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总复习要把握好“四个度”

2020-05-07 03:30:30吴超男黄永顺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0年13期
关键词:两球滑块飞船

吴超男 黄永顺

(1.福建省诏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363500;2.福建省闽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363500)

高考总复习备考是系统工程,其中最核心部分是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和有效协作,而教师在其中的主导作用就是对总复习整体的教学进程与教学节奏的把控,而且要把握好 “度”.

一、完善知识网络体系,保障相应覆盖“广度”

与前些年比较,近几年高考物理总体难度略有下降;未来一段时间内,仍会保持这一趋势且力争稳定.不过高考的选拔功能决定了高端试题仍会保持相当的高位,只是加大了整份试卷基础和中档试题的比例,而这就是对我们高考总复习拥有相应覆盖广度的最好回报.为此,教学时务必要保证相应广度、不留任何死角.

思维引导分析:这类题主要就是强调考查知识的面的问题,可以说是一目了然了,分别填上中子、核裂变完事.以下的例2也是如此,不过,平时如果大意轻视,高考时也未必能手到擒来.

例2(2016年全国高考)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

B.对气体做功可以改变其内能

C.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一定放热

D.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E.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状态确定的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也必定达到热平衡.

思维引导分析:用热学知识简单分析后可知A、C错, B、D、E对.

二、遵循认知渐进规律,拥有科学推进“梯度”

不管是相关专题内容的复习还是配套习题的设计都要由浅入深、逐级递进.面对铺天盖地的各种材料,要取我所需,为我所用,重新整合出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含金量”高的材料,做到试题材料份份有价值;题海战术是观念落伍的表现,要减少学生无谓的时间损耗.另外,要适当留给学生一些宝贵的自由支配时间,进行自我补救、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防止出现在总复习期间没有时间、没有机会进行精细的思考、探究、领会、消化和吸收.可以引导学业基础较为扎实的同学在知识深度上积极探索、扩大战果;暂时较为落伍的同学也可以不受干扰地进行知识梳理,补缺补漏,对一些疑难问题来个“精确打击”和“定点清除”,增强信心.这些做法也是对学生个性化学习进程梯度和科学调控的尊重,是非常必要的,可惜的是经常被忽视了.

比如,在匀速圆周运动的学习中,有的学生就把向心力与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和磁场力等相提并论,错误地认为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所受的向心力是独立于这些力以外的另一种什么性质的力,甚至是某个力的分力.就象月球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在分析月球受力情况时,不少学生就认为月球在受万有引力作用的同时,也还受到一个向心力的作用等奇谈怪论.诸如此类,都需要教师适时地、慢慢去启发引导.

例3(2015年福建高考)如图1,绝缘粗糙的竖直平面MN左侧同时存在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电场强度大小为E,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小滑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MN下滑,到达C点时离开MN做曲线运动.A,C两点间距离为h,重力加速度为g.(1)求小滑块运动到C点时的速度大小vc;(2)求小滑块从A点运动到C点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3)若D点为小滑块在电场力、洛伦兹力及重力作用下运动过程中速度最大的位置,当小滑块运动到D点时撤去磁场,此后小滑块继续运动到水平地面上的P点.已知小滑块在D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D,从D点运动到P点的时间为t,求小滑块运动到P点时速度的大小vP.

本题中的“撤去磁场后,小滑块将做类平抛运动以及这时小滑块的等效加速度”有些新颖之处,但是只要考生敢于下手、心态平稳,肯定能构建出这个模型来.因此,到一定阶段给学生一些创新解题思维的系列训练,正是总复习遵循认知渐进规律和推进复习科学梯度的具体实践.

三、引领理解核心知识,具备足够宽透“深度”

进入总复习的关键阶段,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核心知识的宽透理解和融会贯通,同时配合经过精心组织的以能力立意为主的配套专题复习课、练习课和讲评课;特别是对重点题目做好整体解剖分析,及时进行教学反馈和矫正,并引导学生从中熟悉命题特点,掌握解题方法,总结解题规律,归纳应试技巧,争取让学生大体上能做到解题时对“大法、通法”熟练掌握、了然于胸,对“小法、特法”灵活自如、熟能生巧,同时特别引领学生做好题后反思工作,不断琢磨、深刻领悟物理基本概念和规律,追求自身对核心知识的深度理解和解题能力的升华,优化和提升学生的整体思维品质,实现 “低消耗高收效”的物理总复习高效教学模式.

