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波
摘 要: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夯实高校党组织基础的重要部分。为确保大学生党员质量,高校党组织应切实推进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拓宽实践维度,坚持问题导向,以适应新时期党建工作的要求。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支部、实效建设
一、引言
基层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基层组织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学生党支部要不断夯实党建基础,着力加强学习教育,坚持问题导向,探索接新时代气息、贴近青年学生的方式方法,培养更具备坚定信仰和进步追求的青年党员,吸收政治立场坚定、优秀的大学生到党组织中,推进实效性建设。
二、强化思想建设,突出问题导向
高校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夯实思想建设基础,推动党支部成为有活力、有凝聚力的战斗堡垒,做到用科学理论培养人,用正确思想引导人,用主流价值涵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出问题导向,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发展党员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大学生在不同的阶段都会呈现不同思想状态和行为状况,是对思想建设不小的挑战,加大了思想教育把握的难度。入党思想动机不够明确、入党后思想松懈、出现脱离群众和自我优越感突出等,在思想建设中急需检视整改的问题。加强学生党员、青年团员的思想引导,不能流于程序化、模式化和形式化,应做好“党建带团建”工作,把“新生党课”“新生团员教育”等思想政治建设细化入党前后的培养工作。高校应加强了解和关注各阶段各时期的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状态,进一步突出党员在班级、院系的先进模范作用,强化党员的理论武装,不断筑牢党的思想阵地。思想建设要贯穿党员整个人生过程,党员要坚持终身学习,不断进步。从大学生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开始,就要做好思想教育,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中,注重以党性教育为引导,要教育和引导入党积极分子端正入党动机,明确为什么入党,入党以后应该怎么做等问题,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引导积极分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做到在思想上入党。学生党支部的健康发展,要抓好支部班子建设,以党性教育、政治教育促提高,培养其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党章学习小组建设,依托班级建设党章党规学习小组。高校要处理好组织建設和党员建设的关系,重点放在党员的思想建设,杜绝违法违纪行为,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
三、加强理论教育,强化实践导向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突出问题,要找准共性问题、个性问题、表面问题和深层次问题,纠正在组织内部发现的不良情况。近年来,学生基层党支部不断发展,培养了优秀的学生党员,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党支部工作思路需要进一步明确、党支部党建工作内容待进一步创新、党支部规范化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党支部书记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党员思想观念有待提高等。
(一)着力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建设
学习型党支部促使党支部成员整体的进步和发展,强调党员要持续不断地主动学习,使学习成为组织的一种内在要求。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并不是“简单地把以往组织党员学习的思路、方法、途径、模式与学习型组织的名称相加。团队学习不是个人学习的简单叠加”[1]。学习型党支部建设,是建立在理论知识学习基础上的思想洗礼方式,强调以支部为集体的整体学习,是大学生党员之间思想和知识的主动碰撞。高校应加强党的基本知识教育,通过组织学习,以培训班、分享会、小组讨论、党的知识竞赛等形式,引导积极分子学习和把握党的性质、纲领、宗旨、纪律等基本知识,增强积极分子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发展党员的整个过程中,要增强思想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拓展教育的内容,实现教育内容的多样化和系统化,形成包含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各层次的教育体系,确保在各个层次和阶段都能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全方位地做好大学生的各项发展工作。党员学习既要涵盖党的理论新成果,也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既要有专题的现场思想教育,也要有网络平台教育的借鉴提高;既要有理论的讲座类阐述,也要有新颖的党的理论微课教育。学习型党支部要做到支部联系向外延伸,理论学习活动要面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同学,以实效带动其他同学一起进行党性教育。坚持学习型党支部的建设能让支部组织在思想、作风、队伍和活动机制建设等方面达到较高水平,提升党支部的活力。
(二)考核激励制度与监督机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打造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要注重制度建设和特色成效,目前高校用于党支部建设工作的专项经费普遍不足,活动阵地建设及党支部书记业务培训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上级党组织对党支部的监督管理不足、示范指导不够,有些支部书记管理经验少,支部建设可借鉴的示范和案例欠缺,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定了组织生活的内容和载体形式[2]。
在制度层面,应加强基层党支部组织建设,进一步强化高校党支部的规范化与组织力,根据上级党组织建设意见制定符合实际的考察、考核、评议、激励制度,比如党员评星定级量化考核与党支部书记的自我评定。第一,采取奖惩并举措施,坚持组织生活的政治性和原则性,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严格执行制度管理,切实保证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组织纪律性。第二,要发挥党支部书记的作用。党内法规要形成领学促学的氛围,每位党员要明确基本流程,明确“三会一课”的严肃性,严格“三会一课”的底线标准,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途径[3]。第三,要充分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把党支部建设中的问题摆上台面,检视整改。
(三)切实发挥学生党员在校园实践中的作用
大学生党员在高校中应该是一支思想过硬、政治觉悟高、党务工作能力强、执行力强的高素质组织队伍,在普通同学心目中有较好的形象和较高的期望,能起到较好的表率作用。但学生党员一般处在高年级,对于低年级的班级和同学来说主动联系不够,有些党员入党后行为表现较以往有一定的差别,有时学生党员的活动会与班团组织、学生社团的活动缺乏联系,党建工作覆盖面有限,从而不利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要想增强学生党员的影响力就要切实破除形式主义,落实群众路线,开展学生互帮互助,学生党员应主动帮扶低年级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其他同学。学生党员和班委之间的彼此了解,将有利于学生之间交流思想情感,能够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动的活力。学生党员与低年级班级的搭档建设,能够提升基础党组织的吸引力。第一,发挥学生正式党员作为培养联系人的功能,让谈心谈话、思想汇报符合发展程序。第二,要加快“党支部结对团支部”工作,以有效地扩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覆盖面,让青年团员真正成为党的后备力量和助力军。这样既扩大了覆盖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会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拓展党支部主题实践活动
高校应注重开展具有特色、主题鲜明的党支部活动,以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丰富支部实践活动,扩大学生党员的影响力和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党支部实践活动要与班团建设相结合,要发挥“第二课堂”的优势,让班团活动作为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基层团支部的团日活动充实到党员活动。学生党支部实践活动要紧跟时代主题,与时俱进,注重“经验式”向“需求式”转变。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动的内容要紧扣主题和党的方針政策,结合学生党员的特点和专业,开展契合时代主题的分享会,开展学习党章的教育活动,开展党的知识微课教育视频会,开展党员信仰书信朗诵分享会,开展以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等,以增添支部的活力和增强学生党员的认同感。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形式新颖、喜闻乐见的实践学习活动,而这些都会是学生党员和其他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类型。同时,为学生党员提供专门的理论书籍,定期汇报思想动态;组织学生观看有深刻意义的视频短片和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组织学生党员实地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
注重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并鼓励学生党支部参与社会实践,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路径,能够充分发挥和彰显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4]。第一,加强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加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专项活动相结合。第二,加强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保证学生党员健康成长,促进基层组织和谐发展。第三,加强开展大学生实践活动,要注重彰显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与志愿服务精神,通过空间延展到实践活动(支教、政策宣传等),增强大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沈崴,孙景宏.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2(9):56-58.
[2]刘畅.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路径探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82.
[3]王元彬,李航敏.创新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实践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139-141.
[4]张炜.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平台,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2(20):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