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隐性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

2020-05-06 09:16齐红
教育·校长参考 2020年4期
关键词:隐性德育课程

齐红

德育隐性课程的主体是学生,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是在陶冶的情境下获得的,而不是教育者直接告知或者是强行约束的结果。隐性德育的载体较为丰富,可以是教材上的专题讨论,可以是社会事件或生活现象,也可以是学校组织的德育活动。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教师言行的隐性教育、主题班会的隐性教育、主题活动的隐性教育和学生社团的隐性教育。教师的教育意向随着这些载体隐蔽地流入并沉积在受教育者的内心深处,使受教育者建构起相应的心理结构。隐性德育的影响具有不可测量性和长效性。其个体的影响是隐蔽的,不易被觉察的,效果是从量变的积累到质变的升华。隐性德育对学生道德成长有着巨大的潜在影响,它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无痕教育。隐性德育存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与显性德育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共同存在于学校。

问题提出

研究背景 初中学生正值青春叛逆期,教师、家长说教的教育方式会显得非常苍白无力,仅仅依靠显性教育已力不从心。因此,需要借助隐性教育进行补充,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意图越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基于此,学校应通过研究寻找适合实施隐性德育的资源,提炼出德育工作中实施隐性教育的策略,为学生创设既符合个性发展需要又能与未来发展核心素养衔接的德育隐性课程。

目的意义 二十一世纪需要的人才是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的人才,而素质教育的理念正是要适应人才的需要。但目前学校德育课程,往往更加重视显性德育课程的作用,忽视了隐性德育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動性、创造性及学生适应环境、与人交往的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因此,隐性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未来人才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

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课程专家经过研究认识到,学生除在学校安排和教师指导下进行各类课程学习外,还受到学校的制度特征、集体生活、课外活动、学习气氛的影响,这些因素以隐蔽的、潜在的、渗透的方式作用于每个学生,对学生的态度、动机、价值、观念产生作用。1968年,美国学者非利普?W?杰克逊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隐性教育作为隐性课程的一个上位概念也出现了。针对当前学生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趋势,以及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于说教的排斥,研究隐性教育方法的实施策略,对于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文献综述

提高学校道德教育效果是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学校德育课程包含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两大部分,隐性德育课程是隐性课程和德育课程的结合,它具有隐含性、不确定性、累积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学校隐性德育课程主要体现在学校环境、学校人员以及学生交往中,可以通过加强学校环境的建设,提高教师队伍道德素质和改变学生评价观,优化学校隐性徳育课程。有关德育隐性课程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了隐性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隐性德育课程开发或模式研究、教师隐性教育观念的更新等方面内容。相对于显性教育法具有公开、规范、专门、直接等的特性及其相应的功能,隐性教育具有以下特点和功能:教育目的的潜隐性及其浸润功能;教育方式的“非规范性”及其弥散功能;教育内容的滲透性及其整合功能;教育对象的自主性及其自我教育功能。

隐性德育课程存在范围非常广泛,有隐藏在各种正规显性德育课程中的隐性德育课程、以校园物质环境为载体的隐性德育课程、以校园制度形态为内容的隐性德育课程、学校精神和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以及学校教育活动互动层面存在的隐性课程。隐性德育课程存在范围的广泛性和存在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开发要讲究一定的原则:自由、开放原则;针对性、有效性原则;灵活化原则;创新性原则;潜移默化原则和全面推进原则。

新的课程观带来了德育课程观的变革,即德育课程不再是一套外在于师生的强制性的价值规范体系,也不再是一种教师向学生灌输这些价值的过程。而是师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断变革、创造内容,融入自己的生活世界,在逐渐创新的具有丰富不确定性的氛围中,共同对话、体验、理解和实践,由此不断建构新的道德意义,实现德性共同成长的过程。

研究问题

概念界定 按照权威性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的见解,隐性课程是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个要素,这些要素在学校课程手册中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它们被看作是一部分隐藏的、无意的甚至是完全没有得到认识的学校生活经验,但又经常、有效地对学生发挥着影响。德育内容(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和和价值观等)只有通过心灵的特殊体验和领悟,才能内化为学生的道德理念,约束学生行为。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的隐性德育课程正是迎合了这一特点,学生在接受隐性德育课程教育时虽然有认知的参与,但更多是情感、态度、价值、兴趣等非认知心理的参与,是学生内心的一种体悟结果;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往往不仅仅是停留在认知的层面,而是内化为学生情感、意志、人格、价值观等深层次的道德品质与素养中,因此,其作用效果非常持久和深刻,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

