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训练结合双侧下肢同步同向运动对脑卒中患者站立平衡能力的影响

2020-05-07 02:01朱菊清陈世兵黄辉魏丽萍李烁昌
中国医学创新 2020年5期
关键词:脑卒中

朱菊清 陈世兵 黄辉 魏丽萍 李烁昌

【摘要】 目的:观察SET训练结合双侧下肢同步同向运动对脑卒中患者站立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1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传统神经发育疗法训练,试验组配合SET训练结合双侧下肢同步同向运动。比较两组患者稳定指数(ST)值、平衡量表(BBS)评分以及跌倒量表(Morse)评分。结果:训练前,两组ST值、BBS评分以及Mor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试验组ST值与Morse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BB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ET训练结合双侧下肢同步同向运动是一种有效的提高脑卒中患者站立平衡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 SET训练 同步同向运动 脑卒中 站立平衡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SET training combined with bilateral lower extremity synchronous movement on the standing balance ability of stroke patients. Method: A total of 60 stroke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8 to July 2019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30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two groups received the traditional neurodevelopmental therapy train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ombined with set training and simultaneous movement of bilateral lower limbs. Stability index (ST), balance scale (BBS) score and fall scale (Morse) scor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T, BBS and Morse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training (P>0.05). After training, ST score and Morse scor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BBS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SET training combined with bilateral lower extremity synchronous movemen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improve the standing balance ability of stroke patients.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发生了改变,慢性病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的趋势。脑卒中亦称中风,或是脑血管意外(cerebrovascular accident),起病突然,且發病进展快,主要以病变区域脑组织控制的局灶性神经功能损失为特征性表现,偏瘫为本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通常表现为日常生活能力弱、步行能力较差等异常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其是常见的中老年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等特点[3-4],在中国的发病率更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据以往统计数据,脑卒中在我国每年的发病率约为0.219%,致残率更是高达75.0%,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回归家庭的生活质量并且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5]。因此,提高脑卒中导致的平衡功能障碍患者的平衡能力,一直是我国临床上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国内对脑卒中患者偏瘫的训练方法多种多样,如:针刺、电针、头针、本体感觉训练、神经肌肉促通技术、作业疗法、功能性电刺激、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及虚拟现实(VR)等。平衡功能障碍训练训练效果显著,费用相对较低,但枯燥、单一,患者参与感不强。VR给患者提供了极富真实性的虚拟环境,增加了任务的趣味性,提高了患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设备依赖性过强,且设备采购费用高,治疗费用高,基层医疗机构及患者不易接受,难以推广应用。近几年相关医学研究显示,随着康复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平衡功能障碍的治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改善,专业的平衡训练评定仪也出现在了医疗市场中并得到了广泛应用[6]。

悬吊疗法手段(SET)作为一种新型的平衡功能障碍训练,在保留传统训练优点的同时,其趣味性较强,调动患者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能力显著提高[7]。双侧下肢同步同向运动训练则具有对站立平衡的针对性更强、训练难度较低的优点。Tetrax平衡及稳定性测试系统作为新型的专业平衡训练评定仪,其数据稳定性已被国内外多项研究所验证,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8]。本研究采用SET核心肌群肌力训练结合双侧下肢同步同向运动的平衡功能障碍训练辅助方法,使用Tetrax平衡及稳定性测试系统和Berg平衡量表测量患者的站立平衡性功能的改善状况,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7月在本院确诊为脑卒中的60例患者。纳入标准:年龄20~75岁;临床确诊为脑卒中,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995)》的诊断标准;患侧出现随意运动,下肢处于Brunnstrom分期的Ⅲ、Ⅳ期;无认知功能障碍或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排除标准: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糖尿病、不稳定型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等严重心脏功能障碍疾病,不能耐受训练;病情波动过大,极不稳定;无法配合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开展,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神经发育疗法,需按照患者的发育水平依次进行仰卧位、翻身、侧卧位、肘支撑位、手膝跪位、坐位、双膝跪位、立位的训练,具体如下:(1)Brunnstrom疗法,包括卧位及床上训练、坐位训练、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训练分离运动以及作业训练。①卧位及床上训练:根据患侧肌张力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采取患侧卧位。床上训练主要以翻身起坐为主,指导患者用健侧的手握住患侧的手,往患侧的方向摆动,同时健侧下肢屈曲蹬住床面来翻身。②坐位训练:在初期可以指导患者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鼓励患者在没有健侧手的帮助下保持身体平衡。后期治疗师可结合患者的康复情况来指导躯干旋转与头颈运动。治疗师将双手放在患者的肩膀上,将躯干向左转则头部向右旋转,反之一样。治疗师将手放在患侧肩膀上给予一定阻力来诱发患者的耸肩动作。③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包括屈肘和伸肘,嘱咐患者健侧做屈曲动作和伸展动作,通过联合反应引出患肢的屈肘运动和伸展动作。④训练分离运动:包括肘关节分离运动和手指的单指运动训练,做上肢屈曲动作,治疗师托住患侧肘关节促使上肢水平前伸,患者用手来触摸对侧的肩膀就可以将其恢复到上肢的伸展位。当手指可以完全屈曲时就训练单指屈曲。⑤作业训练:后期加强精细动作训练。(2)PNF技术:包括手法接触、牵拉、牵引、挤压等来开展训练。①手法接触:治疗师用手法接触患者的皮肤,以刺激神经肌肉,让患者理解运动的方向。②牵拉:通过牵拉刺激来刺激肌肉产生牵张反射,激发患者的自主运动。③牵引:牵拉关节,让关节间面激活关节感受器,刺激关节周围的屈肌肌肉收缩,主要用在关节屈曲运动上。④挤压:挤压关节,让关节间的间隙变窄,促进关节伸展。

