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育产业发展的广西体育职业人才需求分析

2020-05-03 13:52蓝敏萍李修康郭媛媛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需求分析体育产业人才

蓝敏萍 李修康 郭媛媛

【摘 要】本文阐述广西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广西体育产业发展对体育职业人才的需求特征,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思考广西体育产业体育职业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高校作为人才输出的主阵地,构建“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与开发模式,即以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为主、职业继续教育与培训为辅的人才培养及开发模式,努力建设与广西体育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规模足、素质高、复合型的体育职业人才队伍,实现广西体育产业与体育职业人才协调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广西体育职业人才;体育产业;人才;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1C-0051-07

;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体育职业人才队伍的支撑。自1992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第一次明确提出发展体育产业以来,我国体育产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探索与发展,先后经历了萌芽、起步、起飞三个阶段。2014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简政放权,并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培育扶持,破除行业壁垒、扫清政策障碍。至此,体育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1%,体育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超过30%,体育消费额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超过2.5%。”由此可见,国家对体育产业发展越来越重视,体育产业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和空间,而体育职业人才作为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必须加强建设和培育。但是,一个产业的职业人才培养与开发并不能立竿见影,需要根据产业发展的规划与布局、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产业发展对职业人才需求特点等进行较长时期的培育与开发。

一、广西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

广西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长期以来,对体育产业的投入相对不足,社会投资热度较低,产业发展较缓慢,主要表现在:一是体育场馆、健身设施、体育娱乐设施等公共基础设施规模较小、覆盖范围较小、设施条件较差。如广西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015年底仅1.21平方米,2018年底也只有1.56平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与农村的体育场馆仍有较大的缺口,体育设施少且简陋。二是体育企业规模小、实力相对较弱,体育知名品牌极少。当前,广西体育制造业企业在全国体育制造行业中还没有一个名字能叫得“响”;广西体育场馆经营方面除了李宁体育产业园的运营在全国算得上范本,没有其他的场馆能成为先进典型案例;在体育智慧建设方面更是没有名气;体育技术研发、体育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品牌仍处于空白状态。三是体育社会组织发展能力较低,推动体育产业发展作用不明显。全民健身计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启了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时期,《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明确提出:将适合由体育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体育社会组织承担。随着社会治理的创新发展,行业性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行业协会在产业升级和聚集中的作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挥。但从广西体育社会组织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看,仍不明显。截至2017年10月1日,在广西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登记注册的体育社会组织共有121个(自治区级),“十二五”期间,广西每万人有1.11个体育社会组织。这些体育社会组织人员配置不强、运行效率较低,且力量分散,未能形成集聚效應,更多的只是开展一些群众性的体育活动、体育赛事等,对群众体育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未能有效发挥其在产业升级和聚集中的积极作用。四是体育产业发展结构单一,动力不足。由于广西体育产业发展起步晚、投入不足,广西的体育产业发展结构单一,作为体育产业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的体育制造业仍处于空白状态,体育竞赛与表演业、户外体育、休闲体育、体育培训等产业都处于起步阶段,社会资本吸引力不高,未能形成产业体系。五是体育产业发展区域不平衡,未能形成集聚发展。体育产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广西体育产业发展相对较好的地区主要是南宁、桂林、柳州等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好的中心城市,大部分地区的体育产业还未得到充分的挖掘与开发。六是体育产业职业人才短缺,未能为区域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充分的支撑。复合型的专业技术人才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要,如体育研发人才、体育管理与运营人才、体育法律人才等严重缺乏,直接影响了广西体育产业的发展。