研究目标和研究假设 在当前德育与实际脱节的情况下进行隐性教育更有利于受教育者良好个性品质和健康人格的发展。首先,隐性德育有利于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隐性德育主体把教育的思想和观点“隐藏”得十分巧妙,附着于一定的环境、文化、活动等中介之上,对教育对象进行某方面特定的教育,如同用糖衣裹着的“良药”,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这种思想和理论,从而避免了因显性教育所引起的逆反心理,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其次,隐性教育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隐性教育是无讲台教育,没有硬性灌输和劝诫训导,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也都是被教育者,大家既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又可以自由地接受别人的观点,从而在乐于参与中知无不谈,言无禁忌,慷慨陈情,接受真理。最后,隐性教育通过调动非理性因素更易于完成思想和理论的熏陶。教育者通过精心设置的宜人环境、娱乐活动等中介,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意念、想象、情感等非理性因素。这种教育方式符合审美性原则,更易使人在偷快的心理体验中接受某种思想和理论的熏陶,自然会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研究内容 第一,教师的隐性德育。教师的道德品格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这就决定了教师资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隐性资源。如何开发、利用教师具有的隐性资源,使教师的人格得到完善和优化,也使学生受到熏陶和影响是课题需要研究的。第二,主题班会的隐性德育。班会是班主任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一般情况下,学生会认为班会课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很多的抵触情绪。教师如何弱化班会课的显性德育,发挥其隐性的教育功能是课题需要研究的。第三,主题活动的隐性德育。活动课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本课题思考和研究如何将活动课的趣味性、知识性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有机融合,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自我教育和提升。第四,学生社团的隐性德育。社团是基于兴趣爱好自愿发起的学生自治组织,如何开发和管理社团,使学生的组织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处理问题能力等能力在无形中得到提高是课题需要研究的。

研究程序

研究设计 首先,研究对象是初中学生。其次,研究方法。一是文献分析法。文献分析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通过对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可达到准确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制定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正研究方向等目的。二是实践研究法。按照隐性课程这个研究目的,创设一定条件和情境以影响和改变学生,从而验证假设。三是调查法。调查本课題研究之初学生的德育现状、师生理解情况,并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四是案例法。对典型的德育课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整理出相应的课程设置及实施策略。

研究过程 首先,研究阶段。一是准备阶段(2015.9-2015.10):确定人员分工、制定研究计划、撰写开题报告。二是课题研究阶段(2015.11-2017.7):参与研究的教师在自己负责的子课题范围内开展研究,突出隐性德育课程建设的“有效性”,然后通过座谈、问卷、考査等方式,确定一些适合的课程建设方法,再通过测评、问卷调查等了解课程建设的效果。如果效果不够理想,再由课题组负责人召开课题组专题会议,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拟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撰写研究论文,并向相关报刊投稿。三是总结阶段(2017.9-2018.5):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整理研究材料,撰写各自所承担子课题的实验报告,课题负责人撰写综合实验报告并编辑硏究成果集。

其次,主要举措。一是专题讲座。结合课题内容和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困惑,聘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为教师答疑解惑,为教师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方向引领。开展专题讲座的主题包括如何写隐性德育课程行动研究方案、隐性德育的内涵与途径、看不见的管理看得见的教育、主题班会中的隐性德育、隐性德育论文撰写、教师如何做行动研究——兼谈德育隐性课题等。二是行动研究。教师发现教学实践的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步骤,采取行之有效的行动,并不断对实际效果进行反思分析,进而发现新问题,课题研究就在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得到深化。三是总结交流。定期开展行动研究方案及实施效果的交流和工作中的隐性德育策略交流,将工作中的实践梳理成文进行阶段性总结交流。

研究发现

研究成效 学科教学中的显性的教育方式大多只注重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态度、情感、动机、价值和心理的成长。对此,专门的思想道德课程也只是知识的传授,主要告诉学生知识层面的道德标准,而要将这些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自觉的言行,就需要学校的隐性课程发挥作用,即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个要素,如师生关系、教师言行、校园活动、社团生活等,这些要素被看作是一部分隐藏的、无意的甚至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但又经常、有效地对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该课题实施以来,教师认识到隐性德育的重要性,开始注重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发掘隐性德育因素,通过有意识的策划,帮助学生无意识的习得。即在具体落實知、情、意、行的过程中不硬灌输,给人强加的感觉,而是采取巧引导、妙设计,给人以自然的感受,给人以美的享受,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感悟、践行。经过三年的课题研究,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学生层面:学生的言行变得更加文雅了,能够更加主动问好;学生的情商提高了,更懂得尊重和感恩;学生的道德意识强了,更有责任心、更乐于助人了;学习目标清晰了,学习更主动了。二是教师层面:教师的师德水准提高了,人格得到了完善和优化;更加关注学校各种潜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的熏陶和影响。三是学校层面:学校的育人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均得到了提升。