1.2.2 试验组 采用传统神经发育疗法配合SET训练及双侧下肢同步同向运动。具体如下:(1)传统神经发育疗法同对照组。(2)SET训练。采用挪威进口的SET设备,对前侧肌群、后侧肌群、左侧肌群、右侧肌群的核心肌群肌力训练。①前侧肌群:当患者能完成前侧肌群同步同向动作时,取俯卧位,利用SET悬吊系统进行俯卧位桥接、俯卧伸膝、俯卧屈髋训练,强化双下肢屈髋伸膝肌群肌力。②后侧肌群:当患者能完成后侧肌群同步同向动作时,取仰卧位,利用SET悬吊系统进行仰卧位桥接、仰卧位屈膝、仰卧位屈膝-伸髋训练,强化双下肢伸髋屈膝肌群肌力。③左侧肌群:当患者能完成左侧肌群同步同向动作时,取左侧卧位,利用SET悬吊系统进行左侧卧位桥接、侧卧髋内收-Ⅰ、Ⅱ训练,强化躯干左侧肌群、左髋外侧及右下肢内收肌群肌力。④右侧肌群:当患者能完成右侧肌群同步同向动作时,取右侧卧位,利用SET悬吊系统进行右侧卧位桥接、侧卧髋内收-Ⅰ、Ⅱ训练,强化躯干右侧肌群、右髋外侧及左下肢内收肌群肌力。以上每组肌群循序渐进训练,四组肌群共训练20 min,根据初始SET弱连接测试的结果针对性调整每组训练的时长,10 d为一疗程,每例患者需要接受3个疗程的训练。(3)双侧下肢同步同向运动:①试验组的患者,进行双侧下肢同步同向运动训练,包括前侧肌群、后侧肌群、左侧肌群、右侧肌群的训练。②双侧下肢前侧肌群训练让患者取仰卧位,双下肢同步屈髋、膝关节,治疗师指导其保持双髋屈曲45°~60°的状态下伸直膝关节,治疗师给予适当的辅助或助力。③雙侧下肢后侧肌群同样使患者取俯卧位,双侧下肢同步伸髋、伸膝抬起双腿(类似飞燕式动作),治疗师指导其保持双髋伸展10°~20°的状态下屈曲膝关节,治疗师给予适当的辅助或阻力。④双侧下肢左侧肌群则使患者取右侧卧位,双侧下肢伸直状态下同步抬起双腿(左腿外展,右腿内收),治疗师给以适当的辅助或阻力。⑤双侧下肢右侧肌群相对使患者取左侧卧位,双侧下肢伸直状态下同步抬起双腿(右腿外展,左腿内收),治疗师给以适当的辅助或阻力。以上每组肌群循序渐进训练,四组肌群共训练20 min,根据初始SET弱连接测试的结果针对性调整每组训练的时长,10 d为一疗程,每例患者需要接受3个疗程的训练。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两组按项目计划训练3个疗程后,以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及Tetrax平衡及稳定性测试系统仪评价疗效。BBS:分数为0~56分,<40分提示有跌倒的危险,分数越高平衡能力越强。Morse跌倒危险因素评估量表:总分125分,评分>45分确定为跌倒高风险,25~45分为中度风险,<25分为低风险,得分越高跌倒风险越大。Tetrax平衡及稳定性测试系统仪:患者站立于系统仪上,测量患者左右足底前后四个位置施加的垂直压力波动,记录稳定指数(ST值),数值越大,稳定性越差。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体重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两组训练前后稳定指数比较 训练前,两组S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试验组S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训练前后BBS评分比较 训练前,两组BBS評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试验组BB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训练前后Morse评分比较 训练前,两组Mor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试验组Mors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脑卒中是我国中老年群体中多发的常见疾病[9],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长期生活质量均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由于患者的中枢神经受损,感受和传导功能均下降,导致患侧肌力和运动控制功能受损,从而影响患者的平衡及步行能力[10-11]。因此平衡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恢复常见的病症。而平衡功能是身体维持姿势稳定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躯体进行自我调整以防止跌倒的能力,是维持站立、行走以及各种日常活动的重要保障[12-13]。站立平衡功能的障碍严重限制患者的正常行走和出行,对长期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

