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
2019年11月27日,台湾艺人高以翔在录制某档极限运动类综艺时昏厥,经抢救无效后逝世,年仅35岁。这一消息在娱乐圈激起了万丈水花,在诸多讨论中,有网友提出一个疑问:为什么现在的明星艺人都纷纷去参加明星真人秀了,这是否也是一个值得正视和反思的问题?
2016年的时候,大张伟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这帮人里所有人的才华都被拿去做真人秀了,再也不重视本业。”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坦白说,主要是当下影视业的不景气引起的。最近一两年几乎可以说是影视业的“寒冬”,一方面是各个层面的管理和审核越来越严苛,另一方面许多影视业投资者也不再愿意投入大量的热钱,因为无法获得预期的回报。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无论拍电影、拍电视剧,还是做其他类型的文娱内容,风险都实在太高了。很多时候,明星和工作人员辛辛苦苦工作了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最后却可能遭遇“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状况。
在这种情况下,综艺真人秀反倒成为了一个相对安全的选择,而且真人秀的市场需求依然十分庞大。所以,这几年的综艺真人秀可谓应接不暇,明星艺人不仅自己参加各种各样的真人秀,还要带着孩子、妻子甚至爸妈一起来,那么再下一步又会发生什么样的状况?
可能就会像高以翔那样,真人秀逼迫他们的极限,最后几乎是玩命一般贩卖自己所有的一切,直到从“娱乐至死”到“娱乐致死”,因为这样观众才爱看,才有噱头、有流量。
那么,为什么今天综艺真人秀可以有这样的市场,或者说,为什么今天观众爱看各种各样的真人秀,尤其是明星真人秀呢?
我们喜欢看真人秀,我们喜欢围观他人的微博、微信、朋友圈,我们好像在尝试用各种方法去观看他人的生活,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特色,是一种“集体偷窥”。我们只有通过这种窥视,才能弥补因“异化”而产生的真实感的缺失。
当信仰消散,圣人留下的空缺被明星取代
首先,我们先来聊一聊什么叫做“明星”?今天我们可能会给出的定义是:有名的演艺人员或者某个领域内的出名人士,可是在早期,当影视明星刚刚出现,也就是好莱坞影视工业刚刚诞生没多久的时候,曾经有学者很认真地谈论过“明星”到底是什么。
其中一种说法很有意思,认为明星基本上代替了以往欧洲天主教社会里圣人的地位。
圣人是什么?我们知道基督信仰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在天主教与东正教之中有相当多的圣人,这个圣人其实是一些平凡人,因为信仰太过坚定,或者为信仰而牺牲,最后被认为是一种独特的存在,他们的灵魂必定上天堂。
与此同时,他们还会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许多人也会向圣人祈祷,认为能给自己带来福报和好处。但这并不是因为圣人有神力,而是因为圣人能替祷告者将愿望转达给上帝,祷告者相信圣人的转达可能会比自己的祈祷更加直接和有用。
那么,为什么有学者会认为圣人和明星有关,明星又如何能替代圣人的角色?
如果你曾去过欧洲比较传统的天主教国家,比如意大利、西班牙,你可能会注意到,这些地方至今仍然有一些相对传统的家庭的墙上会挂着这些圣人像,他们非常崇拜那些圣人,甚至有一些足球俱乐部都有自己的主保圣人,有些学校也有自己的圣人。
这些圣人被视作是一种前现代的名人或明星,但是后来他们又是怎么被明星取代的呢?这就是世俗化之后,当信仰逐渐消散,越来越多人不再信仰神之后,生活之中圣人留下的空缺就被明星所取代了。
换句话说,20世纪早期,大家崇拜明星的那种心理,其实就类似20世纪以前的天主教徒崇拜圣人—样。
不过,当时那种对明星的崇拜跟我们今天所讲的明星崇拜还不太一样。
明星的平民化,真人秀节目应运而生
20世纪中前期的观众或粉丝,通常也知道自己与明星之间其实有非常大的距离,这种距离恰恰使得观众和粉丝认为,他们与明星之间的关系其实是高不可攀的。
在他们看来,明星往往带有一种非常神圣的光环,也就是所谓的“明星光环”。这种明星光环里其实包含着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神秘感。也就是说,在那个时代,没有所谓的真人秀,没有那么多娱乐八卦,我们大部分人对这些明星的日常生活几乎是毫无所知的。我们只能通过听他的唱片,看他的音乐会,或者看他的电影,才能够稍微亲近这些明星一点。而在那个环境之下,明星展露出来的往往是最美好、最动人的状态。除此之外,明星与普通人的距离其实非常遥远。
