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背景给初中英语课堂带来了很多活力,也在助力着教育的改革。由于当前教育模式比较固化,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学出现了很多困境,因此,教学者应该创新教学方法,找到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初中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
【作者简介】张志学(1977.06-),男, 汉族,甘肃天水人,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勤工俭学办公室,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教学中应用得越发频繁。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运用“互联网+”,不仅可以为学生拓展很多学习资源,还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让课堂的效率更高,从而实现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一、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及因素
初中英语是初中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但是由于英语是外来语言,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时经常会感觉吃力,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不容易有很大提升。学生经常会出现知识掌握不牢固、不会在特殊语境里使用固定词汇、有的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弱的情况。总之,不同的学生的英语问题是不同的,但是基本上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会遇到困境。这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对学生采用统一式教学方法、没有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学、学生学习英语是比较被动的、大部分学生是为了应付英语考试等原因。由于种种原因,學生的英语水平不能得到很大提升。教师应该不断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实现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二、“互联网+”应用在课堂中的作用
1.为课堂改革与创新带来了机会。 教学条件及设备有所改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对义务教育越发关注,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义务教育学校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学校引进了多媒体设备,拓宽了学习资源,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了电子设备,这使“互联网+”在教学中应用得越发广泛。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英语教学提供动力。 现在的学生虽然大部分都不喜欢看书,但是很少有不喜欢电子设备的,因此,将电子设备应用在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教学,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图片、视频或者歌曲,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因子,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动力。学生有了学习动力后,教师和家长再适时加以引导,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一定会有所提高。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策略
1.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充当着教书匠的身份,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生硬地给学生传输知识。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师由教书匠变成了引导者,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根据学习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这会不断突破教学重难点,也会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牢固。教师通过“互联网+”对学生进行教学,可以让课堂效率更高。教师还可以在教学时采用微课的教学模式,提前把知识制作成课件发到班群里。学生可以课前对课件预习,这样在上课时提前听教师讲授的重难点知识和自己不懂的知识,就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了。
2. 进行听说读写练习。 英语是一门语言类课程,听、说、读写是学生都需要接触的。可是由于学生平常交流都用汉语,缺乏使用英语的环境,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比较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应用在教育中越发频繁,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引导学生多练习听、说、读,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有准确的英语发音,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有所提升,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
很多学生对于口语和写作教学环节有强烈的抵触心态,这主要是因为缺乏锻炼的环境。学生在平常主要是用汉语进行交流,所以学生运用汉语进行口语交流和写作要比英语流利得多。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互联网+”可以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很多学生觉得英语词汇比较枯燥复杂,久而久之,学生会对学习英语单词产生厌烦的心理。教师可以让学生下载单词表,了解单词的正确发音,然后背诵英语单词。其次,教师在练习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该充分考虑教材,把学生的生活与教材知识联系起来,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3.落实因材施教。 初中生的学习状况都是不同的,如果教师在课堂中采用统一式教学方法会不利于学生的复习,优等生会出现“吃不饱”的情况,学困生会出现“吃不完”的情况。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学生也可以通过电子软件把自己的学习状况反馈给教师,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合理安排教学,并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课后作业,这样有利于落实因材施教。
四、结语
教师运用“互联网+”对学生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落实因材施教,助力课程改革与创新。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课堂,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徐世月.“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