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华
(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陈平原:金庸小说何以长盛不衰?
三联生活周刊(以下简称“三联”):在新派武侠小说家中,为何金庸的小说更有生命力?
陈平原:作家的独创性和类型的延续性,二者不可或缺。否认作家的独创性是不对的,金庸确实了不起,改变了武侠小说的格局;但是武侠小说这一类型小说如何一步步变过来,作为历史学家,你必须明白它演进的步伐。
我当年写《千古文人侠客梦》时,新派武侠就谈这三个人:金庸、古龙、梁羽生。今天看来,这三个人中,为什么金庸小说的生命力最长?有几个原因。
第一,金庸本人的学养在三人中是最好的。某种意义上,很多人尤其是海外华人,是从金庸的武侠小说入手,去了解中国文化。这一点古龙做不到,古龙小说更多的是驰骋天外的想象力与诗意,犹如寸铁杀人,这与金庸小说的博大精深是不一样的。金庸在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等方面所下的功夫在三人中最深,使得他的作品能超越纯粹的类型小说。金庸某种意义上是把武侠小说与言情小说、历史小说、政治小说等混合在一起来写,所以时代变化了,读者趣味也变了,但他的小说还能长期存在下去。
第二,必须考虑到,金庸有超越小说家的能力、视野和襟怀。某种意义上,只看武侠小说,不见得能洞察金庸的好处,必须把《明报》的视野带进来。在几个新派武侠小说家中,金庸是有独立的政治眼光、历史视野与文化立场的一个人。他是有《明报》事业垫底的武侠小说家,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香港,《明报》是个很重要的舆论场所。中央政府关注他,也是这个缘故,通过金庸的“社论”,可以了解香港舆论导向。而且,你仔细阅读金庸小说,尤其是《笑傲江湖》《天龙八部》等,其中蕴含某种政治寓意,跟他写作时中国内地的政治生态有关系。所以我说金庸是一个有政治关怀的小说家,也正因为这样,他能得到比一般小说家更多的关注。比如大家会谈到邓小平读他的小说,其实一开始也可能是关注香港舆论,不仅是把他当作一个小说家看。
我曾在若干场合见到政治人物如省长省委书记等,与金庸亲切交谈,都说是他的热心读者,这其实不简单。古龙、梁羽生的小说不见得会进入政治人物的视野;人家即使私下阅读,也不会在公开场合表达“倾慕”。而金庸小说的读者,可以从最娱乐的拉到最政治的,光谱极大。
第三,金庸小说之所以长盛不衰,还因为它特别适合于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除了作为根基的长篇小说,影视剧、漫画、动漫、游戏等,共同构成了金庸武侠小说庞大的“江湖世界”。这不是一个纯粹的小说文本问题,可以有很多衍生产品,而金庸也很善于在这方面拓展。
三联:插一句,金庸小说适于改编成电影,应该与他50年代在长城电影公司的那段经历包括写法也有关系。
陈平原:金庸早年的电影剧本写作,对他的武侠小说创作有没有影响,我未做研究。直觉不太像。如果谈电影手法(蒙太奇技巧)对小说的影响,古龙应该在他之上。古龙的小说一看就是从电影和日本漫画过来的。但是在长篇电视剧改编这方面,金庸的小说更有潜力,也比较容易操作。
最后一点,我想说的是,金庸是一个文学家、一个政治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成功的报人和商人。说到这里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他比别人经营更为得法。记得一件事,当年他以1元人民币将《笑傲江湖》的电视剧改编版权卖给了央视,这是非常精明的手法。他的作品进入日本市场时,也采用过类似手法。这不是一般书生可以做到的。我说这些,并无褒贬之意,而是说他在原创核心完成后,在转移成电影电视游戏等衍生品的过程中,非常有经验,所以会被我们不断关注和提及。
请你记得,金庸作品进入内地40年来,几乎每过几年就会有一个相关的新闻事件出来,包括人物评价、版权纠纷、作品修订等。所以说,作为小说家,金庸先生有政治眼光、新闻才华、商业立场,什么都凑在一起,别人做不到。
三联:你在《千古文人侠客梦》的前言写道:“直到今天,我仍然认为现有的武侠小说是一种娱乐色彩很浓的通俗小说。”其中也暗含了你对武侠小说的立场。站在一个专业研究者的立场,你如何看待金庸小说的艺术性?