2015年,广西紧跟国家体育产业发展形势,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广西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广西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300亿元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0%以上等,并明确广西体育产业要重点打好“山水牌”“民族牌”“开放牌”“融合牌”“赛事牌”等五张特色产业牌。随后又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出台了系列配套政策,积极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加大对体育公共设施的投入,不断提升体育公共设施的供给水平。2017年自治区财政下达1600万元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启动资金和基层体校强基工程“双百计划”专项补助资金,广西财政厅官网数据显示,财政部安排专项彩票公益金1800万元支持建设,安排专项补助资金1405万元用于贫困县、边境县体育基础设施配套建设;2018年安排2.52亿元专项资金建设体育惠民项目。同时,中央对广西体育基层设施建设的补助资金也在逐年增长,2019年共有86个大型体育场馆获得中央补助资金9219万元,较2016年增长了14%;公共体育设施2019年获得中央补助资金1.27亿元,较2018年增长70.83%。此外,广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提出,2018—2020年,自治区本级财政将统筹安排180亿元支持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建设,其中投入约21.29亿元重点支持13个综合体育馆(场)、37个全民健身中心、17个体育休闲公园、9个民族传统体育基地、20个县级体校以及一批多功能运动场、村(屯)级篮球场、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乡镇灯光篮球场)、健身步道等建设。广西不断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广西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对体育产业发展作出全面规划,广西体育产业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日渐清晰。广西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一轴三沿、六区协同”体育产业格局,勾勒出了广西水上运动、户外运动、运动健康、体育旅游、体育制造业等各产业版图,广西各张特色名牌发展“画像”逐渐清晰,并结合各地资源优势与发展特色,提出了地方特色明显、产业差异化培育、互补并进的产业体系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路线,明确了广西体育产业的七大重点发展产业:体育旅游业、竞赛表演业、健身休闲业、体育彩票业、场馆服务业、体育教育传媒业、体育用品制造和销售业等。

第三,打造体育产业IP与体育产业项目品牌,产业品牌特色不断呈现。这几年,广西陆续承办和主办了各类大型体育赛事,如国际级体育赛事环广西自行车赛、“中国杯”国际足球锦标赛、苏迪曼杯羽毛球锦标赛、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国—东盟国际汽车拉力赛、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中国·百色国际山地户外运动挑战赛、亚洲攀岩锦标赛、壮族三月三民族体育活动等,通过高规格、大型体育品牌赛事的引进与自主体育品牌赛事的打造,营造了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塑造了良好的城市形象,初步呈现了良好的体育品牌效应,激发了体育产业的市场活力,积极拉动了体育等各方面的消费,助推了广西体育产业的发展。同时,广西先后获得了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如广西城市围棋联赛被评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太阳谷体育园、美丽南方、李宁体育园被评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太阳谷—卡丁车—马场线路被评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路线;南宁国际马拉松比赛被评为中国金牌马拉松赛事;李宁体育园运营管理模式、城市围棋联赛赛事成为全国的知名体育IP与体育品牌;等等。这些直接拉动了交通、旅游、餐饮、住宿、体育彩票等方面的消费。此外,广西还注重培育优质体育项目,从自治区体育局了解到,2018年首次在全区开展优质体育项目评定工作,评定了3个体育产业品牌、7个体育产业示范基地、13个体育综合体、5个体育旅游示范基地、5条体育旅游精品路线、5项体育精品赛事、7个航空体育飞行基地、3个山地户外运动营地等。综观以上,广西体育产业项目能较好结合广西区位、资源优势开展,紧紧围绕“山水”“赛事”做文章,较好地树立了广西体育产业标杆,丰富了体育产业内容,对培育广西体育产业项目有着重要意义。

第四,全局谋划体育与旅游、文化、金融、医疗、健康、互联网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挖掘广西体育产业发展新动力。广西充分挖掘区位资源优势,结合广西区情,深入实施“体育+”工程,在“体育+文化”“体育+旅游”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红水河边的欢喜冤家》《农民篮球队》等体育题材的电视剧填补了广西体育传媒市场的空白;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项目的实施,积极带动了广西体育活动的参与度;2017年广西体育产业现场会,2017年、2018年南宁体育产业博览会,2018年广西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会,第四届亚洲及大洋洲地区大众体育合作发展论坛暨中国—东盟大众体育合作发展论坛,中国东盟汽车拉力赛等一批体育会展、文化交流活动,为广西体育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广西钦、北、防地区的滨海体育旅游,东兴、大新、凭祥等地区的沿边体育旅游,全区各地的民俗民族体育旅游、山水户外体育旅游的兴起与推广,丰富了广西体育旅游产业的内容,体育旅游收入不断提高;体质监测与医院医学体验、体育健身与医疗康复结合,不断丰富了人民对健康生活的需求。通过努力,广西体育与多业态的融合发展道路日渐宽广,在“融合”“开放”“民族”发展方面呈现成效,极大地拓宽了体育产业发展内涵,提升了体育产业附加值。

