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来恩 李许涛 宋颖民
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河南 漯河 462000
慢性萎缩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数量减少甚至全部消失,腺体萎缩、粘膜变薄肌层增厚等为主要病理表现,伴或不伴纤维替代肠腺化生和或假幽门腺化生,随年龄增加其发病率增加,存在较高的致癌率[1]。西医治疗常采用对症处理,效果并不理想,往往出现疗程长、患者依从性差、副反应多及易复发等,大大降低了药物疗效。而中医采用辨证施治法,以健脾健胃疏肝、补中益气为主进行治疗,如柴胡疏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等,具有疏肝理气、消痞散结等功效,临床疗效较好和副作用较小[2]。因此,笔者采用半夏泻心汤以及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CAG患者4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6例CAG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43例,其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35~67岁,平均(52.4±7.3)岁;病程3~11年,平均(5.7±1.4)年。观察组43例,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36~65岁,平均(53.1±7.8)岁;病程3~10年,平均(5.6±1.2)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3]标准包括非特异性的消化不良,胃镜可见黏膜呈结节状或颗粒状,黏膜呈红白相间,以白色为主,黏膜皱襞变平,病检可见固有腺体萎缩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中医诊断标准[4]包括主症(胃脘饥嘈不适或灼痛,脉弦或弦数)和次症(心烦易怒,嘈杂反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主症+2项次症确诊。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3]的西医诊断标准及《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4]中的中医诊断标准,经胃镜病检确诊,辨证肝胃郁热证,依从性较好,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合并消化道溃疡、重度异型增生、病检疑似胃癌,心肝肾严重功能不全,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精神疾病或不能配合治疗,对本研究药物过敏。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给予兰索拉唑片(成都华西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658,规格:30 mg)30 mg,1次/d;枸橼酸铋钾片(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10920028,规格:0.3 g)300 mg/次,3次/d;Hp阳性者增加阿莫西林颗粒(湖南安邦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1779,规格:0.125 g)500 mg/次,2次/d;胃复春片(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40003,规格:0.36 g)0.36 g,4片/次,3次/d。持续治疗12周。 观察组实施中医治疗,方剂为半夏泻心汤和柴胡舒肝散加减,组方:党参、芍药与丹参各15 g,黄芩、柴胡、元胡、川芎、法半夏、郁金与陈皮各10 g,黄连与甘草各为6 g,薏苡仁30 g以及焦三仙20 g;结合病情辨证加减:胃脘胀闷不适者增加香附10 g,白蔻仁6 g;胃脘冷痛者增加黄芪15 g,良姜10 g;胃脘灼热似痛不适者增加沙参与麦冬各10 g。上述方剂每日煎熬,早晚餐后30 min服用,持续治疗12周。
1.5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评分和胃镜评分、生活质量评价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6 疗效判定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参考《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4]中尼莫地平法: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 ×100%。①临床痊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胃镜显示黏膜慢性炎症恢复至轻度标准,病检显示腺体萎缩、Dys与IM恢复到正常的范围或完全消失;②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94%,胃镜示胃粘膜慢性炎症改善,腺体萎缩、Dys与IM恢复或减轻幅度≥2个级度;③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疗效指数30%~69%,腺体萎缩、Dys与IM恢复或减轻≥1个级度。④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未见改善,甚至进一步加重,疗效指数在30%以下。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主要症状评分参考《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5]:级别分无/轻/中/重,主症对应0/2/4/6分,次症对应0/1/2/3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胃镜评价:以水肿、渗出、红斑、糜烂、出血、脆性等为主,有记2分,无记0分,总分0~36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生活质量评价参考SF-36量表,包括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心理健康(MH)等8个维度评分,每项0~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12周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对照组72.09%,观察组90.7%;两组治疗总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和胃镜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主要症状评分和胃镜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周后,两组以上评分均显著地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周后,两组以上各项评分均显著地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和胃镜评分对比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随访 治疗期间,对照组1例恶心呕吐,1例腹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观察组出现1例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对症处理以上症状消失。疗程结束后随访3个月,两组均未发现复发和转为胃癌患者。
目前,采用西药治疗CAG并无特定的方法,且治疗效果并不理想[6]。中医学将疾病归属于“胃痛”“胃痞”的范畴,认为此疾病是以胃肠为中心,并与肝具有紧密的关联[7]。由于患者的饮食不当、情致失和、天禀赋不足等因素导致脾胃功能下降,脾胃虚弱,长时间脾胃受损使腺体发生萎缩,胃黏膜逐渐变薄,最终引发CAG[8]。CAG为多因素发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Hp)、环境、免疫、遗传、年龄、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柴胡疏肝散与半夏泻心汤加减在CAG的临床治疗中显出较好的疗效,其中的芍药与甘草具有良好的养血柔肝以及止痛的功效;法半夏与陈皮具有和胃消滞的功效;薏苡仁具有健脾渗湿的功效;丹参与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黄芪与黄连具有除热的功效;郁金具有行气解郁与活血止痛的功效;焦三仙具有消积化滞的功效;香附具有止痛、舒肝的功效等[9]。将整个方剂应用在CAG的临床治疗中可以达到活血化瘀、疏肝止痛、和胃消滞化等功效,进而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2周后,柴胡疏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CAG的疗效优于西药治疗,这与杨旭娟[10]研究结果一致。治疗前,两组的主要症状评分、胃镜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以上评分均显著地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柴胡疏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CAG可改善症状,优化胃镜积分,提高生活质量。这与宫晶书[11]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在CAG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柴胡舒肝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疗效,能有效优化胃镜积分,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