例4用m来表示地球同步卫星的质量,h表示它离地面的高度,R0表示地球的半径,g0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ω0表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则同步卫星所受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的大小( ).

思维引导分析没有对核心知识的深透领悟,在这种题目面前只能束手无策.本命题的主要目的是想让学生解题时漏选B或C上当受骗后,充分认识到存在这一类“异形答案”题的重要性.所谓的“异形答案”,即答案等价而形式却有较大差异的情况;正如解本题时,从两个不同角度入手演算出不同物理量表达形式的两种正确答案B、C.对此,学生极易受固有思维影响而漏选另一选项.不过,吃一堑、长一智,今后学生在解答类似题目时,就会对这种情况多一个心眼,重犯错误的可能性就减少了.

四、把握拓展延伸分寸,做到引领合理“适度”

总复习时务必要恰当地把握好知识拓展和延伸的分寸,做到合理适度.诸如例6和例7相关高考试题的要求,就做到适度,为我们备考提供了指南.如例8在高三总复习阶段则显得大可不必.

例6(2016年江苏高考)一艘太空飞船静止时的长度为30m,它以0.6c(c为光速)的速度沿长度方向飞行越过地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上的观测者测得该飞船的长度小于30m

B.地球上的观测者测得该飞船的长度小于30m

C.飞船上的观测者测得地球上发来的光信号速度小于c

D.地球上的观测者测得飞船上发来的光信号速度小于c

思维引导分析掌握了狭义相对论和光速不变原理的基本知识后即可判断只有B是正确的.

例7(2015年全国高考)在某次光电效应买验中,得到的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如图5所示.若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k和b,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e,则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____,所用材料的逸出功可表示为____.

例8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等温球,A静放在水平面上,B用细线悬挂起来,如图6.若让两球均吸收相等的热量,则两球的最终温度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之.

思维引导分析很多人一般会认为所谓完全相同的A、B两球,就是指两球的材料相同、比热一样、质量相等,同时,初始温度相同且吸收同样的热量,据此可知,A球与B球也就升高一样的温度了.

其实题目这么问,是要求从思维深刻性与思维广阔性的更高层面来思考.为此,应注意到A球与B球吸热后出现膨胀的问题,而两球膨胀就一定会引起两球重心位置的变化,如图7.值得注意的是,A球吸热后重心上升、B球吸热后重心却是下降的,这样,A球所得能量将会有一部分用于克服重力做功,使A球重力势能增加,也就是说,A球实际上用于升温的能量要比B球少一些,A球最终温度比B球略微偏低.显而易见,像这种由于重心升高或降低所引起的温度差别是极其微小的,一般情况下显然是忽略不计的,通常也并不考虑放置方式的影响.当然从科学思维的角度来说,这样严密的思考方式也是肯定值得称道的,但在高考总复习备考教学中是否用这样的题目做出如此的拓展延伸就要商榷了.

猜你喜欢
两球滑块飞船
二手飞船
军事文摘(2023年12期)2023-08-18 07:17:26
乘上勇气的飞船
飞船可重复使用的那些门道
军事文摘(2020年14期)2020-12-17 06:27:14
碰撞出来的圆周率
——两球与墙壁三者间的碰撞次数与圆周率π间关系的讨论
物理与工程(2020年1期)2020-06-07 08:56:22
前模滑块注射模设计
中国塑料(2015年9期)2015-10-14 01:12:35
“龙”2飞船逃逸试飞成功
太空探索(2015年6期)2015-07-12 12:48:29
斜滑块内抽芯塑件的注射模具设计
河南科技(2015年2期)2015-02-27 14:20:28
不可或缺的静电能
滑块分拣系统在我国烟草行业中的应用
河南科技(2014年3期)2014-02-27 14:05:55
电场单元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