第五,优化体育产业营商环境,营造产业消费良好氛围,体育产业宣传力度不断加大。这几年,广西体育行政部门积极响应国家部署,不断深化管理机制体制改革,简政放权,规范化管理,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体育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同时,注重积极整合体育、旅游等多元资源,先后在国内、东盟国家等积极宣传与推广体育产业项目。如2018年在全国体育产业发展大会上的产业项目推进与招商,引起了全国体育产业界、金融界等人士的关注;2017年在广西体育产业与资本市场创投峰会上进行积极推介,与有关方面搭建了良好的交流与合作成效;在2017中国—东盟山地户外体育旅游大会上,与东盟国家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推进了广西体育产业国际合作的步伐。此外,广西积极借助多元化的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如与广西主要媒体合作推出《“三月三”大直播》《健身型动力》等专题电视台节目等,积极扩大体育活动的影响力,营造体育产业发展良好氛围。所有这些,都为广西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持,将更大程度上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提高市场主体对体育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参与的积极性。

第六,国家体育总局与广西签署共建体育强区的战略合作框架,給予广西体育产业发展有力支持。合作内容包括支持广西重点发展体育旅游,建设体育综合体、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体育产业和体育旅游示范项目以及中国—东盟体育产业园;支持广西举办承办国内国际重大体育赛事活动,建设面向世界特别是东盟的重要区域赛事中心及中国—东盟重点项目体育训练基地、人才培训和信息交流中心。这项框架协议,从国家层面上为广西体育产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支持和良好的发展机遇。

综上所述,尽管广西体育产业发展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弱,但随着体育产业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健康广西”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及广西体育产业发展政策不断完善,体育产业发展目标定位进一步明晰,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体育基础设施与全区交通基础条件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体育文化氛围不断提升,加上广西体育产业自然资源禀赋优越等,为广西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广西体育产业的市场潜力巨大、前途无量。广西需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适应体育消费结构、需求结构特点,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民族文化特色等区域比较优势,结合区域实情制定合理的体育产业规划,设计科学而具体的发展目标、途径、政策及措施等,准确确定体育产业结构发展的重点,加强体育产业宏观协调与微观管理,特别是借助粤港澳大湾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发展机遇,发挥好“邻里互进”和“对外开放”的经济合作关系,大力推进体育产业开放发展。只有这样多措并举,才能充分发挥广西区域和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助推广西体育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二、广西体育产业人才需求特征分析

一个国家产业结构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从大的方面看主要受到资源供给、需求结构、对外经济关系三个方面影响。其中,国家资源供给因素是一个国家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这个国家当时和未来的产业结构。这里的资源主要包含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现有的生产技术基础、资金等。而人力资源是生产力三要素中很重要的具有能动性的要素之一,产业作为从生产经营活动的同性质企业集合,需要人力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过程。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互动间存在一种“推力—拉力”规律,即产业结构调整拉动人才结构调整,人才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决定人才需求结构,影响人力资源发展方向与水平,人才结构和发展水平是影响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技能基础。因此,要发展广西体育产业,必须重视产业人力资源这一重要因素,并加强对产业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开发。要实现广西体育产业与人力资本良好的“推拉”互动作用,还要结合广西体育产业打造“五张特色牌”的发展目标,从广西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出发,对体育职业人才需求特征进行分析,并以广西体育产业结构为依据,针对广西职业体育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体育职业人才进行培养与开发。

