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灯工艺传承与市场开发相结合的发展路径

2020-05-03 13:45侯梅
青年时代 2020年4期
关键词:市场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

侯梅

摘 要:作为彩灯工艺传承的保护单位,中国彩灯博物馆肩负着彩灯的收藏、保护、展示与研究的重要使命。自贡彩灯历史悠久,是精湛手工技艺与现代科技的集大成者,是民族民俗文化的结晶,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重点对象。因此,应使彩灯手工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及文化相融合,对其进行生产性保护,将其进行生产力及产品转化,以产生经济效益带动彩灯文化产业发展,使其在生产实践中与市场充分结合,这也成为研究的重难点。基于此,本文将从生产性保护的角度出发,对自贡彩灯手工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市场开发相结合的发展路径进行探析,以期使该技艺在得到传承与发展的同时,实现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彩灯工艺传承;市场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一、引言

作为自贡灯会及彩灯手工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唯一传承保护单位,中国彩灯博物馆除了要不余遗力提升自身的非遗保护意识及能力外,还要妥善做好非遗彩灯文化的国家级非遗项目申请,并在对其进行生产性保护的过程中积极发挥带头作用。

二、自贡彩灯的艺术特色与制作技艺分析

自贡彩灯的制作技艺可谓是中国彩灯制作技艺的典型代表,除了集合历史时期各种彩灯制作技艺外,还将我国的其他技艺进行了吸收与融合,成为传统技艺与现代技艺的集大成者。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彩灯材质丰富,造型多元。俗话说,“信手拈来皆为灯”就是自贡彩灯材质的真实现状。彩灯艺术家将身边及生活中的各种材料,如玻璃、蚕茧、竹编、丝绸、矿泉水瓶、皮影等材质信手拈来便制作成以牡丹、莲荷为代表的造型多元的彩灯工艺品。

第二,文化载体包容性强,内涵丰富。上至古代传说、童话神话,下至当代事件人物、社会热点,通古贯今,容纳中外,以人物、动物、民风、民俗、建筑、旅游、动漫等各种形象为载体,通过多元化彩灯技巧天马行空地将丰富的文化内涵栩栩如生地进行展现。

在工艺方面,集合传统性与现代性为一体,集“形、色、声、光、动”为一体。在以往单一静止的观赏性花灯制作技艺的基础上,自贡彩灯结合以钢木结构、机械、光电、装饰装裱等现代工艺,制作出一批批融艺术、知识、观赏等为一体的复合彩灯灯组,在吸收民间剪纸、竹编、皮影、雕刻等核心技艺的基础上,衍生出放样、丝扎、立体造型、捆扎、刺绣、分色裱糊、焊接转动等新型工艺,将中国现代彩灯艺术的发展推向新境界。纵观自贡灯会的各种灯展,我们可以看到,自贡彩灯已经让传统的花灯披上了“形、色、声、光、动”的时代外衣,现代感极强,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这五者之间的巧妙融合,再加之各种彩灯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使自贡灯会以及文化迅速崛起,为民族文化及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三、自贡彩灯工艺传承与市场开发相结合的发展路径探讨

从自贡彩灯及灯会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自贡彩燈是彩灯手工技艺文化与市场开发相结合的艺术产物,是地域文化通过不断创新和发展以满足多元文化诉求的最佳选择,对其进行生产性保护研究是趋势所在。在各种彩灯活动的展出中,自贡灯会创下了不菲的经济价值,也吸引了很多的学习者、研究者,甚至是长期从业者,实现了彩灯手工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传承。在彩灯工艺传承与市场开发的发展中,中国彩灯博物馆要积极发挥作用,通过组织非遗彩灯产品参展、促进彩灯产业集群实现群体传承、加强彩灯人才培养、将彩灯推向人们生活以让民众参与其保护与传承,从上述几个方面着手,推进自贡彩灯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具体到实践环节,表现为如下几点。

(一)积极组织非遗彩灯产品参展,吸引民众对彩灯文化的研究兴趣

近半个世纪以来,自贡灯会在无数次的对内、对外商业展出、商贸活动中凭借其精湛技艺及艺术魅力不断扩大其影响力。随着灯会规模和质量的大幅度提升,赢得“天下第一灯”的美誉。基于此,中国彩灯博物馆除了要利用好自身已有的中外彩灯风情厅开展非遗彩灯展览以吸引更多对前来参观和研习彩灯非遗保护成果外,还要积极“走出去”,做好彩灯的对外展出工作,妥善进行规划、指导和组织。同以往商业性的展出相比,非遗彩灯的展出要更加突出彩灯文化,而非彩灯的经济效益。2019年,中国彩灯博物馆组织彩灯非遗产品参加了西博会和成都国际非遗节展示就是不错的开始。在展会中,除了重点推出自贡“盐龙灯”文化外,以花灯、传统丝架工艺台灯、灯组、文创彩灯为主的展示样品中,刺绣、皮影、剪纸、雕刻、凤凰、牡丹、中国画等元素展现得淋漓尽致。配上悠悠的竹琴以及带着自贡风味的金钱板曲调,彩灯产品既富有文化意蕴,又因其悠久的历史感而让人回味无穷,充满探索欲望。由此成功地通过展出吸引了无数民众对彩灯文化的研究兴趣。与此同时,对外展出,在创造经济及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了更好的市场竞争力及生存空间,为彩灯技艺的生产性保护与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文化惠民活动,促进彩灯产业集群实现群体传承