陈平原:首先,雅文学、俗文学的边界今天日渐在拆除,我们不会像过去那么截然两分。金庸小说在类型小说中达到非常高的成就。但是类型小说(武侠、言情、侦探、推理)有一个基本机制,第一本你会看得很兴奋,看多了便会懂得它是如何经营的。没有套路,就不是类型小说了,我在《千古文人侠客梦》里谈为什么是“仗剑行侠”,为什么是“快意恩仇”,为什么是“笑傲江湖”,为什么是“浪迹天涯”,这些基本的“叙事语法”,构成了武侠小說的作者与读者共同认可的“套路”。这些基本套路有其写作的便利,也就是可复制性,人物变一变,故事变一变,可以不断写下去。这一点,与我们所说的求新求变的探索型小说不一样。
金庸在最后一部小说《鹿鼎记》里,才有意颠覆这一小说类型的叙事语法,这是他一个很大的变化。但即便在此之前,金庸小说的好处在于,它不是一个纯粹的武侠小说。比如他特别喜欢写亦正亦邪的人物,早年的类型小说一般不会这么写,这属于剑走偏锋,做得好会有突破;做得不好,读者可能不接受。刚才说了,金庸小说其实有很多变革,他把政治视野、历史小说、言情小说都带进来,这都是对武侠小说的拓展。
尽管有如此拓展,但类型小说就是类型小说。类型小说适合做综合研究,不能只看一本两本,得看一大批,才能描述它们的总体特征,故适合于从文学史、文化史、思想史进入做综合论述。这与鲁迅小说适合于一篇一篇细谈,是不一样的。这里谈论探索(文人)小说与类型小说的差异,不是纯粹的价值判断,只是描述其写作机制与生产方式。
要说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其实探索(文人)小说难改,反而类型小说好改,因其操作空间及自由度更大。另外,如果你想通过小说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好的类型小说更合适。因为,探索(文人)小说往往刻画性格,探究人性,触及灵魂,对外在的历史文化背景反而不是特别关注。
(摘编自2018年10月《三联生活周刊》)
1.下列对这篇访谈稿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家的独创性和类型的延续性,二者相较而言,独创性显得更为重要。
B.海外华人了解中国文化,都是通过读金庸的武侠小说入手的。
C.金庸写武侠时在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等方面下了很深的功夫,所以他的武侠小说能对类型小说实现超越。
D.研究金庸的武侠小说,如果只看小说本身无法洞察金庸的好处;因此必须把《明报》的视野带进来。
2.根据访谈内容,关于金庸小说长盛不衰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庸本人的学养高,他在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等方面用功深,使得他的作品能超越纯粹的类型小说。
B.金庸有超越小说家的能力、视野和襟怀,他有独立的政治眼光、历史视野与文化立场,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
C.金庸是一个成功的报人和商人,他比别人更懂得经营,集政治眼光、新闻才华、商业立场于一身。
D.金庸小说特别适合于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而且金庸先生自己也擅长影视剧、漫画、动漫、游戏等方面的创作。
3.访谈不是受访对象单向的信息输出,也包括采访者的意向和共鸣。试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认识。(6分)
(二)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AI时代,伦理探索要跟上
对话嘉宾:
陈小平(中国人工智能AI伦理专业委员会负责人、中国科技大学机器人实验室主任)
高少华(《半月谈》记者)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各类人工智能技术正被加速应用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但由此带来的AI风险、AI滥用、AI失控等问题也引发社会关注。近期,美国亚马逊公司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监督员工引发舆论热议。人工智能的应用边界、伦理底线等话题成为舆论热点。
高少华:亚马逊使用的人工智能监工系统,被网友戏称为“史上最严周扒皮”。员工在AI的监控下如履薄冰,还可能面临随时被替代、被解雇的困境。人们不禁思考:AI可能凌驾人类的趋势是否已经发生?在您看来,当前对人工智能的伦理担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小平:AI快速发展,让社会出现了担忧情绪。根据中国人工智能AI伦理专业委员会的观察,主要有三种担忧:
第一,担忧技术失控带来的风险。担心将来有一天机器会统治人类。第二,担忧技术误用带来的风险。担心某些人工智能技术由于不成熟、不够人性化或缺乏足够的伦理约束等原因,给使用者带来直接的危害,比如数据隐私问题、安全性问题和公平性问题等。第三,担忧应用失控带来的风险。担心人工智能在某些行业中的普遍应用带来严重的负面后果,比如导致很多人失业,又无法在短期内重新就业。
高少华:放眼全球,人类对AI伦理研究的实际情况如何?如果过于滞后现实发展,会带来怎样的不利影响?
