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超声造影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诊断价值

2020-05-06 01:34喻萍一谷颖杨杰况春雨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胃窦排空幅度

喻萍一,谷颖,杨杰,况春雨

(1.贵州医科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4;2.贵州医科大学附院 超声中心,贵州 贵阳 550004;3.贵州医科大学附院 消化内科,贵州 贵阳 550004;4.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 B超室,贵州 六盘水 553001)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餐后饱胀、早饱、中上腹痛及中上腹烧灼感等症状,而无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2]。FD占胃肠专科门诊病人的50%左右[2],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和上腹痛综合征(epigastric pain syndrome,EPS)两种临床亚型[3],以慢性、持续性、易反复发作为其特点,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反复就诊加重了家庭经济和医疗负担[4],及时有效诊断FD对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FD的病因不明,涉及胃排空延迟、胃容受性障碍、内脏感觉敏感及胃酸分泌增多等因素,其中胃肠道动力障碍是 FD 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目前临床上对于胃排空及胃动力的常用检查方法有:放射性核素胃排空显像,是测定胃排空的金标准[5-6],但存在放射污染、价格昂贵、一些受试者对放射性标志物耐受性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应用;体表胃电图通过胃慢波波形的变化来间接推测胃动力是否存在异常,但不能观察胃内黏膜病变;胃肠超声检查具有无侵入性、无辐射、重复性好及操作简易等优点,可直接观察胃窦收缩及胃蠕动情况,可通过测量餐后胃的形态和体积变化来评估胃动力[7-8]。目前利用超声造影了解FD患者胃动力情况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观察确诊的FD患者胃动力影像学变化,并与健康人比较,为超声造影在FD中的应用积累资料。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2月符合罗马IV诊断标准[9-10]的FD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年龄、性别、诊疗等基本资料,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FD患者的罗马IV诊断标准,包括以下1项或多项:(1)餐后饱胀不适(影响日常活动),(2)早饱不适感(不能完成平常餐量的进食),(3)中上腹痛(影响日常活动),(4)中上腹烧灼感(影响日常活动);患者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年龄≥18岁。健康志愿者纳入标准:既往身体健康,无消化不良症状,经内镜检查或消化道造影结果正常,年龄≥18岁。

1.3 方法

采用全进口飞利浦公司生产的高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PHILIPS-IU22、PHILIPS-IU elite选用频率为3.5~5.5 MHz的凸阵探头,湖州东亚医药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速溶胃肠超声助显剂[国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3230260号,50 g/袋)]。受检者在检查前常规禁食8 h、禁水6 h,将50 g速溶胃肠超声助显剂用500~600 mL开水调制成均匀糊状物备用。对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进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了解空腹肝、胆、胰、脾、肾及胃肠情况。受检者将冷却后的造影剂一次性连续服用,取仰卧位、右侧卧位为主,辅以坐位、左侧卧位依次观察食管下段及贲门、胃底、胃体、胃角、胃窦、胃大小弯和十二指肠,分别计算饮入造影剂后5、10、20、30 min各时点胃窦收缩幅度、胃窦收缩频率、胃动力指数(gastric motility index,GMI) 及胃排空率(gastric emptying rate,GER)。采用Bolondi法[11]测量收缩或舒张时胃窦矢状面的长径(L)和宽径(W),计算收缩或舒张时的胃窦面积,胃窦面积=π/4×L×W;计算胃窦收缩幅度和收缩频率,胃窦收缩幅度=[(胃窦舒张时面积-胃窦收缩时面积)/胃窦舒张时面积]×100%,胃窦收缩频率=3 min内胃窦的收缩次数÷3,胃窦收缩频率在各时间点开始后的3 min内测得后取平均值;GMI=胃窦收缩幅度×胃窦收缩频率,GER=[(服用造影剂后1 min胃窦舒张面积-20 min胃窦舒张面积)/服用造影剂后1 min胃窦舒张面积]×100%。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观察组患者男12例、女18例,l8~70岁、平均(46.75±12.43)岁,患者均有进餐后加重的上腹部不适、疼痛、饱胀、早饱及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对照组研究对象男14例、女16例,l8~68岁、平均(45.89±13.58)岁,患者均无消化不良症状。两组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胃窦收缩幅度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F时间=1.318、P=0.723,2组被检者组内各时间点胃窦收缩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5、10、20、30 min时胃窦收缩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被检者各时间点胃窦收缩幅度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gastric sinus contraction amplitude between the two group at each

2.3 胃窦收缩频率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F时间=1.071、P=0.582,2组被检者组内各时间点胃窦收缩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5、10、20、30 min时胃窦收缩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被检者各时间点胃窦收缩频率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gastric antrum contraction frequency between the two group at each

2.4 GMI和GER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F时间=1.098、P=0.670,2组被检者组内各时间点G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5、10、20、30 min时GM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观察组20 min时GER为(27.44±2.28)%,对照组为(34.68±2.1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99,P<0.001)。

表3 两组被检者各时间点GMI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GMI between the two group at each time

3 讨论

FD是最为常见以上腹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个疾病。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缺乏特异的生化和结构异常,并且常常和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RED)等重叠出现,其诊断多为排除性诊断,所以此病的诊断较为困难。胃肠道动力障碍是 FD 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之一,胃排空延迟或者过速是胃动力障碍的重要指标[12]。胃排空的准确检测有助于辅助诊治FD,并用于疗效观察。近年来已有研究用超声对新生儿及孕妇的胃排空进行检测,显示超声安全性较为显著[13-14],随着胃肠超声造影在临床的开展及技术的提高,超声图像质量的提高,能清楚的显示胃壁的层次及厚度,准确测量胃的容积,且能实时观测胃壁收缩的幅度、频率等,使得其在评估胃肠动力障碍中的作用日益明显[15]。胃肠超声造影的运用弥补了胃镜仅能检查胃黏膜病变的不足[16],对那些症状反复出现,多次胃镜无明显异常发现者尤为适宜,可以考虑其存在胃动力障碍,有利于解释患者病情。有研究显示在健康人中用二维超声面积法测量的平均胃半排空时间为(23.6±10.3) min,显示核素显像法所测得的为(28.6±14.4) min,2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故本研究时间测定为观察30 min,并设计计算20 min时胃排空率更接近于胃的半排空时间;且由于1 min时胃蠕动尚未开始均未发生明显的数据,故将胃窦收缩幅度、胃窦收缩频率以及胃动力指数的时间观察点设置为5、10、20、30 min共4个时间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被检者各时间点胃窦收缩幅度、胃窦收缩频率、胃动力指数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上述3项指标及20 min时GER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与既往研究报道的情况相符[18]。有研究表明,FD患者呕吐、餐后饱胀感与胃肠动力障碍的关系密切[19-20]。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FD患者胃窦收缩幅度、胃窦收缩频率、胃动力指数低于健康志愿者,临床医生可以通过胃肠超声造影对胃窦排空的检查结论辅助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通过改善胃动力来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但本研究未对FD患者进行分型,故其2种临床亚型PDS及EPS的超声造影后胃动力障碍是否有区别,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猜你喜欢
胃窦排空幅度
单次止损幅度对组合盈亏的影响
超声引导下针刺足三里穴对胃窦收缩功能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超声诊断中晚期胃窦癌的价值与影像学研究
微波超宽带高速数控幅度调节器研制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基于ANSYS的四连杆臂架系统全幅度应力分析
哺乳完宝宝,乳房还要排空吗?
云海相接,追浪排空
超声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与胃排空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X线分析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胃窦变形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