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戏剧种在当下的生存及对策

2020-05-06 09:09单林
艺术评鉴 2020年6期
关键词:小戏剧种戏曲

单林

摘要:地方戏作为中国戏曲的重要组成,它在某些特点地区有着广泛深入的群众基础,但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其生存也因此受到更多的冲击和影响。本文则对相关地方戏的生存等相关情况进行梳理,同时提及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地方戏剧种   戏曲   传承和保护   传统音乐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6-0151-02

中国戏曲剧种按照艺术性成熟度和流传性等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历史悠久、成就突出在全国广泛流传的剧种,如京剧、昆剧;第二类是以某一地区为中心,但同时向其他地区拓展的剧种,如豫剧、越剧、黄梅戏等;第三类是基本上只在一个地区流行的剧种,如庐剧、淮海戏、甬剧等。第二类和第三类理论上都是地方戏,但第三类似乎更具地方戏性质。戏曲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最高代表形式,在网络化、数字化及艺术形式多样化的今天必然遭受到巨大的冲击。随着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相关的工作,大量的非遗形式得到不同程度的保护和传承,成绩巨大。然而由于非遗品种和数量的众多,以及许多品种本身的艺术表现及其他问题,导致大量的音乐类非遗品种的生存遭遇严重危机,音乐类非遗门类中,戏曲就处于这样的境地。在上述类型中,第三类则遭遇最大的危机。

戏曲产生并生长于农耕社会,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及城市文化的发展成熟定型;但其中不同的品种,及不同类别的具体情况有着很大的区别,其中涉及到艺术性、成熟性、普及性、观众群体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均属于戏曲剧种,但不同类型的剧种的生存和发展完全是在不同的层面呈现,即使在戏曲盛行的年代也是这样,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戏和小戏。从戏曲发展史看,戏曲主要以二种方式呈现,一是城市的剧院舞台,光彩夺目;一种是乡村舞台,接近于草台戏。后者有一些后来进入城市,得到发展,成为上文中的第二类形式。这些不同类型的剧种在今天传统艺术的危机时期也面临不同的境遇。

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涉及戏剧、音乐、表演、美术、道具、服装等领域,其中音乐包括唱腔、器乐曲及伴奏等。不同的观众关注点会不同,即使同一个点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一出戏要让大家满意,难度极大,可见戏曲创作有着很大的难度,各种创作成本和风险也远大于其他艺术形式。20世纪50年代,在弘扬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许多地方小戏、歌舞剧等升格为剧种,包括江苏的淮海戏,安徽的泗州戏,浙江的湖剧、甬剧和姚剧,以及梆子系统下的许多小剧种等,在艺术欣赏极其单一的年代,这些剧种很长时间在县城及以下的地区有着广泛的爱好者。由于这些小戏的剧本内容大多取材于百姓风俗生活,真实感人,同时中国有些地区有着强大的戏曲基因,即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在很长阶段,看戏成为中国底层百姓,特别是乡民们最大的乐趣。

从20世纪末开始的传统艺术的衰落几乎涉及到所有的传统艺术领域,随着国家的重视及相关政策的实施,特别是国家经济的大力投入,许多传统艺术种类又重获生机,甚至得到巨大的发展。以传统音乐范畴为例,京剧、昆剧等剧种大戏不断,成就盎然;第二类的剧种一般都以某省为中心,因此也会根据该省的经济情况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和推广。而第三类剧种则只能等待一些保障性的政策维持,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据笔者以不同的方式了解和调查:大量的地方小戏具体基本上名存实亡,如果说十几年前还有一般的小型演出、小分队演出、包场演出,现在则几乎全年无工。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大环境问题,传统音乐整体衰落;生存地区经济不足以大力扶持;即使只演新戏,但演出成本高,开销大,难开展;经济效益也决定无后来者,必然断层;剧种本身质量问题,艺术性低;剧本缺少创新性,不能产生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表演质量低,落后;音乐陈旧,缺乏新鲜内容,不能打动人。归纳起来二方面:客观环境和自身能力。客观大环境这里不作评论,只就其自身的情况做一梳理。