从体育职业人才类型需求、体育职业人才素质需求两方面来看,广西体育产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广西体育产业对体育职业人才需求主要以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为主。具体主要有:

一是对同时具有体育专业与旅游专业背景的体育职业人才需求旺盛。体育旅游是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身体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争、体育康复及文体交流活动与旅游地、体育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要打好广西体育产业“山水牌”和“民族牌”,体育旅游产业是关键。广西体育旅游资源丰富,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特色,可围绕广西“山水”与“民族”特色资源开发与整合体育旅游资源。然而,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虽然高度关联,但是各产业对于其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要求,在具体产业项目上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因此,要发展体育旅游产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不能仅局限于旅游专业人才本身。旅游人才可分为通识型旅游人才和旅游专业人才两个队伍。通识型旅游人才对塑造整体环境至关重要,同时服务于旅游业和其他产业;旅游专业人才则直接参与组织旅游相关活动,是旅游产业存在和发展的必备人力资本。但无论是通识型旅游人才还是旅游专业人才,显然都无法满足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体育旅游产业,除了需要具有旅游知识与技能的人才外,还需要熟悉体育项目、掌握体育运动技能、能组织体育活动、开发体育娱乐项目的复合型人才。从广西目前的体育旅游人才供给来看,体育旅游复合型人才本科层次的培养只有广西科技大学一所高校,而且只是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中作为体育旅游一个方向进行培养,培养的侧重点是户外运动项目、野外生存技巧、旅游资源知识、旅游线路开发、导游等。专科层次的培养只有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一所高职院校开设的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是能组织、策划、开展、指导休闲旅游活动的复合型专门人才。从这几年来看,这两所高校对这方面的人才招生规模小、毕业生少。桂林旅游学院虽然也开设有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但其培养的侧重点是高尔夫经营管理与服务方面的人才,其覆盖面较小。广西高校小规模的专业人才培养与区域内广大体育旅游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严重不平衡,导致体育旅游产业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

二是具有户外运动专业背景的项目策划与开发的体育职业人才需求量大。健身休闲业是以体育运动为载体、以参与体验为主要形式、以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向大众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涵盖健身服务、设施建设、器材装备制造等业态。健身休闲业又是以户外运动作为核心项目。健身休闲业的发展,需要大批的具有户外运动专业背景的健身休闲项目经营策划、运营管理、技能操作等应用型专业人才作为支撑。广西将健身休闲业作为体育产业七大重点发展任务之一,并要重点打造山地类、水域类、高空类、陆地类、洞穴类等户外运动项目。《广西户外运动发展规划(2019—2025年)》指出,2025年,全区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300亿元以上,约占健身休闲产业总规模的三分之一。而目前广西从事户外运动产业人才队伍规模小、人才质量参差不齐,且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也非常小。根据调研数据分析,广西高校2017—2019年所有体育类专业毕业生规模是2000~3000人,其中培养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占比最大,培养户外运动专业或专业方向的非常少,寥寥无几的户外运动体育职业人才显然无法满足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是有广西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专业背景的创意开发与现代技术应用型体育职业人才需求量大。广西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共有476项传统体育项目,其中有2項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8项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壮族文化与体育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广西壮乡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这是广西体育产业的特色,具有唯一性,需要既熟悉壮族民族文化,掌握广西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又具有较好的文化创意和创新思维,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塑造传统体育产业品牌的复合型人才,以将广西民族传统文化与体育运动有效结合,大力加强创意开发,打造广西壮乡区域特色的体育产业品牌。

