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教育”视野下教师专业发展探索

2020-05-06 09:24杨秋霆邱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32期
关键词:培训专业学校

杨秋霆 邱玲

近年来,东莞市麻涌镇古梅中心小学着力打造“融教育”特色,提出实施以“文化引领、环境奠基(融雅环境)、融情德育、融汇课程、融智课堂、融悦团队、融育活动为支柱,并最终实现:促进教育者、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的和谐自然、科学全面发展的目标——引领学校创新发展。为此,学校在“融教育”引领下,视教师为学校特色发展第一资源,引领教师、依靠教师,激活教师内生动力,实现全员全方位多层次淬炼,推动教师高位发展。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品牌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智力与人力的支撑。

一、“融教育”视野下的教师专业思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年来,教师专业发展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高度重视,优质学校源自于优质教师,从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入手,打造优质品牌学校,已经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其实质是“一个好校长培养造就了一个好的教师团队,从而成就一所好的学校”,因为,学校教育的发展最终取决于教师的发展,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学校特色品牌建设的核心保障。

“融教育”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特色发展的起点。创造条件,让师生在教育过程中互相影响、一起成长、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其核心追求,就是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带动学校的发展,进而影响和推动学生的成长。因此,要致力于打破当下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的,“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没常识、有专业没思想”的状况,加之以爱为核心,以扎实的教育功底、广博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远博的视野,专注自身和学生生命成长。

正如叶澜先生所说:“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和发展”。一所学校,教师发展永远是第一位的,教师发展是学生成长的有效前提,如果没有教师的成长,哪里会有学生的成长;更不要妄谈学生的快乐、幸福?

二、“融教育”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探索

(一)规划引领全员有序梯级培训

学校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将全体教师分为新手教师、青年教师、优秀骨干教师、成熟稳健教师似乎在四种类型,依据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制定不同层级教师梯度发展规划,包括面向新入职教师的岗位培训计划,针对有一定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学习积累计划,专为中青年骨干教师量身打造专业提升行动,面向全体教职工的“融教育”生命成长共同体构建等,努力让每一名教师得到充分发展。

学校以“融悦团队”的形式,凝聚共识,组织全体教师结合自身实际,指导教师制定阶段性发展目标,规划职业生涯,力争让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都能有明确的方向与定位。通过“结对子、指路子、压担子、扶梯子、搭台子”等方式,引领教师摆正三观、自我修炼,全员、全程、全力以赴寻求自身成长。鼓励新进教师努力寻求发展、快速站稳讲台,成为合格教师;青年教师探寻成长路径、加快素养积淀,成为骨干教师;优秀骨干教师拔尖突破,积极示范引领,成为名优教师;中老年教师激发工作热情、沉淀教学风格,成为成熟教师。

(二)多线并行丰富举措促进发展

1.“融教育”主张“教师发展学校”。为培养“融教育”的新生力量,让新教师尽快适应岗位要求,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每个月组织新教师培训学习,邀请专家名师、校长行政、校内骨干等担任主讲,通过专题学习、古梅论坛、教学研讨、观摩展示、主题沙龙、培训考核等形式,专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班主任工作、学科基本功、信息素养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培训与提升等内容,帮助新教师尽快了解学校文化及管理制度,明确自身职责,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育技能,努力成为学校教育发展的生力军。

2.务实开展“青蓝”工程。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根据教师实际,有效利用校本资源,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的作用,组织新老教师,结队形成微型研修共同体,通过“明目标、提要求、搭平台、共成长”等举措,引领青年教师在思想上、品德、专业技能方面的成长。在师德师风建设、班级管理艺术、教学基本功锤炼、家校互动沟通、信息化手段运用等研修活动中,互帮互学、互助成长,师徒共进,助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迅速提升。

3.搭建成长展示平台。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必须要有过硬本领。近年来,我们注重抓好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提升,组织全校中青年教师开展教学业务技能比赛,如青年教师说课、教学设计、优秀教案展评、微课制作等比赛,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例如,每月一次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组织全体专任教师,分学科、按年级,进行同课异构,并邀请专家指导评价。说课比赛中,教师们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围绕课标、教材、目标、重难点、教法、手段、设计和反思等方面,以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新颖的教学方法应用让人眼前一亮。