任何一项技术的传承如果通过一对一的方式传承,很可能会出现传承人因解决生计问题而造成技艺失传的现象。灯会文化及彩灯技艺的传承自然也不例外,而要避免这种损失,只有将其进行整合与创新,形成产业发展规模,通过规模不断扩大,人才不断培养和积累,才能实现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拯救濒危的非遗文化。因此,中国彩灯博物馆要大力发挥作用,促进彩灯文化与恐龙文化、井盐文化等特色文化有机融合,走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以推动集群发展,实现彩灯技艺的群体传承。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下,中国彩灯博物馆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为非遗文化的代性传承(由一代人向下一代进行传承)奠定基础。具体到实践中,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邀请彩灯民俗研究专家或美术方面专家等,通过专题讲座的开展,对自贡彩灯非遗文化的属性进行通俗解读,让更多人能够感受解读和品味彩灯文化及其内涵。通过公开课的讲授,让更多人了解到自贡彩灯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背景下面临的发展机遇以及挑战,从而激发人们参与灯会非遗保护传承事业的责任意识,自觉肩负彩灯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在中国彩灯博物馆馆区开展非遗调查传播活动,引来一大批画师、技师、彩灯爱好者、彩灯研究者对彩灯非遗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随着社会各界对彩灯非遗保护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为彩灯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带来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三)发挥博物馆的宣传教育作用,对彩灯人才进行技术培训及素养培养

人才是实现彩灯技艺传承的最重要资源。因此,应根据彩灯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并对彩灯文化及技术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及培训。基于此,首先,中国彩灯博物馆可以大力发挥宣传教育的作用,组织一些培训、讲座及活动,吸引更多对彩灯文化及技艺感兴趣的人前来学习及交流,以提升其综合素质及彩灯制作技术水平。其次,可以搭建博物馆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平台,选派中国彩灯博物馆的优秀美术师、工艺师、讲解员等进入高校去为大学生们进行彩灯文化及技术的相关宣教,呼吁并引导更多的院校开设彩灯民间工艺品制作、美术设计、灯具制作等专业。同时,从学生队伍中挑选一批对彩灯非遗文化感兴趣且极具潜力的学生进入彩灯博物馆去实习,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彩灯文化及技艺,为彩灯的市场开发及文化传承注入新鲜血液。

(四)对彩灯产业进行拆分,让民众参与彩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彩灯技艺及文化的保护及传承仅靠政府、中国彩灯博物馆以及各企事业单位的努力还远远不够,应积极吸纳民众。因此,对彩灯文化进行产业拆分,使其向实体经济拓展则成为不错的选择。中国彩灯博物馆应领头进行彩灯产品的大胆创新研发,既要继续传承传统技艺,开发能够满足大众需要用来展出的艺术性组合式灯组文化产品,保护自贡彩灯的知名度,又要引导艺术家及相关企业进行创新和创造,将其拆分为满足家庭或个人兴趣爱好的精细化的观赏性小件艺术彩灯产品,让彩灯产品能被用到城市景观亮化、庭园美化、家庭摆设及个人收藏等方面。通过从大件做成小件,从展出做成走进商场和商店,放大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促使其进一步市场化和产业化。通过让彩灯文化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吸引并呼吁民众对其进行积极保护与传承。以2019年的西博会为例,熊文栋和熊彪父子俩的小型“非遗传统宫灯”“文创台式宫灯”等就大受好评。灯组虽越来越小,但其文化生命力却非常强大,通过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更是拉近了人们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让“传统文化”变得可视、可感,进一步激发民众对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参与感,以大力发挥民众的强大力量。

四、结语

自贡灯会作为民间多元彩灯手工艺的再现和展出,实现了民俗传统及手工技艺与现代科技及经济的有效融合。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继承、发扬与创新成为重要课题。中国彩灯博物馆作为自贡灯会及彩灯手工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唯一传承保护单位,则更应积极发挥作用。本文从生产性保护角度对自贡彩灯手工艺与市场开发相结合的发展路径进行研究,以期引起政府、彩灯企业及社会民众的广泛关注,吸引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共同致力于彩燈非遗文化及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让我们的民族文化走得更远、更顺。

参考文献:

[1]黄俊良.浅析自贡民俗彩灯艺术的审美特征[J].西部皮革,2018(10):122.

[2]朱玉梅.彩灯承载的传统民俗文化内涵——以自贡灯会为例[J].大舞台,2013(6):214-215.

[3]梁光焰.从观念到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世界”与生活化传承[J].民族艺术研究,2019(5):121-129.

猜你喜欢
市场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
浅析如何优化农村医药市场的开发研究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节庆敬老“孝消费”现状及其市场开发对策
服装重塑计划:基于环保理念下的产品设计和市场开发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