四是对体育国际交流人才特别是与东盟国家的国际交流外事人才需求量大。广西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长期以来十分注重与东盟国家加强体育文化的交流,并打造了诸如中国—东盟汽车拉力赛等品牌赛事,建立了中国—东盟(广西)电子竞技产业园等合作项目,并将继续加强与东盟国家体育产业合作,打好与东盟国家在体育产业国际化发展与合作的“开放牌”。因此,迫切需要了解体育产业国际化的人才。2010年我国第一个国际化人才的“上海构筑国际化人才资源高地”研究报告将国际化人才定义为具有较高学历(本科及本科以上)、懂得国际通行规则、熟悉现代管理理念,同时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及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由此可见,广西体育产业要加强开放发展,需要大批接受较高学历教育、懂得东盟各国通行规则、熟悉现代管理理念,具有较好的体育专业背景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及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高素质体育职业人才,助推中国—东盟体育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将中国体育文化、中国体育产业品牌推广到东盟国家,实现体育产业国外市场效益。

五是具有体育专业背景的经济与管理类体育职业人才严重缺乏。体育产业的发展必须遵循产业规律和市场规律,这就需要大批既懂得体育又掌握经济知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来支撑。体育经济与管理类人才,主要包括体育经纪人才、体育运营管理人才、体育市场营销人才、赛事组织与管理人才、体育财务管理人才、市场运作人才、经营开发和产业管理人才、体育无形资源开发与品牌管理人才等。从广西体育局官方发布的相关数据看,2015年,广西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155.9亿元,占全国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0.43%;按国家体育产业11个大类分,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贸易代理与出租总产出和增加值最大,占全区体育产业总产出的34.9%;体育服务业(除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体育場地设施建设外的其他九大类)总产出为95.2亿元,占比为61.0%,其中体育场馆服务的经济规模较大,总产出为21.2亿元,占全区体育产业总产出的比重为13.6%(见表1)。无论是哪一类别的体育产业,都需要体育经济与管理类人才的支持。但从当前体育产业总产出与增加值看,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贸易代理与出租、体育服务业(特别体育场馆服务)仍为广西体育产业的重要产出,这类产业对于体育经济与管理人才需求更大。但这方面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从近三年高校培养的与体育经济与管理类相关的专业人才调研数据分析可见(见图1),这些专业每年的毕业生规模不足千人。人才总体规模小,专业人才对口就业率低,广西本区域高校向社会输出的体育经济与管理类人才十分有限。

六是体育教育与培训、健身指导业是体育产业职业人才的聚集地。从体育类毕业生近几年就业的情况看,体育院校毕业生具有较好的体育专项技能,毕业后直接从事体育教练、体育教师、体育健身指导课程设计与开发、体育健身指导等工作,具有很大的优势。从全区开设体育类专业数据可见,很多高校体育类专业主要开设体育教育这个师范类的专业,重点培养体育教育人才。如广西唯一的体育类专业高校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每年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规模占全校一半以上,大部分的学生毕业后从事体育教育与培训或健身指导工作。随着健身休闲等产业的发展,近几年体育教育与培训、健身指导行业增加值大幅度提升,极大地吸引了市场资本涌入,体育教育与培训、健身指导行业将成为发展潜力较大的行业之一,这方面的职业人才将会逐步突显较大的缺口。

此外,随着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体育赛事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将需要大量的具有法律、保险、传媒等专业背景的体育职业人才。

第二,从广西体育产业对体育职业人才的素质需求来看,按照广西七大重点发展的产业链进行分析。其特征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职业能力素质方面。需要具有跨专业背景与专业技能的人才。要求具备较强的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研发能力、信息与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策划与营销能力、组织管理与运营能力、实践能力等。

二是职业知识能力方面。对体育职业人才要求具有较强的营销专业知识。掌握体育产品与服务品牌管理、赛事策划与营销知识;掌握运营与管理专业知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管理、赛事管理、票务管理、设施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知识;掌握无形资产开发与运营、场馆的运营知识;具备一定的体育专业知识,能了解体育运动项目、熟悉体育产业、熟悉体育产品;具备经济专业知识,熟悉经济运行的规律,掌握经济理论知识;具备新闻传媒专业知识,掌握多种媒体操作知识与技能;具备国际商务相关知识,等等。

