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功能及融入路径研究

2020-05-03 13:56武海荣高琳
高教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融入路径文化价值思想政治教育

武海荣 高琳

摘  要:关公文化具有世界性,其文化价值影响深远。关公文化的价值精髓“忠义仁勇”精神蕴含着独特而丰富的德育功能。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与时代需求,解析了关公文化在信仰、诚信、担当和仁爱等方面的德育价值,认为关公文化具有塑造大学生价值观,构建文化自信,创新发展课程思政化和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价值功能。为此,提出了加强关公文化学术深入研究,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传统观念,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形式与手段,丰富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融入关公文化价值功能的新路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关公文化;文化价值;融入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6-0168-03

Abstract: Guan Gong culture is universal and its cultural value has a profound impact. The spirit of Guan Gong's value, "loyalty, righteousness, benevolence, bravery" contains unique and rich moral education functions. Facing the new challenges and the needs of the time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of univers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oral education value of Guan Gong culture in terms of belief, honesty, responsibility and benevolence. It believes that Guan Gong culture has the function of shaping college student values, building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innovating curriculum and enhancing college student humanities literacy. At last, the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way to strengthen the academic study of Guan Gong culture, change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orm the teaching form and mean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enrich the general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uan Gong culture; cultural value; integration path

一、问题的提出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1]随后,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指出,深入阐发文化精髓,深刻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深刻阐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需,围绕立德树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领域。[2]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新时代新形势下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3]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優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这既是立德树人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研究热点。现有文献主要讨论了优秀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价值、关系及应用。魏媛媛(2010)指出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集中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上,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和发展保障[4],是加强核心价值观和增长才识的有效方式[5]。张蕴(2018)认为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提升、行为改善和核心价值观形成具有精神引领与价值导航作用[6]。汪琴(2012)论述了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认为二者具有良性互动关系[7]。宋玉艳(2018)分析了高校中优秀传统文化应用存在的问题,并从学生、学校、教师和国家层面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8]。还有文献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如吴芮凌(2016)认为通过通识教育、网络传播、示范引领和弘扬核心价值观等路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9]。现有文献从多方面对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及价值等进行了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但仅从优秀传统文化总体层面进行了分析,忽略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结合具体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高校的特点进行分析,才能提出有效的结合路径,既为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提供了新途径,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了价值领航。

关公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其蕴含的“忠义仁勇”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结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与信念支撑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学者的关注,纷纷从关公文化的伦理道德、伦理精神及关公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讨论[10-12]。然而,鲜有文献对关公的“忠义仁勇”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进行研究。因此,深度挖掘关公“忠义仁勇”的政治价值,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功能,不仅是对关公文化价值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大突破,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发展的一次创新。

二、关公文化价值精髓

关公文化经历千年的演化与创新发展,内涵极其丰富,但其文化价值精髓凝聚为“忠义仁勇”。具体体现为忠诚、诚实、守信、正直和友愛的德育文化价值。

(一)“忠、勇”的德育文化价值

“忠”儒学中的重要理念,关公受儒家思想影响较大,关公的忠是对以汉献帝和刘皇叔为代表的汉王朝一统天下的忠,也是对自己一生追求事业的永不放弃。《三国志》中关羽义不降曹、千里走单骑等都是关羽忠于王朝,忠于他人的典型表现。“勇”儒学的伦理概念,不是匹夫之勇,而是具有智慧性的果断勇敢。单刀赴会、刮骨疗伤就是关羽智勇的体现,后世对关羽“勇”的崇拜实际上是对智者之用的膜拜,而非一般的勇敢者。

(二)“义”的德育文化价值

“义”在墨家思想中是伦理道德的最高准则。在儒家中强调忠义、孝义,尤其在宋代结义受到推崇,它突破了传统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亲制度,志同道合就能结为异姓兄弟姐妹,突出平等相交、光明磊落和同志间的义气。桃园三结义和夜读春秋就是关羽“义”的真实写照。这种同心合志和不敢违背结拜及匡扶汉室诺言的讲诚信大义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认可。

(三)“仁”的德育文化价值

“仁”是儒家中内省与外在行为相统一的重要道德思想。不仅要有仁爱、仁厚、慈爱之心,其外在行为也需与之相呼应。关羽忠实践行了儒家“仁”的精神。关羽公平正直,善待士兵和百姓,主政荆州期间,广施仁德,保境安民。华容道释曹中也是关羽“仁”的重要体现。曹操的谋臣程昱曾赞誉:“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13]。关羽的“仁”对教化与规范人们的道德心理与道德行为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关公文化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关公文化进课堂是塑造大学生价值观与构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指出,“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是教育系统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就是解决“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这一根本问题,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关公文化的“忠义仁勇”价值不仅体现了关公以国家利益为重,舍弃小我,为追求这种历史使命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无憾的壮烈情怀,也展现了关公重德、重义,轻利、无畏的高尚品格。大学生担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就需要有德的、敢于担当的大学生。通过关公文化价值的教育与学习,深刻认识到关公文化的精髓与当代价值,能更好地塑造大学生的“三观”,加强培养大学生厚重的爱国情怀、强烈的社会责任和勇于担当的精神,推动解决“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这一根本问题。同时,在了解和学习关公文化中,真正认识到以关公文化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与深远价值,减少外来文化盲目崇拜,树立文化自信。