这种情况下,明星也一定要保持自己的神秘感,绝对不能让它消散,可是到了现在这样一个遍地真人秀的年代,情况不同了。
今天我们当然还会有偶像,还会有崇拜的明星,可是这种崇拜不再是带着距离感的崇拜,相反的,观众和粉丝可能会想办法拉近明星与自己之间的距离。
而今天的明星也愿意降低自己的神秘感,以显得更加亲切和亲和。随着这种明星平民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当明星平民化到一定程度,我们又非常好奇他的私人生活的时候,明星出演的真人秀应运而生。
而明星原本需要的那种神秘感和光环也就随之消失殆尽了。
人的“本真性”失落的年代,我们在他人的生活里寻求真实
有一个问题值得深思,我们为什么要去八卦这些明星的所谓“日常生活的面目”?这可能也值得探究一下。
不少学者,尤其是文化研究的学者,早在三四十年前就提出过一个观点——我们现代社会有一个特点,这是一个本真性失落的年代。我们普通人总在持续着日复一日的上班、回家这一單调且乏味的生活。所以我们很容易认为,自己的日常生活其实过得很无聊,甚至是不真实的。
这一定程度上也与马克思谈论的“异化”相关,我们都在为了钱打拼,我们的生命失去了意义。当我们的生命失去了意义,当人发生了异化之后,我们可能就会认为自己与本质脱离了关系,再没有了一种真实的、踏实的、充满意义的个体感受。
长期在这种生存状态之下,我们就会开始寻求原本的那种本真性,于是,真人秀给了我们一个方向。这些真人秀给予我们的究竟是什么?那就是我们通过窥视其他人的生活,来获得那种对真实的渴求的满足感。
可是,为什么我们看别人的生活,会觉得比自己过日子还要真?
那是因为我们相信其他人的生活也许会比自己乏味又不具真实感的生活更有意思。所以我们喜欢真人秀,是因为我们喜欢看他人的真实生活,通过这种观看来满足我们对本真性的渴求。
可是,那些真人秀里的生活,又真的真实吗?当然不是。
这些综艺节目往往都是有脚本、有结构、有后期剪辑的,而参与其中的明星,就算如何展露本真,其实他可能想展露的也只是一种迎合观众设想的人设。
一旦有镜头架在一旁,就难免存在表演的成分。当然,这种“不真实”可能更好,因为正是这种不真实一定会比我们最日常的生活要更紧凑、更热闹、更有看點、更有剧情,这样一种可以称作“真实生活的不真实状态”,难道不是比我自己的生活更有意思吗?
试想,我们的日常生活什么时候能在紧凑的时间内,发生这么多有故事、有情节、有高低起伏、又让人落泪的事情?但是再看看真人秀里,或许他们在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就已经过得比我们的一年还要丰满有趣。
这就是真人秀的一个特殊情况,尽管我们多少都知道其实它并不具备真正的真实性,但是观看者仍然享受这种比真实更有趣,甚至比真实更“真实”的那种感受。
“集体窥视”的时代,我们喜欢他人的生活远多于自己的生活
当然,也有很多真人秀节目设定的场景并不是我们日常所熟悉的场景,比如《明星大侦探》又比如《追我吧》,这些真人秀又如何满足这种真实感的需求呢?
那是因为在一个特殊设定的环境里,观众会认为这个过程其实是在展现明星们真实的智力、体力、推理能力。
在这些特殊设定甚至极端的环境下,观众看到他们跑步的姿态,看到他们的推理过程,看到他们气喘吁吁,看到他们的辛苦汗水,这些平常很难看到的表现,会让观众感受到真实——并非情节、场景和环境的真实,而是明星本身的真实。
所以,我们喜欢看明星真人秀,往往是因为我们想看到明星在平时的正式工作,譬如表演、唱歌之外,更为生活的另一面。
逐渐的,我们越来越喜欢这种窥探。我们八卦明星日常生活的另一面,我们喜欢看真人秀,我们喜欢围观他人的微博、微信、朋友圈,我们好像在尝试用各种方法去观看他人的生活,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特色,是一种“集体偷窥”。
我们喜欢他人的生活,多于自己的生活。更悲哀的是,今天我们越是天天在网上、在媒体上窥视别人的生活,我们就越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意义。当我们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看别人的生活如何精彩,看别人在朋友圈里分享的一切,我们就越少有机会在真实世界和人进行真实的接触,越加活在一种孤立的原子化的状态,同时又越渴望与其他人产生关系、产生连接,而现在我们产生连结的方法,就是去窥视他人的生活。
于是,今天的我们,在生活如此无趣的情况下,只能通过窥视他人更真实、更丰富、更有趣的生活,来满足自己作为人的根本需要。
摘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