三、广西体育产业职业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全国体育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指出:“当前我国体育人才发展水平同体育事业的发展需求仍有差距,还不能满足体育强国建设的需求。体育人才总量相对不足,各类体育人才发展不平衡,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短缺;服务和推动体育人才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仍需不断调整和创新。体育人才资源开发投入相对不足等。”广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在全国相对落后,从影响体育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体育职业人才短缺的问题是影响广西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主要问题表现为:

从宏观层面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长期以来,广西人才资本投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力资源开发投入不足,人才发展水平不高,造成人才资源总量少、规模小、结构性矛盾和人才创新能力不强,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严重缺乏。人力资本的形成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从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到人力资本的形成必然经历一个“时间差”。由于广西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可用于投资教育的经费十分有限,而教育投入是人力资本投资中很重要的方式。由此,广西人力资本的存量缺口变大,在当前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等背景下,人力资本供给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更加不相匹配,原有的人力资本存量无法满足当前体育产业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求。这将会影响到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化,也会直接影响到体育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与转换。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各方高度重视,并加大力度加强对体育职业人才的培育,人力资本的收益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差才能得以实现。二是广西对体育产业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产业结构的特点也会影响到人力资本的配置。长期以来,广西体育工作的侧重点主要放在竞技体育方面,体育产业方面的发展相对较弱。由此,形成对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要远远大于对体育产业人力资源的培育和开发的程度,造成偏向于支持与强化竞技体育人力资源的配置,直至随着体育产业国家战略的提出,体育产业才得到广泛的重视。但在这样的情况下,目前尚未看到相关管理部门对行政管理机构作出相应调整(或是增强体育产业部门人员配置,或是重组部门机构与职能等),也还没看到相关管理部门出台专门的体育产业人才规划或发布专门的体育产业人才需求指南,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也没有较精准地掌握体育产业人才供给与需求实际情况。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体育产业专业人才储备不足,其次是没有将体育产业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专项任务,造成体育产业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不协调。再次是产业发展对人才吸引力不大。配第-克拉克定理分析劳动力转移的原因时,认为是由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出现收入(附加值)的相对差异造成的,人们总是由低收入的产业向高收入的产业移动。不同的产业其收入水平是不同的,这种产业间相对收入的差距,是劳动力在产业间流动的重要原因。广西的体育产业基础弱、规模小,产业结构单一,内容还不够丰富,市场主体发展力量单一、小而分散,尚未形成体育产业集聚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因而对于高素质、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吸引力不强,无法形成人才集聚效应。体育产业对人力资本吸引力还不大,或者说人力资本向体育产业流动的现象仍未出现,这与广西体育产业发展的水平、产业的结构、产业发展前景、产业发展的风险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从微观层面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高素质体育职业人才培养总体规模小。人力资本的提升,需要个体自身的积极参加,主要是通过教育、培训、保健、迁移等多种形式投资形成的。可见,高素质体育职业人才需要通过教育、培训等各种形式的投资才能获得。从教育这一投资形式看,高校是体育职业人才输出的主阵地。广西目前有80所左右普通高校,开设有体育类专业的高校有16所,这几年广西所有体育类专业毕业生数量为2000人~3000人/年,除去非对口就业人数,体育职业人才年供给量很少。二是体育职业人才培养途径单一。目前高素质体育职业人才主要是由高校(本科+高职)学历教育为主,其次是社会短期培训,以及退役运动员转型从事体育产业相关职业工作,人才培养的途径较少。三是各类高素质、复合型的体育职业人才嚴重缺乏。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支撑。从了解的情况看,当前广西大部分体育产业专业人才主要是圈内的“体育人”(原先从事与体育相关工作或体育专业人才)或者有一定体育基础的专业人才,人才学历、素质参差不齐,知识与技术结构单一,难以满足各类体育产业对各类型体育职业人才素质的要求。四是高校对高层次体育职业人才的教育培养与社会需求不适应。如市场需要大量的体育营销职业人才,但广西开设体育营销专业的高校仅有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一所高校,且因为生源不足的原因,也仅招收了两届学生后不再招生。其他的高校体育类专业人才培养也大多停留在体育的范畴,难以培养出既有体育专业背景,又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跨学科技术技能的体育职业人才。

