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宏森 钟志鸿
摘 要:采用个案研究法,使用箱庭疗法对一名饱受抑郁情绪困扰的大三女生(L)实施了22次干预,研究该抑郁大学生箱庭干预过程、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是该个案的箱庭干预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问题呈现阶段、混乱下沉阶段、转变阶段、接近自性阶段;箱庭的内容主题从“聚焦过去”转移至“关注当下”最后“展望未来”;通过箱庭创作,来访者能够创造性地表达出自己内心蓄积的负性情绪。通过象征性的自我死亡获得了自我重生。结论:箱庭疗法能有效地缓解大学生的抑郁情绪、抑郁症状且有长期作用。
关键词:抑郁;大学生;箱庭疗法;个案研究
一、引言
抑郁(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消极情绪体验,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危害性。大学生由于身心发展不成熟,自我调节能力差,常产生心理困惑,引发抑郁等不良情绪。调查显示大学生较易因学业就业压力、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和幼稚的心理发展水平而受抑郁的困扰。相关研究也显示,当下大学生抑郁检出率高达30%以上,且这一数值未有下降趋势[1-3]。抑郁已成为严重影响和危害大学生身心健康和成长不可忽视的因素[4]。
针对大学生的抑郁症状,精神科医生惯常用药物治疗为基础的各种医学方法。然而,现实情况是多数大学生抑郁症状处于轻中度层面,并未达到就医程度。而且大学生自身因情绪问题就医的态度并不积极。此时,高校的学生心理工作者就显得举足轻重。他们在面对大学生的抑郁情绪问题时多采用传统的面谈咨询,从问题导向出发,对来访者施以情绪管理相关的心理辅导,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抑郁情绪,但往往导入过程难、耗时长,多在问题的表层工作,不能触及深层原因。箱庭疗法作为一种能从人的心理深层面来促进人格改变的心理治療方法[5],目前国内外已运用其对问题儿童和大学生进行治疗,均具有较好的长期效果[6-7]。
箱庭疗法(sandplay therapy)是在治疗者陪伴的情况下,来访者从玩具架上自由挑选玩具,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箱子中进行自我表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8]。箱庭创作是一种创造过程,箱庭是展现自我的平台,来访者在这样一个自由创作的平台上,在自我的引导下,在治疗者的促进下,以非言语的方式建构积极自我以取代原有的消极自我,以获得自我重生。
二、个案评估及干预方案确立
(一)个案基本信息与主诉
1.基本信息
L同学(女,22岁)某学校三年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长女,家中还有一个弟弟,体态适中、身高约1.55米,自述无重大疾病史。在农村长大,由外祖母抚养,9岁时外祖母去世由舅妈抚养,小学四年级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父母皆是是教师,家族无精神病史。
2.主诉
大学以来积极参加部门工作、学业成绩优异。近来与舍友的关系不融洽,没有共同话题,感觉被孤立。跟男朋友关系僵化。睡眠质量差,多梦。偶有肠胃不适,心情低落、感觉生活无意义,甚至萌生自杀念头。
(二)心理评估与干预方案
1.心理评估
L同学衣着整洁、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主动求助,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排除精神病。对照症状学标准,来访者表现出抑郁、烦躁、睡眠障碍、胃肠不适;严重程度标准看:来访者的反应程度不甚强烈,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时长标准看:1个月左右。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为中度(53分);依照DSM-Ⅴ关于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结合收集到的信息与量表得分,参考精神科医生的建议,咨询师认为L同学的表现符合中度抑郁的诊断标准。
2.商定干预方案
经咨访双方共同协商,形成如下干预方案:鉴于求助者有一定自杀念头,故将其纳入重点关注对象并获取其辅导员的电话作为紧急联络人,在咨询过程中如欲做出与生命处置相关等重大决定,要提前告知辅导员或咨询师;咨询师会定期进行督导与专业素养的自我提升,以期最大程度地保障来访者的权益;短期咨询目标:缓解抑郁情绪、改善抑郁症状;长期目标:促进来访者自我成长、进一步完善人格。
三、箱庭干预过程和效果
(一)箱庭干预过程