相较于Berg平衡量表、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量表传统量表测量法,平衡仪可以尽可能摒除主观因素,提供更为客观的数据[14-15]。此外,平衡仪可以记录动态的数据,能根据重心分布准确描绘曲线并给予实时反馈,随着姿势转变不同重心变换过程中运动轨迹的记录可以使患者针对性增强机体稳定性[16]。既往研究表明,使用Tetrax平衡测量系统本身就可以一定程度上促进平衡能力的恢复[17]。

平衡障碍功能训练要求肌力、感觉输入、脑肌协同等多方面的训练。SET训练属于一种综合性训练系统,可以以更有趣味性的方式,有效地锻炼协调性和运动感觉,加强正常运动感觉输入,刺激大脑,从而加强大脑感受器和肌肉之间的协同、正常联系,进而提高综合协调能力[18-19]。双侧下肢同步同向训练躯干肌群参与程度很高,这种方式的运动,不仅提高了健侧与患侧相互协调的能力,还提高躯干与双下肢的协调能力,改善本体感觉。尽管相关研究较少,且时间更集中于早期研究,但已有研究证明仅通过短期的双侧训练后,患者就可以出现双侧半球皮质内抑制降低和皮质内易化增加,感官能力恢复效果极好[20-22]。

本研究结果发现,训练前,两组ST值、BB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试验组S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BB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复合疗法对站立平衡能力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训练后两组Morse评分均较训练前有所下降,试验组Mors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经过训练后跌倒的风险均得到一定的控制,且试验组控制效果更好。

总之,SET训练结合双侧下肢同步同向运动是一种有效的提高脑卒中患者站立平衡能力的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75.

[2]周平,谢伟杰,孙桂波,等.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4):59-60.

[3]王露,黄琨.Tetrax平衡测试系统用于老年人平衡功能测试及其相关因素分析[C]//第二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兰州,2018.

[4]于凯雯,荣湘江.康复训练中SET对脑卒中病人步行和平衡功能的促进作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1):22-23.

[5]孙远征,于天洋,郭颖,等.于氏头穴丛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8):20-24.

[6]李新,段金伟,周梦夏,等.步行和平衡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6,38(9):679-681.

[7]何孝崇,刘彬,顾春燕,等.运动想象疗法联合平衡功能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平衡能力、步行功能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7(6):104-107.

[8]朱美丽,胡江飚,陈海挺,等.Tetrax平衡测试与训练对中枢神经损伤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18,30(6):741-742.

[9]李培.感统加入SET联合训练在自闭症儿童训练中的效果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24):4042-4044.

[10] Donath L,Roth R,Zahner L,et al.Slackline Training (Balancing Over Narrow Nylon Ribbons) and Balance Performance:A Meta-Analytical Review[J].Sports Med,2017,47(6):1075-1086.

[11]王强,黄富表,颜如秀,等.双侧运动训练对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C]//中华医学峰会暨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中青年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5:2.

[12]王小峰,薛焕霞,王媛媛.脑卒中患者应用双侧上肢训练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6):271-272.

[13]李元进,李金东,周雪莉,等.天轨步行结合虚拟现实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16,31(5):370-371.

[14]董一,刘贤秀,韩莎莎.智能运动控制训练结合综合康复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及下肢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6):594-595.

[15]张建东,孙丽,杨伟.音乐治疗结合康复训练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5,32(9):1851-1853.

[16]耿姣姣,李慧.足趾下放绷带卷站立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痉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150-152.

[17]王文诗.本体感觉训练结合头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8,25(16):43-44.

[18]朱海燕.姿势控制训练结合核心肌群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9,28(1):6-9.

[19]何斌,张超.双侧训练在脑卒中急性期康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康复,2016,31(5):342-344.

[20]王大武,白定群,邵岚,等.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脑卒中偏瘫侧膝关节本体感觉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9):950-954.

[21]李韶辉,贺盛聪,庄晓鹏,等.复合空间模式下踝背屈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2):205-207.

[22]王海波,李建军,倪波业.单跪立位躯干强化训练对脑卒中Pusher综合征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9):1049-1051.

(收稿日期:2019-11-21) (本文编辑:程旭然)

猜你喜欢
脑卒中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与脑卒中类型及预后关系探讨
“三位一体”急救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救治和预后的影响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