四、广西体育产业职业人才培养与开发的途径

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他强调人力资源,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和物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在人力资本投资各种形式中(主要包含教育、保健、人口的迁移等方式),用在教育上要比用在其他方面的收益率更高。同样的,在体育产业发展中,通过教育与培训的形式实现人才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也将是一种更经济且有效的重要途径。基于广西体育产业发展和体育职业人才建设的现状,广西体育职业人才的培养与开发要以广西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与开发具有跨学科知识、跨学科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体育职业人才培养与开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好产业人才发展规划与产业人才需求指南,加大对体育人力资本的投入,完善体育产业人才建设体制机制,优化人才成长和培育环境,指导高校与社会对体育产业职业人才的培养与开发。从通过教育投入形式提升人力资本的角度看,本研究认为应以高校作为人才输出的主阵地,构建“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培训”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与开发模式,即以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为主、职业继续教育与培训为辅的人才培养及开发模式,努力建设与广西体育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规模足、高素质、复合型的体育职业人才队伍。

在学历教育方面:一是要不断扩大高职院校专业招生规模。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提高职业人才培养总量,这既是当前我国对职业教育所积极鼓励的,也能从很大程度上解决广西高素质体育职业人才总体规模小这个重要问题。二是要动态调整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结合广西体育产业发展规划、重要产业发展,以及各产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有计划地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布局,加强对体育产业市场急需的专业人才培养,如体育法律、体育保险、体育国际交流等专业职业人才的培养等。三是要不断优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与产业、行业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与时俱进地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清晰且精准定位人才职业岗位群、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动态地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与职业能力要求为导向,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强调复合性知识、多元化技能的培养,培养出复合型的体育职业人才;积极推进“1+X”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课程实践课时,不断提高体育职业人才的技术技能与实践能力,促进体育职业人才技术技能与职业岗位发展高度对接。四是要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培养人才。产教深度融合是培养职业人才职业价值观,提升职业人才技术技能,提高职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团队、教学部门要保持与体育产业紧密联系,强化产业师资与教育师资互动,教师专业团队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技术服务深入体育产业,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深入产业、行业开展教学与指导。通过产教深度融合,不断提高职业人才的创造能力、创意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五是大力推广学生双创活动。通过双创活动,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以及提高营销、管理、运营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同时在体育产业这个朝阳产业中挖掘机会,培养体育产业创业人才。六是搭建人才共享共育平台,实现跨专业培养与开发体育职业人才。学校与学校之间、校内学院与学院之间建立人才培养培育共享机制,通过打通“学校围墙”和“学院门道”,培养复合型的体育职业人才。如某所财经类的高职院校与体育类高职院校合作,通过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实践互通的方式,培养体育经济与管理类人才,效果良好。又如某所综合性的高职院校,建立校级专业群课程体系,体育学院的学生与商学院、旅游学院、外语学院、法学院等学院的学生实现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实践互通,充分利用现有教育教学资源,共同打造复合型体育职业人才,取得良好效果。

在继续教育与培训方面:一是畅通继续教育培训渠道,为体育产业各类人才开展个性化的职业继续教育培训。职业继续教育培训形式灵活,有利于体育职业人才持续的培养与开发。政府部门要大力引导与支持高职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开设体育产业需要的职业继续教育培训课程,完善职业继续教育培训评价机制,丰富职业继续教育培训形式,为已从事体育产业或有志从事体育产业的各类职业人才提供深造的平台和机会,为从事体育产业的圈内“体育人”或圈外的“非体育人”补充各自所需要的“营养”。同时,通过职业继续教育培训的形式,还可以弥补学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上的不足。二是要积极推进现代技术在体育职业人才职业继续教育培训中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职业继续教育培训的规模与范围,有效解决接受教育与培训人员的时间与空间问题。同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能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好地为接受教育与培训者提供更多个性化的学习与实践。三是通过推广职业继续教育培训,为退役运动员成功转型从事体育产业提供有效途径。退役运动员普遍熟悉体育事业,具有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和高超的体育专业技能,通过职业继续教育培训为他们提供其他专业知识的补充,有利于提升退役运员其他方面的知识水平与综合素质,有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培养成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体育职业人才,也能有效帮助他们继续就业。四是打造终身教育的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对人力资本开发具有多元性。学习型组织不但进行普通教育,还更注重在职学习、能力开发、职业发展学习等。这种学习型组织不仅扩展了人力资本的实用知识的存量,而且还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把一般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专业资源”或把“普通资源”培养成“高级资源”。面对体育职业人才存量不足的困境,以及知识更新迭代快速发展的时代,引导体育产业用人机构建立、打造学习型组织,通过完善在职的继续教育培训,构建终身学习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也能解决人才存量不足的问题,有效提升人力资本价值。