4.挂牌“镇名师工作室”。学校为两个镇级名师工作室挂牌,旨在发挥名师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让更多教师分享、学习名师经验、智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5.做好科研课题引领。文化立校,科研兴校。学校市级课题《基于地域特质的学校特色发展和品牌建设实践研究》由校长领衔,该课题统领5个子课题,行政部门负责人、学科组长、名校长工作室成员校参与,许多年轻教师积极加入,“融教育”理念引领下的古梅中心小学教研科研蔚然成风。

6.舉办“融教育”讲堂。“融教育”讲堂是建设“融悦”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也是打造“融雅”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还是构建学习型校园的重要抓手。教师发展中心通过多种渠道,邀请优秀的专家、学者、领导,聚焦思想前沿,关注热点问题,带来先进理念,分享专业知识与技能,共享经验与智慧。通过学习,老师们能够开拓视野,启发思考,激发活力,提升综合素养,促进自身成长。

7.组织好教师学术沙龙。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是两个,甚至是两个以上的思想。”教师发展中心以“教师书吧”为依托,根据教师的兴趣爱好和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读书分享、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潜能生提升研讨会等,其目的是给教师创造一个相互交流借鉴的机会,共享教育教学的经验和成果。

接下来,学校计划与东莞理工学院等建立合作关系,依托高校理论和师资优势,开展项目式学习、专题理论培训、教师轮训、成果推广等形式,积极探索高端引领、合作共进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推动教师全员参与,协同发展。

(三)立足传统夯实根基全面提升

1.“走出去,请进来”,多途径为教师提供进修学习和培训机会。梳理、整合、利用各类教育资源,足额适用培训专项经费,尽可能多安排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参观交流,汲取先进信息,拓展视野,活跃思维,为教师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创新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在校本培训过程中,我校时刻把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放在首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并把培训融入到学校的各类活动中。

(1)把师德修养放在首位。一是组织政治学习,提高教師政治素养。组织教师学习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用正确的思想和理念激励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教师政治素养。二是树立典型,激励教师不断进步。我们在教师中树立先进典型,评选“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让先进典型作报告,谈体会,学校对先进的典型大力宣传,让先进的事迹影响教育每一位教师。三是开展活动,增强教师凝聚力。学校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改进和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

(2)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为重点。一是邀请专家报告,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不出家门就学到名师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二是结合课题研究,对教师进行培训。课题研究立足校本,围绕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去选择研究课题,坚持“小题大做”,认真从自己的备课、教研和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课题“拉动”培训,通过一次次的培训研究活动,解决一个个小的问题,不断产生研究成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整体水平。三是结合课堂教学研究,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案例分析、集体备课、观课议课、同课异构等活动,来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四是撰写教学成果,对教师进行培训。在教学研究和校本培训过程中,我们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做好四件事:结合课题研究,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设计一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自己满意的教学设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写一篇质量较高的教学反思;写一份工作总结,交流自己在教学研究中能力与水平提高的经验。

3.激励教师个体自主发展

(1)激励教师树立终身学习与发展观。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教师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必须努力加强自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接受终身教育不仅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自身生存的需要,而继续教育和校本研修是提高教师各项技能素质的重要途径。

(2)带领教师走进经典。读书对于教师老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方便、最快捷、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让老师在阅读文化名著和教育经典中,超凡脱俗,与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窦桂梅、李希贵等大师、哲人沟通,与智慧进行对话,与教育思想碰撞,汲取精神养料,陶冶情操,提升思想水平,从“经师”蜕变为“人师”,从“庸师”成长为“名师”。

(3)加强基本功训练。一是加强信息素养和技能的发展。信息化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基础与核心,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等潜在性资源,充分占有知识和信息的基础上,合理规划自己的能力发展方向和进程;二是大力推广普通话规范字。无论教授哪一学科,教师都要使用普通话、规范汉字;三是学科教师还要掌握一些简笔画技巧。

总之,“融教育”视野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项艰巨、复杂的事业。从教师观念的改变到行动的落实再到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保障,但首先需要教师的自我“唤醒”。因此,在积极寻找条件创作条件的同时,要想方设法激活教师发展内生动力,营造宽松的氛围,提供适宜的条件,激励教师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培训专业学校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学校推介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