箱庭干预自某年11月中至第二年7月上,历时10个月,共进行22次箱庭干预,包括18个箱庭作品、1次初诊接待、2次阶段性评估、1次回顾性总结。通过箱庭创作,来访者再现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并尝试在箱庭中寻求解决之道,创作时的舒适氛围使来访者身心得以放松并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为来访者心理发展和治愈提供了可能。陈顺森提出,没有经过前期面谈咨询的箱庭更多会经历呈现问题、混乱、转变、到达自性四个阶段[9]。据此理论,将L同学的箱庭干预分为四个阶段:问题呈现阶段(1~4次)、混乱下沉阶段(5~8次)、转变阶段(9~13次)、接近自性阶段(14~18次)。各阶段部分箱庭作品呈现如下。
1.问题呈现阶段
起源:早期依恋客体的不稳定性。箱庭干预初期,L再现了自己早年不稳定的生活经历,出生伊始就被外祖母抱走寄养在乡下,如图1所示,“圣母”象征着外祖母,无私地为自己提供爱和陪伴。蛇和蜘蛛代表父母,不时会给自己带来伤害和痛苦。之后外祖母去世,又被送去舅妈家。父母本就没有给予稳定的陪伴和充足的爱,弟弟的出生加上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L扮演着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就像是深陷沼泽马儿一样逐渐落入危险的境遇。如图1所示。
2.混乱下沉阶段
自我的深层思考。噩梦重现,悲伤的往事涌上心头,外祖父、母的去世,L原本安全的世界因此崩塌,不住地埋怨自己的弱小与无知,父母怨气相加。难道这一切从自己一出生就是一个错误。L说她好像陷入抛弃与被抛弃的循环里面,走不出来,一次次遭受失去的痛苦,如图2所示。
3.转变阶段
立足当下,种下希望的种子。这一阶段L开始向下探索。谈论的内容也从过去的生活经历转到当下面临的问题上来。创作过程伴随着个体的转化,涉及对立面的统一。统一出现之前,个体会深切体验到对立事物,荣格用物极必反来描述这一状况,比如说,想要生活充实,我们就必须正视死亡;想要充分体验死亡,我们就必须得活着;想要爱,我们必须知道恨;想要行善,我们必须知道恶。L已经充分表达出自己对父母的怨怼,复杂的情绪在箱庭中得以安放,注意力转移至享受当下:享受春天的美景、树立同侪竞争的危机意识,如图3所示。
4.接近自性阶段
自我重生,未来可期。通过箱庭创作,过去的消极情绪得以宣泄,消极部分的自我得以象征性的毁灭,这样就发展出了新的自我同一性和自我概念也即自我重生。经过系统的箱庭干预后,L以新的面貌、饱满的状态迎接自己下一个阶段的生活,如图4所示。
根据Ramos和Matta对箱庭疗法的资料分析方法[10],将来访者箱庭过程中的图像及言语表达资料归到不同的类别进行统计可知来访者的系列箱庭具有11个类别,137次,对各阶段各类别频次及总数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
从表1可见,来访者系列箱庭中,问题呈现阶段有10个类别,共33次;混乱下沉阶段有11个类别,共34次;转变阶段11个类别,共41次;接近自性阶段11个类别,共29次。统计各类别在每个阶段箱庭中出现的频次,并算出各类别在各阶段出现的百分比,例如,“冲突”在问题呈现阶出现了6次,该阶段总次数为33次,冲突占18.18%,在混乱下沉阶段占20.59%,转变阶段9.76%,接近自性阶段为13.79%。
对表3.1分析发现,问题呈现阶段,来访者所表露的类别及次数相对其他阶段较少,自我认同与冲突表达多,这意味着来访者在箱庭创作过程中更多关注自身,对外界的信息关注较少。初始阶段,正是问题呈现的爆发阶段,冲突多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似乎也印证了抑郁群体的典型特点,容易将关注点过多地放在自身内部,导致内心矛盾冲突不断,又无处释放。后期的自我认同更趋于专一、积极,自我表达更坚定有力量。自我表达在不断的改变,自我像也在不断调整,意味着来访者自身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越来越灵活;在混乱下沉阶段,一方面来访者的防御逐渐卸下,另一方面来访者压抑在内心的矛盾冲突达到高峰,这说明来访者的箱庭干预渐入佳境,敢于向外界表达自我,逐渐由内向外转移;转变阶段,来访者较多表现整合,与上一阶段冲突的暴露相呼应,来访者暴露问题的过程是逐渐了解自己的过程,这或许也是来访者的意识与无意识在趋于整合;接近自性阶段,下行运动表达多,下行运动的增加,意味着来访者在进行深入自我探索,在不断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中逐渐接近自性。另外,系列箱庭中阻塞在不断的减少,阻塞意味着心理能量的停滞,常表现出痛苦的感受[11],阻塞的减少意味着来访者的创造性在增加,应对风格更为灵活,面临困难不是停滞不前,而是采用相应的应对风格去应对。
(二)干预效果
1.来访者反馈
“经过两次箱庭,感受到了自己的改变,面对压力更游刃有余了,情绪更加稳定了,箱庭是个神奇的地方,它让我说出自己不敢说的话,让我感觉有人和我站在一起,不再孤立无援;现在的我似乎会把箱庭当成自己宣泄的工具、自己表达的工具,甚至会期待每周的箱庭体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一个个作品的呈现,我发觉自己的变化,我知道这些变化也无法一下子达到目的,不过有改变总是好的吧,我可能还要再给自己一点时间。”
