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涛 吴妍
摘 要:近年来,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大,各高校的国有资产规模也随之迅猛增长。高速增长的背后,逐渐产生了重投入使用、轻考核评价等现象,极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构建合理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能有效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科学指导高校内部资源配置。本文旨在初步建立一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体系,通过对每类影响指标设置折算比例,从而得出综合评价数值。
关键词:高校国有资产;绩效评价;评价指标
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意义
国有资产是指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和财产权利的总和。高等院校的国有资产可分为流动资产、对外投资、固定投资、无形资产和在建工程。高校国有资产作为我国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乃至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合理管理高校國有资产、科学构建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高校国有资产绩效评价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资产分析方式,其研究有利于高校国有资产的配置、采购和利用,能指导并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资产总量也在快速增长,因而导致高校对国有资产管理的资产管理机制需要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减少出现“重投入使用、轻考核评价”“重账面管理、轻使用效率管理”等现象,在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引入绩效评价体系不仅利于高校对资产的宏观管理,更是对学校内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指导。
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体系构建
在高等学校内部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国有资产管理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体制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绩效评价作为高校进行国有资产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被众多学者关注,并已在高校中推广运用,其评价体系的建立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1.评价主体及内容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主体主要是两类:一是教育部、财政部等外部评价主体;二是高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等内部评价主体。前者更关注于国有资产的隐性流失,更看重高校的投资效益,多以年度检查或抽查的方式为主;后者则更关注于本校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情况,服务于部门决策及本校发展,多以向上级管理部门上报及迎检方式为主。
2.评价方式
评价指标作为一种衡量工具,能使高校管理者直观明晰地了解到目前国有资产的使用状况及目标完成情况。科学地构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是高校引入绩效评价对资产进行管理的基础。评价指标可分为单一评价指标和多项评价指标。在当下经济多元化的时代,高校的发展也正向多元化发展,单一的评价指标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因此宜采用多指标体系构建的绩效评价综合情况作为评价方式。
3.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1)客观性原则。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指标选定应建立在科学理论之上,减少人工评价的主观性,选取的评价指标应概念明确、易获取并能够被科学计量。
(2)全面且重点突出原则。选取的评价指标要覆盖面广,全面、综合地反映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绩效水平,且科学评判考核要素对资产管理绩效贡献程度,突出重点、分清主次。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既要考虑能反映资产利用率、资产构成比例等定量指标,也要从资产的管理机制等定性角度来综合评价。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
三、建立健全与学院、学科、学生相关联的基础性评价指标体系
1.定性考核指标的构建
(1)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分项指标:国有资产管理机构是否完善,权责是否清晰;针对流动资产、存货、房屋及构筑物、土地、设备、家具、图书、档案资料、汽车、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对外投资等不同类别的资产是否设置了相应的机构进行配置、采购等管理职能。
(2)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设。分项指标: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是否根据财务部和教育部发布的管理制度出台了管理办法;是否根据不同类别国有资产出台了实施细则。