许多地方小戏剧种的形成有历史原因,即使积累了多年的演出经验,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制约,进步缓慢;剧本、表演和音乐方面都有明显的问题。以音乐为例:许多小戏往往采用该剧种最流行的曲牌曲调来配接新唱词,曲调陈旧无新意,更难打动年轻人;即使在一些板腔体系统里,一方面板腔体的特征在很多小剧种里难以体现,另一方面小戏剧团里难有真正能够创新板腔体的人才。也即音乐唱腔的创作之路基本上已被严重限制,虽然现在可以聘请业界高手创作,但经济困难,以及创作大戏后面临的市场风险等,因此这条选择也很艰难。戏曲在中国的发展呈相对封闭,高等音乐院校的创作、声乐和器乐表演人才一般不进入这个系统,剧团有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传统的发展路径,但这样的路径显然不适合其在新时代的发展,甚至生存。剧本无新意、曲调陈旧,缺少美感、唱腔不科学等十分突出问题使得其难以实现本质的突破,甚至相应的进步,最终只能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难以维持,逐渐衰亡。

隨着对音乐类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的开展,戏曲因为其文化高度和意义,因此受到特别的重视和关注。经过十几年的工作,成绩斐然;但由于戏曲内部剧种等级的不同,所在地区经济的差异性,所以具体情况截然不同,差别巨大。戏曲因为涉及到多种元素,从人数上又是团队结构,这与民歌、说唱、器乐的传承保护有着极大的区别,并且必须建立于一定的经济成本之上,而在考虑和进行传承保护时,一般不考虑经济回报,第一目标是生存。在具体操作中,第三类剧种的情况不容乐观,据调查了解,这些散布在各个县级地区的剧团往往还有工作地点,部分人员留守,基本维持一部分人的零散状态,剧团会在节日活动时亮相,其他时间几乎为瘫痪状态,这是目前整体的局面。

某些地方在对于非遗文化的态度和工作上,有一种主张:保存。也就是不发展,也不保护传承,只是把相关各种形式的材料保存下来。今天面对我们的具体工作,可以发现这是一种十分科学而合理的思维。传统文化产生于特殊的历史背景,有着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众多特性;一味强求发展、保护实际上也不符合该艺术形式的特性。艺术形式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有些是快速提升,有些是曲折发展,有些是倒退,有的则是消亡。如果我们能够调整思路,把相关工作的中心转移至保存方面,也许能够在保存内容上有更多的增加。事实上保存也是一件專业性鲜明的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包括与传承保护工作相似或接近的工作,如采访、调查、整理等,涉及到文字和音像等领域。这些材料文件的保存为后人了解历史上的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文献和资料,就像我们今天研究历史一样。

保存工作的开展其实不复杂,难度也不大,但关键还是观点的转变,这涉及到国家和地方不同层面,其实涉及地区的民众对这些地方小戏已很漠然,这些所谓的传统文化已无生存空间,更无知音相伴,因此进博物馆不吝是一种理想的选择。艺术剧院需要作品表演,博物馆也需要大量的藏品展览,档案馆也需要历史文献的丰富,每件艺术品都应该找到自己生存的位置,进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戏曲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很多的坎坷,从宋代的南戏杂剧到花雅之争,到京剧的昌盛,到民国阶段多剧种的繁荣,以及解放后地方小戏剧种的百花齐放,伴随了中国人几百年的生活。随着社会的全新发展,戏曲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即使是第一类和第二类的大量剧种,在今天也大多依靠国家的扶持而生存。剧种本身、剧团、观众、市场等参数之间错综复杂,对于某些地方小戏,虽然也有成功剧目呈现,但往往昙花一现,因为其创作往往会与时代紧密相接,但过了这一阶段,剧情又无意义。这似乎是大多数戏曲创作的共同现象,真正成为经典留下来的作品很少。因此戏曲的发展,剧种的保护、传承、创新、保存等现象问题应该引起戏曲界、文化界、文化决策和管理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参考文献:

[1]傅瑾.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2]田青.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个案调查与研究[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2

[3]廖奔.中国戏曲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小戏剧种戏曲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戏曲从哪里来
小剧种大舞台
传统戏曲
关于“守望濒危剧种”的呼吁
古锁里藏了个小戏精
且慢过度夸赞“小戏骨”演技
小戏骨
河南省将戏曲纳入大中小学课程
扬剧老生表演艺术浅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