陈小平:目前欧洲在人工智能伦理方面走得相对快一些,但总体情况不算乐观。我们要先了解具体在哪些方面有所滞后,要明确人工智能伦理的使命是什么、它的根本问题和主要问题分别是什么。比如说当前这个阶段,就明确了一些已经出现的伦理问题必须尽快解决。我们是单纯地预防人工智能做坏事,还是让伦理促进人工智能做好事?这些研究不能滞后。如果连人工智能伦理体系的定位都不清楚,那问题就更难办。
高少华:人工智能涉及的范围多、广。我们所了解的领域,大都与安全、隐私、就业等相关,应该还有未知或者未引起关注的领域吧?
陈小平:是的。现在比较明确的伦理范围就是隐私、公平、安全等。但我认为,研究AI伦理要有前瞻性,需要关注一些目前还不太明确的议题。比如,威胁人类生存的技术未来是否会被發明出来?这些非常重要。
从当今世界的发展需求和技术伦理现状出发,预计未来会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消极地对待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限制创新的力度、幅度和进度,现存和新生的社会问题以及伦理问题不断累积,最终导致积重难返的局面。第二种,冒失地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加重和加速引爆社会伦理问题,造成难以收拾的困局。第三种,积极稳妥地推进人工智能及相关的技术和非技术创新,解决现存和新生的社会问题、伦理问题,走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世界。
人工智能伦理建设的愿景,必须面向第三种可能。因此,人工智能伦理的基本使命是:为人工智能增进人类福祉与万物和谐共存提供伦理支撑。
高少华:人工智能的发展如今已经走在社会前沿领域,未来需要统筹考虑人工智能技术与法律、伦理方面的国际合作。目前,中国是否已经着手开展此项工作?
陈小平:人工智能伦理非常复杂,通常涉及法律、行规、技术标准等多个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和法律、伦理方面的国际合作非常有必要。我认为,比较稳妥的是先从伦理体系方面开展国际合作,达成一定的国际共识。
目前,我国在科技伦理、人工智能伦理等方面的研究已经迈开步伐。我们需要经过自己的研究,尤其是在全球视野下考察中国社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建议、标准等。对全球来说,这些是中国作出的贡献,为世界增添的“中国智慧”。
高少华:机器人三原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必须服从人类命令、必须保护自己),是西方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的著名提议。目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伦理专业委员会是否也探讨了一些初步的AI伦理研究方向和中国机器人原则研究方向?在这方面中国是否也有自己的一个初步意见?
陈小平: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对AI伦理问题高度重视,2018年组建人工智能伦理专业委员会,启动了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研究。专委会设置了多个AI伦理课题,并组织了一系列开放的和内部的专题研讨。在国际研讨中,中国也提出过一些意见,但还不够系统。另外,机器人三原则的提出,虽较早让大家关注到这方面的问题,但不足之处在于难以落地。所以,我们需要研究真正能够落地的一些原则。根据这些原则,辨别什么是短期内就可以看清楚的问题,什么是现在可能还看不清楚、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的问题。所以我的观点是,一方面要有相应的原则,另一方面这些原则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因此,更基础的是我们伦理体系建设的机制,有了好的机制才可以不断完善体系。
高少华:技术史是人类不断被取代的历史,如果我们创造出了超越我们智慧的超级智能,人类将会变成什么样的呢?不过,什么是超级智能,甚至什么是智能,这样的定义,目前全球有个大致共识吗?
