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系统中的数字发射覆盖技术

2020-05-03 13:46杨期煜
视界观·下半月 2020年1期

杨期煜

摘要:信息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的深度应用,在进一步提高数字化水平、推动我国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同时,也给广大的观众带来了更加优质的节目收看体验。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信号较差、传输不稳定,用户端经常会出现闪断、乱码等问题。数字发射覆盖技术能够进一步拓展信号覆盖范围,特别让偏远山区也能够接收到优质、稳定的信号,从而保证数字电视的画面清晰。本文首先概述了数字发射覆盖技术的应用特点和主要组成,随后就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覆盖优化和数字发射覆盖技术发展趋势展开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广播电视系统:数字发射覆盖:ISDB技术:单频网

从实践应用效果来看,数字发射覆盖技术的优势明显,例如能够保证电视节目信息传输与接收的保密性、稳定性,让观众获得更加良好的数字电视节目观看体验。随着数字发射覆盖技术的成熟,相应的标准也在逐步完善,不同设备之间的兼容性良好,信号可以实现无障碍传输。在融媒体时代,数字反射覆盖技术的推广使用,进一步提高了广播电视媒体的竞争力。目前5G技术已经商用并在未来几年内不断推广,我们也要抓住这一技术发展机遇,重点加强偏远山区数字电视覆盖工作,让更多的农村群众享受数字电视的便利。

一、数字发射覆盖技术的应用特点

1.电视节目画面质量进一步提升

广播电视的信号传输,会随着传输距离的延长,以及受到传输环境的影响,出现信号延迟、丢失等问题,这些问题最终通过电视节目反映出来,就会形成画面不清晰、无信号等问题,给电视机前的观众造成了很差的收看体验。在一些距离发射站较远的山区农村,这种问题会变得更加明显。通过应用数字发射覆盖技术,首先是通过信号传输方式、传输渠道的优化,保证了传输过程中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其次是降低了信号传输中的失真与损耗。从用户端来说,不仅电视节目画面稳定,很少出现闪断等问题,而且画面清晰度更高,观看体验更佳。

2.数字电视信号传输更加安全

在数字化时代,用户信息的隐私性和数字电视系统内部数据的安全性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实际上,在数字电视发展的早期,由于各项保密技术发展滞后,经常会出现用户信息遭到泄露、数据被窃取的情况。随着数字发射覆盖技术的成熟,在信息保障和隐私安全方面也发挥了显著作用。基于数字发射覆盖技术的数字电视,会提供访问权限功能,用户在安装数字电视后可以自行设置登录账号与密码,避免隐私信息的泄露。通过构建“系统自带防火墙”与“用户手动加密”的双重安全保障体系,让数字电视系统的运行变得更加稳定。

3.观众收看电视节目更加便捷

以往观众打开电视机后,只能是电视台播放什么节目、观众就看什么节目,可选择性不强。如果观众喜欢一档节目,必须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坐在电视机前,这对于用户来说是十分不友好的体验。但是随着数字发射覆盖技术的推广,观众不仅可以通过数字电视,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打破了节目观看时间上的束缚,而且还能够在移动设备上观看各类电视节目,不再受空间上的限制。特别是对于当前的年轻观众来说,这种随时随地收看电视节目的便利性,让他们对广播电视媒体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除此之外,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还可以依托数字发射覆盖技术和广播电视数字管理系统,定期提供系统升级服务,用户可以自行选择更新、升级,然后享受更多的功能服务。

二、广播电视系统中的数字发射覆盖技术

1.DVB技术

DVB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将卫星、广播电视终端和地面控制系统进行连接,用于数字电视数据信号的连接传输。DVB技术的原理比较简单,首先接收广播电视台制作的节目信息,包括音频、视频等,进行转码并进行加密,保证信号传输的方便性和安全性。然后通过数字网络,将这些信息发送到用户端的设备上。这样用户就可以从数字电视的屏幕上观看到相应的节目画面。DVB技术可以支持数字压缩,进一步压缩了数据信息的密度,降低了数据信息的传输成本,用户可以选择观看的电视节目种类更加丰富。但是DVB技术也有一些不足,例如受到技术等方面的限制,部分情况下仍然需要付费使用。