(3)国有资产信息化建设。分项指标:针对不同类别的国有资产是否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能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资产的入库、变动和处置的数据处理;管理信息系统是否与学校的数据中心或其他业务系统进行了基础数据(组织机构、人员信息)和业务数据的共享;是否能够与采购系统、人事系统、财务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
(4)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分项指标:高校是否建立了校级的专职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在校内二级单位配备了专职或兼职的资产管理人员;队伍的人员构成是否合理;是否针对性地进行了年度业务培训或工作交流。
2.定量考核指标的构建
资产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础保障,在高校内部,学院是主要培养人员的单位,如何对学院进行国有资产评价是国有资产管理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人均占有资产及经费的评价可以间接反映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情况。
由于行政部门和直属单位在管理职能上存在对学校特定资产的管理职能,其资产数据难于真实反映占用资产的具体情况,所以我们选择提取高校的学院数据,探索针对学院进行国有资产绩效评价的体系构建,我们提取某高校学院中的8个学院数据为例。
(1)学生人数。我们认为,学院的资产规模与在校学生的人数存在一定的关联,不同的学生类别(本科生、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留学生、继续教育)和不同专业(工学、理学、文学、艺术等)均有影响,设置一定的折算比例,可以对学生人数进行折算。
初步设定学生的折算系数为:本科生1.0、硕士研究生1.5,博士研究生2.0,留学生1.5、继续教育学生0.3。专业(工学1.4、理学1.0、文学0.8、艺术1.2)等,按照上述系数对学生人数进行折算,数据如下:
(2)教职工人数。学院教职工的人数也是重要指标之一,职称(教授、副教授、讲师、讲师以下)和级别(处级人员、副处级人员、科级及以下人员)不同,其占用的国有资产也不同,设置一定的折算比例,可以对教职工人数进行折算。
初步设定教职工的折算系数为:教授2.0、副教授1.5、讲师1.3、讲师以下1.0;处级人员1.5、副处级人员1.3、科级及以下人员1.0,按照上述系数对教职工人数进行折算,数据如下:
(3)固定资产总额。学院占用的固定资产是主要评价指标,需要对学院占用的固定资产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使用方向(教学、科研、行政、其他)、资产分类(设备、家具、图书)、折旧系数(区分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预计使用寿命分别为6年和8年)等数据进行分析,设置一定的折算比例,可以对占用的固定资产进行测算。
初步设定各类固定资产的折算系数为:使用方向(教学1.0、科研1.0、行政1.0、其他0.8)、资产分类(设备1.0、家具0.8、图书0.6)。
折旧系数可根据资产使用时间和设备类型进行测算,预计净残值率为5%,通用设备折旧系数=(1-5%)*已经使用年限/6;专用设备折旧系数=(1-5%)*已经使用年限/8。
按照上述系数值对学院占用的资产进行折算,数据如下:
(4)单位占用房产面积。学院占用的房产也是绩效评价的指标之一,根据占用房产的不同用途(行政办公用房、科研用房、实验室用房、服务用房、设备用房、附属用房),设置一定的折算比例,可以对学院占用的房产情况进行测算。
初步设定各类房产的折算系数为:行政办公用房1.0、科研用房1.0、实验室用房0.8、服务用房0.6、设备用房0.4、附属用房0.4,按照上述系数对占用的房产面积进行折算,数据如下:
(5)年度科研经费合同金额。学院占用资产从事的工作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科研经费项目的合同金额是反映学院绩效的主要指标之一,科研经费的合同金额能够反应学院科研的产出情况,我们以某一年度的科研经费合同金额为参考数值,根据科研经费的类型(纵向、横向)和科研经费的来源单位(国家级、省部级、其他),设置一定的折算比例,可以对科研经费合同金额进行折算。
初步设定科研经费的折算系数为:类型(纵向1.0、横向1.0)和科研经费的来源单位(国家级1.0、省部级0.9、其他0.8),按照上述系数对科研经费合同金额进行折算,数据如下:
(6)综合绩效评价指标。根据上述的五项定量指标,我们根据学院人均占有资产及经费的情况进行分析,初步按照以下公式对学院绩效的进行数值测算,具体公式如下:
综合指标=[固定资产总额(万元)+单位占用房产面积(平方米)?.5+年度科研经费合同金额(万元)]鳎ㄑ耸?教职工人数)
根据上述数据,测算得出学院的综合指标值,数据如下:
我们认为,该综合指标基本能够衡量各学院在国有资产管理绩效方面的体现。综合指标值越高,总体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表现越佳。
3.定性考核和定量指标的结合
综上所述,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若是高校对自己学院内部考核评价,可直接从定量方面通过综合指标值计算排序。若是平行对比多个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情况,则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进行考核:定性方面,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设、国有资产信息化建设、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建设这四大类及大类下属各分项指标进行权重设计,得出定性方面总分值;定量方面,选取各高校同类型的至少8个学院,运用计算公式得出各学院综合指标值,加总得出定量方面总分值。
四、结束语
构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高校对国有资产重视程度,促进设备、房产等国有资产的利用率的提高,促进高校资产管理规范化,提升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以此来进一步推进高校内学院学科及专业发展,更好地服务师生、服务教学科研。
参考文献
1.张玲,陈舒,陈琦,彭新一.高校事业资产管理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實验技术与管理,2017,34(9).
(责任编辑:王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