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也在发生着与时俱进的变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成了当前众多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重点。小学语文作為基础语言学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更应该立足学生学习实际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积累、学会阅读、学会运用。本文立足小学语文教学实践,首先简要概述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经验,进一步阐述了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旨在分享教学经验,以期对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有所有裨益。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一、 引言
学科核心素养一直以来都是素质教育改革过程中的热门话题,主要是指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应当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如何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导向下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是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学科作为基本的语言类基础学科,主要从语文知识、语言积累以及语言技能三个方面组织教学活动,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学习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小学生学习特点,积极探索实践有效的教学策略,并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丰富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二、 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会积累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阅读、积累和运用。阅读教学就是通过学生的阅读学习活动,实现知识语言的输入与积累,是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学习语言规律以及了解语言典范的重要输入过程。注重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的积累对促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语言积累,读是根本
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朗读是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同时也是学生积累语言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日常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当以读为根本,在读中感悟情感,在读中丰富积累。例如,在学习《秋天的雨》这篇文章时,全文有着浓浓的抒情意味,文中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运用语言文字生动的描绘出了秋天的美好。并且借助多种修辞手法将秋雨人格化了,寓以多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反复的阅读,并且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选择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认真体验其中的情感,在引导学生读的过程中积累语言。例如,喜欢绘画的学生学会了“五彩缤纷”一词、喜欢花草的学生学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等表示颜色的词汇、还有的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会了文章中“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这种写作的手法,这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
(二)背诵内化,沉淀语感
背诵是学生语言知识的内化和吸收的过程,通过阅读学习过程中的背诵活动,可以有效积累语感,提升阅读学习的有效性。《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古今优秀的诗词内容,其中包括中国古代、当代以及国外优秀的诗歌内容。另外,在语文课程教材中也会明确要求学生背诵一些文章及句段,由此可见,背诵在语文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性。语文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背诵内容质量与容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导向下,引导学生在参与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背诵的习惯,是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形式之一,对提高学生语言语感、丰富语言知识具有关键的影响作用。例如,在学习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一文时,诗中借用比喻和巧妙地联想,从对柳树的赞美引向了对春天的赞美。通过背诵内化吸收,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在诗人的眼睛里,二月的春风就像剪刀一样,那么在你的眼中,春风又是什么样的呢?”借助教师的引导,学生们纷纷发言:“春风就像大画家一样,将小草树木都染上了绿色的外衣,将整个大自然都变得生机勃勃。”“春风就像《秋天的雨》课文中说的一样,春风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正是因为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学习过程中通过背诵达到了积累的目的,才可以在发散学习中进行运用,提高对语言的理解与掌握能力。在感悟语言的精妙之处的同时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三、 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新课程教学改革不仅强调了知识的教育与教学,同时更加侧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教育,借助日常语文阅读教学的活动,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更多的是表现在阅读学习的过程,因为阅读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学习的视野,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技巧以及灵活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学科素养。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爱上阅读活动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对于提升阅读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只有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过程充满学习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学习的过程,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爱读、乐读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例如,在拓展阅读《花的勇气》一文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施的辅助,为学生展示一些娇嫩的花儿,并抛出疑问:“这么娇嫩的花儿,为什么题目说是花的勇气呢?勇气从何而来?”通过对题目提出质疑,激发学生探究阅读的好奇心和兴趣,从文中进行找寻答案。在学生阅读理解文本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作者心情变化这条线索入手,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过程,从而感悟“生命的意味是——勇气。”然后在此基础上借助“生命”为话题,发散学生的思维,进行拓展阅读活动。通过阅读文章内容出发,从文章内容延伸到课外阅读,在学生积极参与阅读的过程中拓宽思想认识,提升语文素养。
(二)点亮阅读思维,丰富学生理解认识
阅读教学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发散学生思想,点亮阅读思维。在阅读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極了”》这部分内容时,通过品读文章内容,来分析父亲和母亲对于巴迪的诗不同的看法,并通过为学生营造具体的阅读氛围,让学生抓住文章中语言以及动作的描写,进一步感受到文中两种不同表达“爱”的方式。结合日常生活中自己的在家庭生活中的感受,尝试分析探讨一下“你是怎么看待巴迪父母对他的爱的?”
在阅读教学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从而通过表达,自由抒发内心的想法,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出发,不仅更好地理解了文章的内涵,同时能够促进真实的情感的流露。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在表述中写一写。将阅读、理解、感受、表达以及文字叙述进行有机的融合,相互促进提升,点亮阅读思维,拓宽学生阅读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三)增强阅读体验,升华思想情感
语文阅读学习的过程其本质是学生内化吸收,汲取文化知识的过程。在语文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多元化的阅读学习,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的体验。例如,在阅读学习《桂花雨》这一文章时,引导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应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部分的内容,然后再借助思维导图的形式,概括出文章的整体框架,最后再进一步的仔细品读文章,记录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认识。由于每个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情感和认知能力的不同,在学习时获得的感受也不尽相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有效的阅读活动后进行小组交流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不同的理解与感悟的融合,从而提升学生阅读体验。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学习的需求,让学生在自由阅读学习的氛围中发散情感,融合文章的人文元素,通过阅读,潜移默化的升华学生情感,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式,奠定终身阅读学习的基础。
四、 在阅读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运用的渗透
“语文课程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实践的角度出发,将语文阅读与实践应用进行有机的融合,促使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在实践应用中将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能力,从而带动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实践和运用的机会,搭建展示的平台。例如,在日常学校活动中可以为学生组织“我爱读书”的实践活动,通过搜集整理名人名言、采访身边爱读书的人群、展览读书笔记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采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互动,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读书的乐趣,在表达与交流中提高语言运用与表达能力,在总结与整理中提高实践与合作能力。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综合能力的提升,升华阅读学习过程。
五、 总结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系统的教学过程,在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转变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思想,从学生学习实际需要出发,结合教学大纲的指导作用,多元化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能力。从语文知识积累、阅读方法教学、应用实践等多个角度出发,多元化阅读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参与程度,拓宽阅读视野,点亮阅读思维,进而有效达成语文阅读教学目的,实现学科综合素养全面提升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亮.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整体化阅读教学模式探索[J].甘肃教育,2019(17):159.
[2]缪建锋.以核心素养导向为背景探析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当代教研论丛,2019(8):59.
[3]朱鹏宇.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9(14):16.
作者简介:
简金花,一级教师,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坎市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