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欣 谢锡锋
【摘 要】本文分析電力类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面临的问题,从衔接主体双方树立协同创新理念、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及能力分级培养目标、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三个层面论述电力类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思路。
【关键词】中高职;“2+3”;课程衔接;电力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1C-0066-02
当前,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中职和高职作为职业教育体系的两大主体,在“2+3”模式下,二者的衔接尤为重要和关键。中高职“2+3”模式即学生经过2年中职教育,顺利通过对口高职院校考试,接着完成3年高职教育,顺利毕业可拿到高职毕业证书。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打通求学上升通道,降低求学成本,获得高层次的学习机会,又能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增强中职学校的吸引力。同时在高职院校的示范引领作用下,中职学校的教学层次也会大幅度提升,进而促进人才培养层次的提升。因此,探讨中高职“2+3”模式,尤其是该模式下的课程衔接问题,对促进职业教育及社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电力类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面临的问题
中高职课程衔接不仅需要国家政策层面驱动,更需要中高职院校自身发展层面的诉求。尽管国家积极通过政策促进中高职衔接,但是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具有不同的办学追求,在践行时缺乏必要的协同意识,难以将政策落实。长期以来,中职学校将主要培养目标放在学生就业上,与高职院校处于隔绝状态。在课程衔接方面,中高职院校未充分考虑对方的发展需求,只愿意对课程建设做小幅度改动,缺乏协同意识和协同理念。
在课程标准建设层面,中高职教育各行其轨。中高职教育尽管同属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但在培养目标上具有明显的层次化差异。中高职院校都是根据各自的培养对象、培养目标来设置课程,容易造成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上缺乏分层思维和梯度,课程内容上重复偏多,课程体系上严重脱节。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师资力量水平存在差异,而且各院校生源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这导致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在开发课程过程中容易忽略中高职教育的衔接问题,造成了中高职院校各自为政,各行其轨。
二、电力类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思路
(一)衔接主体双方树立协同创新理念。协同创新是指各个创新主体要素基于共同目标,实现创新互惠、知识共享,通过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构建整体性动态性协调一致的共享平台。按照协同创新理念,作为课程衔接主体的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需要秉承协同创新意识,指导实际具体工作,做好课程衔接工作。例如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工程系坚持中高职衔接贯通,帮扶中职学校教师成长,与藤县中等专业学校、广西机电工业学校合作开展广西区教改项目“以提升职业综合素质为导向的电力类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探讨中高职“2+3”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衔接模式,并与广西机电工业学校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签订对口协议。
在协同创新课程衔接过程中,需要在以下两个层面进行理念强化。一是对参与工作的领导者、专业负责人进行协同理念的强化,促进形成协同创新环境。二是在实践操作层面,利用协同理念指导具体工作,科学规划整体课程设计,在参与者之间进行合理分工,从而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二)确定人才培养模式及能力分级培养目标。在构建中高职课程体系时,为了避免中职学生进入高职后,出现课程内容重复学习或者基础文化课程断层的问题,对企业用人需求进行认真提炼、深入分析,聚焦典型岗位和核心技能,遵循中职和高职各自能力提升规律,分别确定中高职的培养目标,确立电力类专业中高职分阶段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在中高职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中,通过循序渐进实现学生培养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升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在电力类专业中高职分阶段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下,中高职学生能力分级培养目标如下:第一级能力培养,即在中职的第1~4学期通过校内实训开展通用技能训练,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合作意识,具有电力类专业方面必备文化和技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可以从事电力行业工作的初学者。第二级能力培养,即在高职的第1~2学期,通过认识性实习,进行基本技能理实一体化训练,培养高级初学者。第三级能力培养,即在高职的第3~5学期,通过生产性实习进行核心技能理实一体化训练,开展各种专业相关的课程及实训,培养掌握核心专业能力的有能力者。第四级能力培养,即在高职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顶岗实习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培养能够真正从事电力行业,具备职业素养的合格职业人。以供用电技术专业为例,在中高职衔接培养的过程中,层层递进培养学生的电气运行维护能力、电气运行操作能力、电能计量及装表接电能力、电气设备检修试验能力、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能力、供电网络设计施工能力。
图1;电力类专业中高职“2+3”分阶段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三)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紧紧围绕电力类专业中高职分阶段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电力类工作过程和岗位能力,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以供用电技术专业为例,根据专业课程建设,依据中高职学生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设置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中职阶段根据初学者能力目标,开设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PLC控制技术、维修电工等课程,选取简单的理论进行讲解,进行简单通用技能的训练。高职阶段的第1~2学期,根据高级初学者能力目标,进行基本技能理实一体化训练,相应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如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大学英语及高等数学等,专业基础课如电路与磁路、电子技术基础、电机技术等。此阶段的课程学习,一是弥补中职基础理论学习深度的不足,二是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高职阶段的第3~5学期,根据有能力者的培养目标,进行核心技能理实一体化训练,相应开设的课程和实训为专业主干课程,如供用电设备、供用电网络、电气控制及PLC、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电网及自动化技术等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和一体化教学。在高职阶段的最后一学期,安排学生前往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及综合素养。
中高职课程衔接除了课程体系内课程间相互渗透、层层递进,课程标准的统一也是重要内容。各地的中高职院校往往是根据本地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经过企业调研专家论证会而制定出课程标准,相互之间会存在着较大差异。对此,在课程标准衔接过程中,应力争实现宏观层面的一体化,并在具体项目和任务上进行精确把握。本文以PLC技术应用课程部分内容为例,对中高职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具体如表1所示。
在中高职“2+3”衔接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课程的有效衔接是关键。本文对中高职课程衔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以供用电技术专业为例,基于中高职分阶段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以期为中高职电力类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甘辉,郑颖杰,宁建华.“2+3”中高职汽车专业课程衔接研究[J].交通职业教育,2018(4)
[2]王善勤,梁金荣,吴昌雨.基于现代职业教育的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研究——以计算机类专业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
[3]李英,欧阳丽.机电类专业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3(23)
[4]李秀媚.现代职教体系视域下的中高职专业课程衔接[J].教育与职业,2017(8)
[5]孟源北.中高职衔接关键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4)
[6]梁玉文.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以自动化类专业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6(24)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以提升职业综合素质为导向的电力类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GXGZJG2017A088);2016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基于无线自组网的分布式路灯监控系统的研究”(KY2016YB663)
【作者简介】丁 欣(1984— ),女,山东菏泽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与轨道交通技术专业方面教学与研究。
(责编 苏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