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上古仓颉造字,到许慎洋洋洒洒的《说文解字》,汉字成为中华文化的载体。歇后语是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本文从歇后语与中国人的语言艺术的角度,我们能看到中华文化是一种不断交流融合、不断发展的文化。
关键词:歇后语;中国语言文化
作者简介:邓若云(1996-),女,汉族,湖北襄阳人,云南农业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9--01
1.语言的力量
人类从离开树梢到地面是波澜壮阔的进化史诗上的开篇,而从拿起地上的石头、棍棒从而会使用简单工具则是这本史诗的第一章,再到群體之间产生可以进行有效沟通的语言,则是人类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自从人类有了共同的语言,巴别塔的建造不再是梦想,人类有了让上帝也感到恐惧的力量。语言,让人类的思想、文化得以交流、融合,从而创造出更加璀璨的文明。可以这样说,正是语言让人类文明得以延续、传承。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上古仓颉造字,到许慎洋洋洒洒的《说文解字》,汉字成为中华文化的载体。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上刻印着中华文明最初的荣光,造纸术的发明,让汉字从一种文字升华为一种书写艺术,而活字印刷术让中华文化得以广泛流传和传播。可以看出,汉语从来都是和汉字联系在一起的,而汉语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而在国人日常的交流过程中,用的最多的就是熟语了,而汉语的熟语目前有四大类——成语、惯用语、谚语以及歇后语。成语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是汉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多为四字,也有三字、五字、多字成语。而惯用语、谚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非常多,如拔出萝卜带出泥、不管三七二十一、八竿子打不着等等一些惯用语。同样的,诸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等等一些脍炙人口的谚语,具有短小精悍、含义深刻的鲜明特点。歇后语与前三者虽有相同点,但歇后语独有的诙谐、幽默以及表达方式却是熟语中最独特的。
2.歇后语的由来
歇后语是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听者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其独特的表现力,给人以深思和启迪,千古流传。反映了华夏民族特有的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晰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如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虽短小,但寓意深刻,而诸如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阿斗的江山——白送等等,往往充满中式幽默,让人忍俊不禁。
歇后语一般是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虽然我们在古代文献中较少见到书面上歇后语记载,而这也说明歇后语是一种民间语言艺术,在古代人民的口口相传下,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歇后语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例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百川归海——大势所趋等等。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等等。不论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初听者几乎都需要一定的思考甚至推理,大多情况下不能瞬间想到后半句,我们当然可以认为这本身就是歇后语的语言特色,但如果仔细深究,就会发现,这正体现了我们中国人的语言艺术。
受儒家文化影响,古代人民,特别是以士大夫为代表,在学习儒家经典后,烙上了谦虚、含蓄、内敛的性格印记。这种性格体现在古代士大夫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最重要的日常交流,而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又深受“士”这一阶层的影响,加上几千年来的农耕文化,形成了广大人民含蓄、委婉、内敛的交流表达习惯,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内涵,而歇后语就具有鲜明的委婉、含蓄的特点。在日常使用歇后语时,通常只讲前半句,不讲后半句,或者“歇一歇”再讲后半句。
3.中国语言艺术的发展
而中国人这种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最早可以从《诗经》中看到,《诗经》不仅是一部周朝宫廷音乐和各个诸侯国民歌,而且也是西周贵族之间日常、政治、军事、祭祀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交流方式。如用于周王室祭祀、宫廷宴饮、祈求丰年的《周颂》,还有反映军事战争的《秦风》等等。特别是《诗经》中的《小雅》、《国风》,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认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他认为《诗经》中的国风,描写爱情而不淫荡,小雅有怨刺之言,但不直切愤怒,这就反映出在先秦时代,华夏人民就形成了委婉、含蓄的语言风格。
先秦之后,经过两千余年的文化发展,这种委婉含蓄的语言风格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我们目前所称的四大熟语,而歇后语就是其中最能体现这种语言风格的熟语,这种含蓄、委婉的语言风格又逐渐演化为一种语言艺术,渗透在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现在年轻人热衷于各种“暗示”、“内涵”等等,当然这是一种网络文化,但不可否认,这也是我们传统中国人含蓄、委婉的语言艺术的一个现代体现。
关于歇后语,还有很多可以讨论的地方,仅从歇后语与中国人的语言艺术的角度,我们也能看到中华文化是一种不断交流融合、不断发展的文化,但在不断发展的中华语言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镌刻在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那种含蓄、委婉的语言艺术,但这种含蓄、委婉不是刻意隐藏,而是更好地呈现给听者,让听者能够更好地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