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在地研学课程开发的思考

2020-05-06 09:01周美艳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

周美艳

【摘要】 研学,顾名思义,即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一项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和亲身体验来实现综合育人的目的。而在地研学课程立足于当地丰富的课程资源,推出相关的安全科普教育、 科技教育、非遗教育、农事体验等课程,定位于寻根——寻找乡土文化资源,促进故土情怀的价值体认。农村小学在地研学课程对于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情感体验的丰富、价值观念的构建以及主体性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课程缘起 课程旨归 课程设计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将课堂搬到校外,社会各界人员都可以成为老师,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在日常活动、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的过程中参观、体验、学习、实践,有助于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利于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课程缘起:留住家乡的味道

1.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2016年出台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并对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进行了细化。随着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研学课程也顺应时代发展和学生发展需要走进了大、中、小学里。

2.现实困境的激发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很多学校和家长将研学旅行的目标地盯在远方甚至国外,一些家长盲目跟风攀比,有的家庭经济并不宽裕,只能是硬撑。出国游学,预计费用抵得上一个普通职工几个月的工资;国内研学,往往是旅游旺季,费用也不可小觑。这对于很多农村家庭来说,这笔费用支出是不太现实的。

3. 身边充满丰富的教育资源

乡景、乡亲、乡事、乡音、乡味、乡俗,是每个人儿时深刻的记忆,将它们纳入开发的研学课程的资源,可让学生记住相伴相随的这一方天地,感激生我养我的这一片土地,获得一种来自乡土的自豪感、使命感。这样的在地研学课程,路途不远,花钱不多,收获却不少。

二、课程旨归:促进故土情怀的价值体认

古诗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歌曲《国家》里唱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是传统文化中最宝贵、最活跃的精神资源,奔流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亘古不变。在地研学课程结合当地特色,推出相关的安全科普教育、 科技教育、非遗教育、农事体验等课程,定位于寻根——寻找乡土文化资源,促进故土情怀的价值体认。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该考虑到课程内容主要反映当地优秀乡土文化。

1.有助于熏陶当地优秀文化,培养家乡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各个领域的文化、生态环境以及家乡革命先辈、科技精英、商业奇才等各色英杰人物和非物质遗产继承人等各界名人,对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拿常州来说,从历史名城淹城到东坡公园、供奉“刘关张”的常州三圣禅寺,从名人纪念馆到旅游景点,从博物馆到金坛茅山的新四军纪念馆,可以引领学生走进历史长河,了解一个个历史事件。以“那些年,我们用过的农具”“那些年,我们用过的厨房用具”等微课程的开发,让学生走进历史长河,感受家乡巨变。

2.有助于认识家乡名人成就,亲近核心思想理念

常州自古以来就是诗书礼仪之乡、钟灵毓秀之地。人文始祖季札、常州三杰的故事、书画家刘海粟、企业家刘国钧……他们的信仰、情怀、担当,是塑造人格的典范。最近港珠澳大桥通车,很多朋友都在朋友圈转发《港珠澳大橋上的“武进智慧”》《世界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通车!背后说“常州元素”更是意外走红!》等文章,令人自豪的不仅仅是这些产品能应用于这个超级工程,更令人想探究这些产品背后的设计者、研发者、创造者的工匠精神,了解他们的创业故事,记住“家乡智慧”“家乡速度”“家乡人风采”和“家乡人精神”,潜移默化地氤氲着学生的成长。

3.有助于触摸家乡传统文化,感受非遗魅力和激发传承意愿

身处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学生与传统文化亲密接触的机会却并不多。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也逐渐在历史的长河中退出舞台。常州的民间文学《孟姜女传说》《董永传说》等,传统音乐常州吟诵、天宁寺梵呗,舞蹈马灯,曲艺小热昏,梳篦,刻纸,虎头鞋制作,四喜汤团,还有民俗集场庙会等,把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带进课堂,就让传统文化随着学生的脚步飞到更广阔的天地。

三、课程设计:烙印胜过足迹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地研学课程,也秉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促进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培养学生感受生活、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创新意识,并习得一定的劳动技能和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1.目标:以文化感受为主

在地研学课程,学生学习的是传统文化,是家乡文化,凭借故事、通讯、诗文等多种体裁的阅读,通过采访、歌唱、舞蹈、亲手操作等多种形式的体验,对家乡的人文、历史、地理、名人、风俗等进行体会及感受。比如在“有一种美——非遗”主题学习中,学生充分走访当地博物馆、文化馆等场所,了解家乡的非遗项目,用PPT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配以简短的文字交流;跟老艺人学习跳马灯舞和掐丝珐琅画、常州梳篦的制作等,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文化生活,也提高了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将保护非遗的种子播撒在了学生的心里。

2.内容:以富有趣味为媒

研学,重在“学”,寓教于乐,以研促学,是最有效的途径。教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设计富有趣味的任务,带领学生发现当地亮点,寻找文化符号,开拓创意思维,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在探究东坡文化时,设计以“我眼中的苏东坡”为主题的课程内容,参观东坡公园,了解苏轼的生平、故事等,背诵学过的苏轼诗歌,感受东坡文化;查阅资料,了解苏轼创作的名菜名肴,学烧东坡肉,感受东坡生活情趣;开设苏轼文化知识课堂,讲述苏轼从政生涯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东坡为人;编排苏轼生平故事情景剧,汇报演出,享受创作乐趣。这种形式的研学课程的开发,强调基于实践、基于体验、基于研究,它的实施,让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形成系统化、整体化的认识。

3.实施:以自主活动为要

《鲁滨孙漂流记》之所以风靡世界,是因为主人公作为一个发现者、实践者、探索者的个人魅力对读者心灵的激荡——个人价值得到最大化体现。在地研学课程强调的是学生要亲身经历各项活动,在实验、探究、设计、创作、反思过程中体验、体悟、体认,在全身心地参与活动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创新能力。比如在实施“寻根:走进家乡名人的故事”微课程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家乡名人,可以自主选择组员,可以自主设计活动内容等,通过查找阅读资料、参观名人故居等方式了解名人,还可以自主选择交流汇报方式,如手抄报、图片展等,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

4.评价:以有机渗透为根

学习方式的变革归根到底取决于评价方式的改革,教师提出在地研学多项微行动的主题研究性学习和多元评价机制。如“爱我家乡”研学活动,学生要学习讲一个民间传说、玩一个民间游戏、唱一首民歌民谣、赶一次民俗庙会、做一份家乡美食、手绘一份家乡景点地图、参观一下当地中学等微行动。并对每一项微行动提出相应的评价细则,并将实施过程用“在地研学记录册”的方式呈现,收集体现学生活动的过程性材料,记录自我的成长轨迹。在评价阶段,开展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与综合评价等,评选出“在地研学记录册”“家乡文化小使者”“在地研学课程优秀班级”等。

在地研学课程的开发,变革了学习方式,不仅驱动学生深度学习,而且让学生们回归自我、回归乡土、回归真实世界,在实践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课程的MOOC课程设计
“千里画廊,魅力北疆”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基于学科竞赛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多元化的课程设计主体研究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设计教学的调查研究
关于完善课程设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
在交往实践观视阈中高校辅导员校本培训课程设计观的重构
分阶段进行楼盖课程设计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