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懿
摘要:在当今社会中,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时必须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的教育需求出发,然后为学生构建出良好的审美教育活动氛围,并在这些氛围中努力和引导学生对各种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汉语言文学赏析能力。 对此本文做了深入分析,首先对汉语言文学在审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介绍了汉语言文学在审美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审美教学;教育策略;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作品的品读鉴赏活动是开展文学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围绕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促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可以对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最终可以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汉语言文学作品赏析的方式方法。
一、汉语言文学在审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
多数教师在汉语言文学审美教学中,都没有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审美积极性上,而是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上,这样不仅会导致教学方法单一,同时还会使课堂教学氛围非常压抑,长此以往会严重的影响学生汉语言文学审美能力的提高。
(二)情感引导不足
审美活动主要源于学生的情感投入,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组织开展汉语言文学作品的审美教育活动,使得学生不能将个人情感有效的投入到汉语言鉴赏当中。同时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也不能在生活化、情境化和直观化的氛围中将学生的情感调动出来,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无法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作品当中,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同时还会严重的影响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质量。
二、汉语言文学审美教育的策略
(一)深挖汉语言文学的“美”
“美”在汉语言文学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定义,但是这种“美”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容上的美,例如,在学习到《沁园春雪》课文时,里面就有这样的一个句子“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一短短的话将北国落雪的壮美景象展示的淋漓精致。而以另一个方面的“美”就是思想品德美。每个人在阅读完汉语言文学课本时,都会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对其进行相应的评价和总结,除了对内容的美进行评价之外,同时还要对文章思想上的美进行评价和判断。思想上的美在课文中要比内容美重要很多。例如,当教师讲解《故乡》这一课内容时,鲁迅曾在文章中写道:“这世上本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一句话是整片课文的核心思想,它充分的展示出了将鲁迅先生在命运前的无奈。也正因为如此,它才能成为全文中最美的思想。
(二)在汉语言文本分析中渗透美育
教师要在汉语言文学中渗透相应的审美教育,就必须先从分析文章入手,然后再分析的过程中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而审美鉴赏能力其实就是一种发现美的能力,学生所能阅读的教材其实都是经过精挑细过的文章,在这些文章中都含大量“美”的内容。但是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审美教育,所以对于美学的理解会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要不断的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从而教会学生如何在文章中发现美。
(三)在听、读方面引导学生感受美
发现美也是审美能力的一种,但是需要从听和读两个方面来进行感受。而其中的聽是要通过听觉器官去感受文章中美的旋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美会带有一定的节奏感,从而吸引学生进行跟读,而读则是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培养自己的语感,然后应用语感去发现文章中的审美能力,如有些文章给出上句读者就可以本能反应的给出下句。通过语感可以让学生彻底的认识到语言的重要性。
(四)利用写作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最后就要从写作方面来重点培养学生审美创造能力。写作在汉语言文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论学习的有多好最终都会将自己学习到的内容落实在文章写作当中。而以上的几个步骤都是未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美的感受,写作有很大的不同,是为了锻炼学生个人创造美的能力,所以两者之间的感受截然不同。
例如,教师在讲解到《题破山寺后禅院》诗歌时,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课文:“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四句诗歌来进行相应的写作,并要求学生用现代的语言将古诗中的内容翻译出来。通过这种简单的作业,不仅可以考察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还可以在写作中锻炼学生对于美的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想提高学生汉语言文学审美能力,就必须要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并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汉语言文学审美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君玉.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J]. 才智2018(7):296-296
[2]杨世毅. 浅析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J]. 2012(18):111-111
[3]冉毅. 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J]. 才智, 2013(13):1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