手,从身边小事选取角度进行主题诠释。“以小看大”的引导很重要,否则面对宏大的主题学生会陷人手足无措、无的放矢的困境。为了能够给学生以更好的指导,可以借助往年实践教学优秀微视频作品,给学生以直接的视听感受,边播放边总结边引导,效果会更直观有效。

对拍摄角度进行引导的同时,适时将拍摄技巧和注意事项一并告知给学生,比如在如何保证视频画面稳定清晰、如何保证收音效果、如何控制视频时间、如何选用后期制作软件等方面给予建议,保证学生拍摄出有创意、高质量的微视频作品。

3.分组抽签

微视频实践教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不参与分组,由学生们自愿组合,报给课代表,但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加入一个小组。微视频制作的过程是团队合作的过程,如果小组人数太少,人均任务就会太重;如果人数过多,可能会出现搭便车的情况。因此,笔者要求学生自愿组合3~5人为一组,并选出组长负责与课代表和老师对接,统筹组内相关事宜。

由于是合班授课,一个教学合班由3~4个自然班组成,人数较多,所以实践教学是分批次进行的。基础课有8学时的实践教学学时,由教师分4次课安排在授课计划内排入课表,用于進行微视频展示。分组结束后,为了保证每个批次各班展示组数的均衡,每个批次每班参与展示的组数由教师决定,然后由课代表组织本班小组进行第一轮抽签,确定展示批次并告知具体展示时间,便于各组把控微视频拍摄进度。同时确定4位主持人负责4个批次微视频展示活动的主持工作,主持人一般由课代表担任。第一轮抽签结束后,由主持人组织所负责批次的小组进行第二轮抽签,以确定该批次各小组微视频展示的具体顺序。

至此,微视频实践教学的准备工作基本结束。

(二)实施阶段

1.策划设计

微视频的拍摄是一个系统的过程,确定主题后,小组成员需要根据本组的兴趣点和特长选定具体拍摄内容和拍摄形式,确定组员的分工,论证拍摄过程中需要的技术、人员支持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并考虑采取何种措施规避可能遇到的问题,满足视频拍摄需要。在组内成员实际调查、充分讨论、深入沟通、详细论证后,撰写微视频拍摄策划书,作为微视频拍摄的方案。

2.拍摄剪辑

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进入实际拍摄阶段。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实践内容和对象选择不同的拍摄地点,创设不同的拍摄情景,深入学校、社区、医院、纪念馆、商业街等场所实地进行拍摄。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进行助演客串。在拍摄设备选择上,教师要推荐学生选取智能手机、电脑进行拍摄和后期剪辑制作,以避免使用其他设备产生额外的费用支出。实操阶段遇到的问题可能比前期预判的问题要多而复杂,这时候需要发挥组内成员的团队精神,共同克服困难。同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协助解决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拍摄任务。

(三)验收阶段

1.课上展示

视频制作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上交至所在批次的主持人处,按照既定安排进行课内实践教学成果展示。课上展示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由小组成员介绍拍摄内容的立意、拍摄过程中的花絮和实践教学的收获。这个环节有助于学生和教师更充分地了解学生实践教学中的具体表现,给予客观的过程评价。第二,播放微视频作品,上交策划书,接受学生评委和教师评委打分。

2.评价反馈

笔者所在学校的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的内容之一,列入课程授课计划,其成绩占学生思政课成绩一定比例。基础课实践成绩占该课程平时成绩的20%,即20分。学生实践成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由学生评委打分的视频成绩,二是由教师评委打分的策划书成绩。其中,学生评委由各小组组长担任,采取轮流打分制,以保证分数的客观公正。对于微视频实践教学中学生们的具体表现情况、获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等内容,则由教师在课上做总结反馈。

三、对微视频实践教学创新形式的反思

微视频实践教学形式克服了传统实践教学形式的一些弱点,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思政课的育人目标,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但笔者也注意到,微视频实践教学形式在实际践行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克服,有完善和进步的空间。

首先,思政课教师的媒介素养应该有所提升。微视频实践教学形式的尝试不仅是对学生的挑战,同时也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挑战。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保障微视频实践教学效果,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掌握传统的教学技巧和能力,在实践教学内容上进行把控指导,还应该在新媒介使用素养方面有所提升,熟悉微视频制作的全部流程,掌握剧本呈现、视频拍摄、后期制作的技术方法,最大限度为学生提供帮助。

其次,微视频实践教学的激励保障制度有待完善。由于教学计划安排所限,笔者所在单位微视频实践教学成绩只占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有限的分数不足以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和激励学生。加之,资金保障不足,一些学生实践意识淡薄,虽然客观上实现了全员参与,但主观上却未实现全员调动,对于一些学生而言实践课不免会流于形式。

最后,微视频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有待壮大。由于师资力量有限,教师所带班级人数较多,导致微视频实践教学组数较多,教师在安排实践教学时虽然有意识地进行了批次上的划分,错开了各组实践课展示的时间,但教师仍然分身乏术,做不到对每个组进行全程陪同指导,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实践效果。

综上所述,笔者在思政课微视频实践教学创新形式上做出了积极探索和尝试,实践证明这种形式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借鉴意义。但同时笔者也发现,在微视频实践教学的现实路径、规避潜在风险、提升实际效果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猜你喜欢
微视频思政课实践教学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
专题实践活动中的微视频教学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