2.陪伴者感受
初始阶段,来访者的箱庭作品及作品背后的故事分享,能明显感受到来访者的抑郁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其次,来访者的睡眠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箱庭室见面时的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箱庭干预前后的抑郁自量表分数为(53,42),结合两次阶段性评估以及来访者的箱庭创作感受,其抑郁情绪和症状得到缓解和改善。
3.行为转变
经过审慎的思考,L与男朋友和平分手;舍友关系也不错,有了长期稳定的密友;顺利通过毕业答辩,并获得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四、箱庭疗法干预大学生抑郁症状的思考
抑郁症问题源于儿童期积聚起来的无意识冲突,是对丧失的反应,是个体遭遇丧失后把自己的敌意、依赖性等矛盾情绪转向内心已丧失的对象,转向内部的自我,导致严重的、非理性的自我批判和自我惩罚后出现的[11]。因此,抑郁症的干预就要通过各种技术方法,将无意识层面的内容带到意识层面,这样来访者就能洞察自己的心理问题,然后得以解决,也即理解(表达)即治疗。
箱庭疗法一个重要的治疗机制就是将无意识内容意识化,箱庭就是无意识意识化的平台,来访者每次选取的玩具、创作的内容单元、生活经历的复演都具有一定的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箱庭创作的过程就是来访者者在咨询师的带领下逐渐将无意识意识化的过程。在箱庭疗法的实施过程中,箱庭治疗师本人要具备一定的箱庭创作的自我体验,以便于更好的共感理解来访者,又能在其陷入自我的漩涡无法自拔的关键时期拉他一把,正如张日昇教授强调的“一只脚在岸上一只脚在水里”咨询规范一样。箱庭療法为来访者提供的安全受保护的空间,使得来访者得以退行、疗伤、重新出发。
该个案的干预效果说明了箱庭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实效性。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均衡性,生理的成熟与心理的半成熟状态有时会让大学生面临抉择时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大学生有好奇心、有探索精神想要了解自己心理问题机制,另一方面又有求同心理,害怕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箱庭疗法戴上游戏的面纱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一尴尬现状,其操作原理契合了学生心理健康的精神,体现了发展的精神,发挥了促进补偿的功用。
参考文献:
[1]蒋德勤.蚌埠市在校大学生抑郁和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研究,2011,40(4):541-543.
[2]董晓梅,陈雄飞,荆春霞,池桂波,王声湧.大学生抑郁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和路径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9,13(3):306-309.
[3]程冉,王玉锋.大学生抑郁症状与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10):1271-1273.
[4]宋艳,齐森青,樊倩.浅析大学生抑郁问题[J].才智,2012,12(2):273-275
[5]Dale,M.A. & Wagner,W.G.Sandplay:an investigation into a child's meaning system via the self confrontation method for children[J].Journal of Constructivist Psychology,2003,16(1):17-36.
[6]任郑莲,赵会春,刘凤娥.箱庭疗法应用于抑郁症治疗的个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8(4):46-51
[7]徐洁,张日昇,张雯.ADHD儿童的箱庭治疗过程和效果[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4):440-442
[8]张日昇.箱庭疗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9]陈顺森.箱庭疗法:摆出心世界[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13.
[10]Ramos,D.G. & Matta,R.M.D.Sandplay:a method for data analysis. Journal of sandplay therapy,2008,17(2):93-115.
[11]张日昇.箱庭疗法的心理临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