(二)关公文化进课堂是创新发展课程思政化的重要趋势

课堂不仅是教育人的主渠道,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如何利用好和守护好这一教育核心场所,无论是对思想政治课,还是对非思想政治课都至关重要。课程思政化已是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与迫切需求,特别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教育主体和教育手段的新变化,使得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日益复杂化,面临诸多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方式难以再适应新变化与新要求。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上要求,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充分发挥非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促使课程思政化,形成育人共同体,大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关公文化进入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为思想政治课教育注入了新活力和新内容,增强了课程教学的生动性与内涵,改善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传统认识,提高了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与热情,在教育中培育了信仰精神和塑造了人格,也使关公文化的价值精髓深入人心和焕发新的生命力。

(三)关公文化进课堂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举措

受科技工具主义和就业压力的影响,教育功利化和技术性的非理性倾向突出,致使专业不断细化,过分强调专业技能培养,一方面造成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不断割裂,学科间的不理解与相互轻视的价值性背离已逐渐出现,另一方面弱化了各学科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尤其是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文学科思维缺失比较突出。关公文化进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后,在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了思想政治的全方位与全过程教育,培育了大学生深厚的家国忠诚情怀,厚德载物的仁者心怀及智慧勇敢的进取精神,能深刻理解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也提升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充分认识到各学科都是通融的,对人类认识的提升和自然的探索是不可或缺的,积极推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育人根本目标的实现。

四、关公文化价值精髓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路径

(一)学术上加强关公文化深入研究,进一步创新发展关公文化的德育价值

正如前述,关公文化价值的精髓是“忠义仁勇”。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的解读“忠义仁勇”的内涵,丰富关公文化的价值内容。尤其是深入分析关公文化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关系,揭示新时代关公文化价值精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融机制,不断完善关公文化的理论体系建构是学术界的重要命题。通过举办关公文化研讨会,发布关公文化课题,关公历史遗迹考察等活动,不断增强关公文化价值的生命力与实践性,进一步创新发展关公文化的德育价值及其如何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二)改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传统观念,大力提倡关公文化价值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与教学单位要积极倡导关公文化价值精髓,将其作为提升大学生日常道德与行为的基本准则。改变过去单一的规范学生道德与行为的奖罚教育模式,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关公文化价值精髓及当代的重要意义。在了解与学习关公文化过程中,自觉将“忠义仁勇”作为自己内在道德和外在行为的基本准则。有助于大学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也可强化大学生勇于担当和诚实守信观的培养。同时也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减少人际交往的功利性和不讲诚信,未来将为社会输入一股风清气正之气,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保障力量。

(三)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形式与手段,强化关公文化价值的德育教育功能

结合关公文化特点与内涵,积极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形式与手段,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内容模块化,细化为爱国观、信仰观、人生观、理想观、道德观、法律观等,每一部分通过视频、人物典型事迹分析、课堂讨论等,加强与包括关公文化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内容与形式,最终形成层次分明、内容互补、形式多样、目标一致和相益得彰的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形式与手段的改革,深入挖掘和彰显关公文化价值的德育功能和时代价值,真正落实习总书记所讲的努力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育人的要求,也为包括关公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真正将思想政治育人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充分结合起来了,满足了时代需求。

(四)丰富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开设关公文化选修课与系列讲座,加强关公文化学习力度

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进一步丰富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设置,如可单设关公文化概论专题课程及相应学分,既可作为各学科专业的通识教育选修课,也可开设为全校公共选修课,让关公文化真正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大学生心里。此外,邀请关公文化研究学者进学校开展系列关公文化主题讲座,讲授和宣传全球视野中关公文化的研究进展和学习及宣传态势,营造学习和研究关公文化的学习氛围,加强大学生对关公文化价值的认识和学习力度。

(五)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关公文化,创造与烘托关公文化的学习与传播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重要阵地。校园文化主要包括校园环境、第二课堂和校园传媒。因此,关公文化要围绕这3方面开展。对于校园环境而言,涉及校园内每一个角度,如教学空间、宿舍空间、餐饮空间和其它空间等。高校可在这些空间内通过著名人物介绍、优秀传统文化专栏等形式宣传关公文化价值精髓,让学生时刻感受到关公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对其进行熏陶与影响。对于第二课堂而言,在第二课堂中要融入关公文化系列主题活动,如关公文化价值辩论赛、关公文化旅游线路设计、关公文化价值评论等,有条件的高校还可利用假期带领学生去拜谒关公。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提高了第二课堂内容的生动性与丰富性,另一方面增强了大学生研究包括关公文化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与关注,从而懂得、珍惜、铭记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伟大而又深厚的精神与价值。对于校园传媒而言,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手抄报和校园文化网站、校园论坛等网络平台,通过文字、图片与视频等资料载体,积极宣传关公事迹、关公文化研究成果、关公文化主题活动等的推送,让大学生突破时空限制,及时方便地了解、学习和认识关公文化的伟大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http://www.moe.edu.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l.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7-01/25/content_5163472.htm.

[3]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EB/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8-09-10/doc-ihiycyfw5459765.shtml.

[4]魏媛媛,杜瑞平.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及其价值实现[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2(5):75-77.

[5]杨建平.中华优秀传统游学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8,28(5):67-71.

[6]张蕴.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8,34(3):112-115+148.

[7]汪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D].南昌大学,2012.

[8]宋玉艳.民族地区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8.

[9]吴芮凌.浅析中国优秀傳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融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4):70-71.

[10]师振坤.论关公文化的伦理精神及其意义[D].山西大学,2009.

[11]卫建龙.关公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影响分析[J].黑龙江史志,2013(17):300.

[12]李雪芬,邓小辉.关公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探究[J].传承,2015(1):138-139.

[13]赵波.关公“忠、义、仁、勇”精神与中华“大一统”思想[J].运城学院学报,2007,25(6):35-38.

猜你喜欢
融入路径文化价值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
关于五大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高职电气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全过程路径的探索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中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分析
承德外八庙的文化价值与保护策略探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