陈小平:目前对人工智能,其实没有共识。或者说现在的共识,可能10年甚至5年后就不是共识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到现在也只有70多年的历史,对它的定义、范围、边界等,现在很难说有共识。对这些问题,我们在人工智能伦理里面,都需要去加强研究。人工智能专家都还是在研究人工智能里面的一些具体问题,而宏观问题过去研究得比较少。同时也要考虑,人工智能研究需要有新的方向,至少要能回答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的问题,否则经不住历史的检验。
对人工智能也不要过于担心。目前全球都开始重视人工智能伦理和风险。未来人工智能在什么方向可以发展,在什么方向不能发展,都会有答案。
目前人工智能出现了一些问题,而在人类历史发展道路上出现一些风险,其实都是正常的;但是我们要努力不让风险失控,要积极面对各种挑战。
(摘编自《半月谈·内部版》2019年第7期)
4.下列不属于文中谈及的“人工智能伦理”范畴的一项是(3分)
A.近期,美国亚马逊公司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监督员工引发舆论热议。
B.有些人工智能设备或软件因不成熟或不够人性化,导致使用者数据隐私泄露。
C.西方科幻作家阿西莫夫提出了机器人三原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必须服从人类命令、必须保护自己。
D.2019年8月9日,中国华为公司在东莞工业园发布了鸿蒙手机操作系统。
5.下列对访谈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目前社会对人工智能有三个担忧:一是技术失控,二是技术误用,三是应用失控。
B.放眼全球,人类对于AI伦理的研究处在滞后于现实发展的状态,且已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C.人工智能伦理的使命是:为人工智能增进人类福祉与万物和谐共存提供伦理支撑。
D.人工智能伦理非常复杂,涉及法律、行规、技术标准等多个方面。可喜的是,目前通过国际合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共识。
6.陈小平认为,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人工智能伦理”,都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参考答案:
(一)《陈平原:金庸小说何以长盛不衰?》
1.C(A项曲解原意,原文说“二者不可或缺”,并未强调“独创性显得更为重要”。B项判断的范围及程度失当,原文有限定语“某种意义上”“很多人”,而不是“都”。D項程度和范围失当,“无法洞察”说得过于绝对,原文有限定语“某种意义上”。C项所述与原文完全吻合。)
2.D(“而且金庸先生也擅长影视剧、漫画、动漫、游戏等方面的创作”错。“影视剧、漫画、动漫、游戏等”,虽然“共同构成了金庸武侠小说庞大的‘江湖世界”,但这些并非金庸先生所“创作”。)
3.①采访者有明确的采访意图并能精心设计提问。如关于金庸1950年代在长城电影公司的那段经历与其武侠小说风格的关系这个问题,就是采访者主动提出的。
②采访者能够适时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与受访者交流。如从本篇访谈中可以看出,采访者就武侠小说做了很多功课,甚至对受访者的论著(如陈平原教授的《千古文人侠客梦》)也有深入的研读,所以提问与交流都能说在点子上。(6分,每点3分)
(二)《AI时代,伦理探索要跟上》
4.D(华为发布鸿蒙手机操作系统属于人工智能科学技术而非人工智能伦理)
5.B(A项和C项均为程度和范围失当,对照原文,选项分别丢了“主要”和“基本”两个限定语。D项“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共识”错,原文明确说“其实并没有共识”“现在很难说有共识”)
6.这是一道开放试题。考生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和判断,然后要结合文本,运用科学的认识观做出简要合理的分析。
示例:赞同。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人工智能伦理”,都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化;②“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伦理”的发展历史不长,其定义、范围、边界等都不成熟,有待时间的检验。(每点3分)
答“不赞同”或“部分赞同”,能够结合文本作言之成理的说明,也可适当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