研究结论 现今中学学校的德育管理过多地依赖于“规则、规范、要求”,受教育者面临只能“接受、服从、执行”的境遇,个性不同的学生被用相同的要求和方法培养成了相同标准的人。学校缺少的是一种隐蔽的教育艺术。其实德育规则只是德育的外在辅助性资源,过多的条条框框会束缚学生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这种外铄化的德育与内隐的、暗含的、间接的渗透教育背道而驰,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情感体验。在这种道德教育中,学生只有遵守道德规范的义务,并没有自由进行道德选择的权利。其实,比起一味地灌输和诱导,环境熏陶、非言语暗示与情感交流更容易引导和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共鸣与主动感知,使学生逐渐改善自己的言行。隐性德育的方法重在“体”和“悟”,个体无意识地获得激烈的或平缓的正向情感体验,而后同化、顺应、沉淀、积累,由量变到质变,最终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在道德意志和外在道德行为。

分析和讨论 一是教师言行的隐性德育。教师的说教对学生而言是最无力、最无效的教育方式,作为教育者应该像孔子那样不以讲经说法的方式把道德理论系统性地传授给学生,而是通过为人师表、躬身示范、真诚沟通的教育方法,在不经意的对话、无形的模仿、无意识的体会中使学生学到最真实的知识和最受用的理论。正如孔子的弟子颜回赞美孔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是学生对老师的最高赞叹和发自内心的忠挚感情。正是在孔子如此风貌品德的示范与感染下,学生们才会不断追赶。由此可见,教师为人师表的隐性德育作用非比寻常,教师的真诚、执着、睿智、爱心、热诚、威严才是重要的教育智慧。此外,师源性障碍是教育过程中的第一障碍,表现为失范的师德形象、落后的教育观念、低俗的专业素养、滞后的教学行为和消极的职业态度。每一个教师都要防止在自己身上产生师源性障碍。在学校中,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学校无小事,事事皆育人。

二是主题活动的隐性德育。主题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将活动课的趣味性、知识性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融合,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自我教育和提升。基于这一理念,在组织主题活动时,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以及活动中的互动合作与内心体验,注重知识、技能和情感的融合。如组织学生走进农舍参观农村的变化,参观砥砺奋进的五年成就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祖国的变化,爱国情怀自然而生;开展家乡美系列国旗下讲话,学生通过深入了解各个省市的文化和成就,民族自豪感自然而生;开展传统文化主题活动,学生在编中国结、做风筝、绘脸谱、抖空竹、做香囊、包粽子、做纸鸳、写春联等活动中学习传统技艺,感受中国文化的特有底蕴,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手工技艺的精湛,民族自豪感自然而生;组织开展成人礼活动,学生在筹备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家长的养育之恩、教师的培育之情,举起手郑重宣誓真切的感受到自己的责任,站在舞台上表演真切感受到同学情;参与最美学生评选、五四优秀青年表彰活动,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欣赏美,践行美,参加无烟日、禁毒日宣传活动,学生真切认识了毒品的危害;参加学雷锋日活动,学生真切地感受助人之乐……

三是主题班会的隐性德育。主题班会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主题班会课上想要传达的、呈现的内容就像冰山,水面上的部分体积很小,相当于显性德育;水面下的部分却体积巨大,相当于隐性德育。要想将主题班会课水面下部分的功效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改变主题班会课的形式。要将课堂从教师说教的一言堂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舞台,由学生小组来承担主题班会课的准备和实施的全过程。学生在准备主题班会时,同学间的讨论可以增进友谊、提升交际能力;学生在筛选材料时,可以提高甄别和筛选能力;学生在彩排节目时,通过角色扮演可以体验不同人物的情绪及心理活动,这些潜在的教育影响更容易达到寓教于无形的效果。

四是社团活动的隐性德育。社团是基于兴趣爱好自愿发起的学生自治组织,如果管理不当,社团会短时间内解散,使学生自信心受挫;社团的风气如果不正,也对学生的成长会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我们对于社团的定位是让学生在兴趣的发展中自觉成长;社团活动是非功利性的,学生参与完全是基于內在需要;发起社团者需要提交方案,要进行答辩;学校对社长进行定期培训,社团要有正式的招新过程,学校对社团活动进行巡视,学期末社团要进行成果汇报。在学校的背后支持和管理下,学生自主社团顺利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社团活动的显性成果是社团汇报,学生的兴趣和才艺得到提升。隐性成果是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自己组织、设计、参与,由于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和兴趣相投,学生对社团活动的参与是真诚热忱的;在活动中个性得以展示,才能得以发挥,自身价值得以实现,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也得到提升;在社团里学生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和任务,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其责任心和担当意识也在不断提升。

问题与思考

课题研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足,教师的研究意识不强,缺乏课题研究的经验等。同时,还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现象和问题,如学校中还存在德育工作只是“德育人”的事,有事找班主任,有事找德育处的现象。对此,学校要深入思考教书与育人的问题、学科德育的问题、全员德育的问题。总之,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一定要从学校的德育实际情况出发,要从学生的道德现状、家庭背景、认知能力出发,设计德育课程,注重学生的充分参与,重视学生的德育自省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分校)

猜你喜欢
隐性德育课程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高中生物学中的隐性定理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