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涛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这句的意思是只有到了每年最寒冷的时候,就知道其他植物都凋零沉睡,唯有松柏挺拔、不落。比喻有真正力量,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而不改变初心的真君子。
其实,我与他也算老相识了,早在初中阅读“论语十则”时我就见面了。当时的我还不能理解这句话中的深意。“岁寒”很好理解,就是冷的时候,而“松柏之后凋也”则不是那么显而易见了。对于“后调”这个词我一直保持疑惑态度,在我翻阅了许多不同版本的《论语》后也没能找到明确的答案,而网络上的翻译也分为“不会凋谢”和“最后凋谢”。
我虽然不认可翻译成“最后凋谢”,但也只是因为违背常识,我却没有属于我自己的理解。万幸的是,在去年的湖北研学中我找到了属于我的答案。列车上漫长的等待逐渐把期待消耗殆尽,到站后也如行尸走肉般拖拽着沉重的行李箱。第一站,神农架,坐着大巴进入一个完全不熟悉的环境,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在北京完全闻不到的泥土味,山巅还有那说不清似云似雾的白色小溪,也算感受了一把“野人”的乐趣。但我要说的完全不是山下的美景,随后的山顶才是重头戏。途中因“陶醉于山水之间”,无意间睡了过去。可等我醒来时,已经是完全不同的景象。车前是洁白的雪,山间是剔透的冰,树梢是粗壮的枝,四周是朦胧的云。从山下的短袖到山上的棉衣,骤变的景色让人眼前一亮,但在激动过后的,是随之而來的凄清,不像山下温暖的树林,山上的植被格外的单一,放眼望去,竟都是相似的树木,这些松树无人修剪,只是肆意的生长,却透着些自然别样的美,而也就是此时,我又想起了那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但大自然却给予了它顽强的生命力。自古以来,多少诗人就歌颂过,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高的品质的象征。无论在悬崖的缝隙间,还是在贫瘠的土地上,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烈日旱不坏它。它一味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柏之生命可谓强矣!松柏之求于人可谓少矣!也许这就是孔子欣赏它们的原因之一吧。
寒冷的积雪刚刚融化时,那翠绿了一个冬天的松树又开始抽枝发新芽,那嫩嫩的细叶孕育着无限的生命力。人情仍有冷暖,世态也有炎凉。人生际遇,如寒来暑往,有阴晴圆缺,有风霜雨雪。面对这些境界时,人们很难把握自己的初心,此时就需要自身的内心足够强大。换言之,为什么需要前人的经验呢?我们的人生,随时会遇到种种迷惑、波折与挑战,如同树木百草遇到风霜冰雪一样,没办法抵御,但倘若从古人的著作中汲取精华,融会贯通,就可以傲然挺立,风雨不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