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贵征,王海峰,闫玉洁,张江华,王新波,李 玲,梁 成
(1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河北 张家口075100;2.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一集团军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痔是肛肠科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约占肛肠科疾病的87%[1],其中混合痔最为常见。近年来,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痔的发病率逐年递增。我们自2015-01月开始,在应用铜离子电化学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同时,采用地佐辛次髎穴注射用于术后镇痛,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选择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拟行铜离子电化学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患者90例,以手术时间为序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Ⅰ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26~59(40.4±10.7)岁;体质量46~68(57.7±10.7)kg。Ⅱ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8~57(39.5±12.3)岁;体质量57~68(56.7±8.7)kg。Ⅲ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29~59(39.9±11.9)岁;体质量49~66(58.1±9.2)kg。3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同意,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组患者均采取硬膜外阻滞麻醉(麻醉剂为2%利多卡因与0.75%罗哌卡因混合液)。Ⅰ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后采用地佐辛次髎穴注射术后镇痛;Ⅱ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后采用地佐辛肌肉注射术后镇痛;Ⅲ组患者于手术结束后采用地佐辛静脉注射术后镇痛。
1.2.1 地佐辛次髎穴注射
患者于术后取侧卧位,拔除硬膜外导管后,选取并确定双侧次髎穴(髂后上棘内下方,第2骶骨孔中)位置,常规消毒局部皮肤,用5 mL注射器接5号细穿刺针,抽取地佐辛注射液1mL(5 mg),加0.9%氯化钠溶液3 mL,共4 mL。操作者在选定的穴位处将穿刺针快速刺入2.0~2.5 cm,抽吸无血液即可注入稀释后的地佐辛注射液2 mL。
对侧次髎穴注射方法及剂量相同。
1.2.2 地佐辛肌肉注射
患者于手术结束后采用地佐辛5 mg以同样方法稀释后行臀大肌一次性注射。
1.2.3 地佐辛静脉注射
患者于手术结束后取地佐辛5 mg以同样方法稀释后缓慢静脉推注。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镇痛效果。手术结束后4、8、12、24 h,由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在模拟尺上标出相应位置。
手术后8、12 hⅡ组、Ⅲ组患者VAS评分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术后各时段VAS评分比较分)
注:与Ⅰ组比较*P<0.05。
Ⅲ组有3例患者出现恶心、1例患者发生呕吐。其它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人体肛门直肠的周围血供丰富,并且有大量的淋巴、神经组织等分布于周围。混合痔切除术由于手术操作的牵拉、局部组织水肿等对创伤神经的压迫和刺激,及尿储留、情绪紧张、焦虑等因素均可导致术后严重疼痛[2]。以往对于混合痔切除术后出现重度疼痛时才给予止痛治疗,这种给药模式很难达到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有的患者需多次给药。我们采用地佐辛次髎穴注射用于术后镇痛,临床效果确切,镇痛时效显著延长,且无不良反应及其它并发症。
根据超前镇痛理论,在手术后局麻药的药效尚未消失时采用穴位注射药物,可预先调控生理反应,阻断疼痛信号输入,同时针刺的刺激还可激活内源性镇痛系统,刺激中枢产生内啡肽等镇痛物质提高术后镇痛效果。穴位注射结合针刺与药物的双重作用,镇痛理论基础源于经络学说,针刺相应穴位或特定部位能激发相应经络的经气,通调相应脏腑的气血而达到镇痛的效果[3]。
次髎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穴,该穴所在部位的浅层有第1腰神经后支外侧皮支,深层有第1腰神经后支外侧支通过,针刺次髎穴可不同程度地抑制同节段细纤维传入的伤害感受信号对脊髓背角投射神经元的兴奋作用[4]。研究证实,针药结合的穴位注射可显著提高体内β-内啡肽的水平,在提高镇痛效应的同时还能显著延长止痛的时间[5]。
近几年来,地佐辛的良好镇痛效果已得到公认。其镇痛作用与吗啡相当,且不出现烦躁及焦虑等不良反应。相同的药物、相同的剂量,由于用药方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临床效果。本研究表明,地佐辛次髎穴注射用于混合痔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及时长均优于其它给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