2.ATSC技术

ATSC数字电视传输网络技术在运行过程中,其标准是每层之间的清晰度以及层面所组成的。第一层,对数字电视节目的图像进行确定。以往的广播电视信号在传输中,因为外界干扰、自身损耗等,可能会导致发送端的信号与接收端的信号,产生较大的差异,电视节目信息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失真。通过图像锁定和属性确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号失真的问题;第二层,主要运用了MPEG的模式,对图像实施压缩。每次传输的有效信息增加,无形中降低了信息传输的成本,并且保证了信息传输的实时性,降低了用户接受电视节目信息的延迟;第三层,是对数据进行传输,并由传输层确定之后进行调制,从而保证数字电视传输网络安全运行。对改善观众对数字电视的使用体验也有积极的影响。

3.DMBT技术

DMBT的核心在于FJL技术,这项技术在数字电视相关传输网络中的应用使得实现多载波成为可能,对数字信号而言,为确保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质量,FJL技术通过OFDM技术对其实现间隔形式的保护,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此外,DMBT技术还能够自动对广播电视系统进行运行优化,通过信号纠偏,让用户端接收到的信号持续且稳定。近年来随着DMBT技术的逐渐成熟,特别是FJL技术、OFMD技术的推广使用,进一步提高了信号保护能力,在保证信号不失真的情况下,延长了信号传输距离,让一些距离信号发射站更远的山区用户,也能够获得很好的数字电视节目收看体验。

4.ISDB技术

ISDB技术是国内较早引进的一种数字发射覆盖技术,该技术由日本研发,且早在1998年就完善了ISDB标准,经过20多年的不断完善,目前已经在我国以及一些发达国家广泛使用。ISDB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在同一个传输信道上,最高支持10种不同类型信号的传输。相比于以往每次只能传输1种信号的传输模式,传输信道的资源利用率提高了10倍,在丰富数字电视节目内容更多同时,也降低了广播电视公司的运营成本。另外,作为一种依托于无线网络发展的数字发射覆盖技术,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全覆盖,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山区的覆盖,ISDB技术的应用也更加广泛。

三、偏远山区广播电视覆盖工程

怒江州除了兰坪县的通甸、金顶有少量平坦地形外,多数都是山区。这种地形地貌造成了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效率和接受质量受到了很大影响。近年来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下,基本上实现了有线广播电视在各村的全覆盖,但是电视节目频道少、信号质量差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对于高质量、多元化电视节目的需求。为此,要充分依托数字发射覆盖技术,重点实现偏远山区的广播电视覆盖与电视节目质量提升。

可以尝试以下措施:通过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扩大光纤村村通建设的覆盖规模,同时提供一定的优惠和补贴,保证更多用户加入。在高山地区,选择合适位置建设小功率的广播电视差转台或地面数字电视发射点,既可以扩大无线覆盖范围,又能够提升信号强度。对于覆盖用户少,架设杆路公里过长或资金上较为紧张的地方,可以采用数字微波点对多点技术,在有线电视覆盖不到的地方增大电视有效覆盖面积。

四、结论

数字发射覆盖技术的成熟应用,在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稳定性、画面清晰度,以及用户使用满意度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当前数字发射覆盖技术中的ISDB技术、DMBT技术等,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特别是在我国的一些偏远山区,还存在信号接收质量差等问题。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加强数字发射覆盖技术的研发,从而让更多的用户能够观看数字电视节目,在促進广播电视台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支持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朱兴华,杨富,赵应生,中波数字调幅广播发射机自动缓升缓降功率控制系统设计[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9 (2):145-146.

[2]袁明珠,吕环勤.韩瑞祥,etal.甘肃省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设计与实现[J].甘肃科技,2019 (14):26-27.

[3]赵伟,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外出转播活动中广播与电视系统的信号交互[J].数字传媒研究,2019 (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