总之,人力资源水平与产业结构的优化、产业发展的速度和程度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关联。只有从理念和思想上重视体育产业人力资源培育与发展,准确分析与预测区域对体育产业人才的需求,加强对产业人才的科学规划,并采取积极有效的人才培养与开发措施,才能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这需要政府、高校、企业、社会等多方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鲍明晓.我国体育产业的形成和发展[J].体育科研,2005(6)

[2]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2016-05-05)[2019-10-11].http://www.gov.cn/xinwen/2016-05/05/content_5070514.htm

[3]自治区体育局.广西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2017-11-09)[2019-10-11].http://xxgk.beihai.gov.cn/bhstyj/zcfgzl_85133/zcfg_88750/201711/t20171109_1606215.html

[4]广西获1.27亿元中央资金建设公共体育设施项目[EB/OL].(2019-04-15)[2019-10-11].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90415/newgx5cb46ecf-18223678.shtml

[5]裴立新.中国体育社会组织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5

[6]陈建国.行业性社会组织推动区域创新发展的作用思考——以中关村的经验为例[J].理论探索,2014(5)

[7]傅振磊.全民健身背景下广西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变迁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9(2)

[8]广西区体育局争取中央补助资金1405万元[EB/OL].(2017-12-27)[2019-10-11].http://sports.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71227/newgx5a431fb9-16790130.shtml

[9]广西86个大型体育场馆获中央9219万元补助资金[EB/OL].(2019-05-10)[2019-10-11].http://news.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90510/newgx5cd58f7a-18304696.shtml

[10]中央大力支持广西开展公共体育设施建设[EB/OL].(2019-04-18)[2019-10-11].http://gx.people.com.cn/n2/2019/0418/c179430-32858035.html

[11]自治区政府与国家体育总局签署共建广西体育强区战略合作协议[EB/OL].(2018-07-17)[2019-10-11].http://www.gxzf.gov.cn/sytt/20180717-703882.shtml

[12]芮明杰,王方华.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3]李香华,钟兴永.体育旅游与健身[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14]国家旅游局:对旅游人才的三大需求[EB/OL].(2017-04-04)[2019-10-11].http://www.sohu.com/a/212744001_696743

[15]史伟.广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17(11)

[16]李成明,张磊,王晓阳.对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3(6)

[17]Jac Fitz-enz.How to measure Human Capitals;Contribution to Enterprise Goals.The ROI of Human capital,measuring the economic value of employee performance,2000:42-46.

[18]邝小文.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人力资本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7

[19]西奥多·舒尔茨.对人进行投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20]史晓白.学习型组织与人力资本开发[D].苏州:苏州大学,2006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双创背景下体育职业人才产教融合协同培养模式研究——基于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研究系列成果之一(GXGZJG2017B178);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蓝敏萍,女,广西南宁人,硕士,南宁职业技术学院,高级经济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产业发展研究;李修康,男,广西南宁人,硕士,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郭媛媛,女,广西南宁人,硕士,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需求分析体育产业人才
人才云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大学师生需求发展分析
基于UML技术的高校贫困生管理系统建模分析
指挥信息系统模拟训练评估需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