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红霞
要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何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呢?
一、营造参与氛围,让学生想参与
要想营造良好的参与氛围,让学生想参与。首先,要建立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给学生行动自由,允许学生在参与中表达不同的观点;其次要给学生参与的空间,允许学生在参与中“犯错误”。
在教学《比的意义》时,师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终于得出: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结论。正当学生欢声雀跃,美美地享受成功的喜悦时,一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我认为,比的后项可以为0。”其余学生哄然大笑。笔者用手势示意其他学生不要笑,走过去摸摸他的头说:“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名学生很有把握地说:“在奥运会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3∶0、5∶0等这样的比,说明比的后项可以为0”。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是呀!我看到过。”“我也是……”笔者大声说:“你真了不起!敢于向结论挑战,是我们探究出来的结论有问题吗?其他同学有什么想法?”再一次激发了学生参与探究的欲望,学生通过再探究,终于知道,课堂上所学的“比”与球赛中的“比”不同的道理。
二、创造参与机会,让学生能参与
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矛盾”,激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教学“圆的周长”时,课前激疑,揭示课题后笔者引入:“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在以后的探究活动中,学生细心观察发现,认真动脑思考,尽情地表达交流,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课中质疑,笔者先允许学生独立思考后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尽情展示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再通过质疑评价、互动交流,最后找出最优、最简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求异”“求简”“求新”的美好情境中主动参与、用心挖掘,充分体验求得同一结果可以用多种方法的道理,很好地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课尾延疑:“通过这节课学习,你肯定有话想对我们说,你想说什么呢?还有什么问题吗?”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激发学生再创新的欲望。同时,教师还要注重给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当的思考时间和提问机会,引导学生善于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方案由学生自己设计。开放题具有答案不唯一或条件不完整等特征。解答这类题需要多种思维方法,多角度地去发现,去探索。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课程资源,把一些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開放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己设计解答方案。有这样一个题:“27人乘车去某地,第一种车可乘8人,每天租金300元,第二种车可乘4人,每天租金200元。”请学生设计不同的租车方案,如果要使租金尽可能少,你选择哪种方案?又如学生学习了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后,笔者让学生设计自己卧室装修方案(包括油漆面积,地板面积,色彩搭配,造价预算等)。这些形式新颖、解法灵活的题目,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发挥创造才能的空间,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思维角度,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自己喜欢的方案。
操作由学生自己动手。教师要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为着眼点,恰当地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发学生双手的功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大脑潜能。在操作内容的选择上要遵循适度困难的原则。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当学生用观察法、重叠法,不能很快地比较出两个图形的大小时,笔者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自由选取材料,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去比较它们的大小。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发现:要得到一致的测量结果,必须要有统一的测量标准。从中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这样不仅让学生在充满挑战性地操作体验中训练了思维,而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到不同的发展。
效果由学生自己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可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规范课堂行为,积累学习经验。因此,在重视教师与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评价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悦纳自己、赏识自己。
在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从参与情感、参与过程、参与效果三个方面根据学力、智能、健全人格发展标准来给自己评定等级,再分别让学生谈一谈为什么给自己这样评定。有的学生自信地说给自己评甲是觉得自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完全掌握已学的知识;有的学生则说自己上课虽然能认真听讲,但不敢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所以,只给自己评乙;还有学生说给自己评乙,原因是他今天做作业不认真,算错了一题,下次一定要仔细计算,给自己评甲等等。实践证明,自我评价既能引导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剖析自己,在反省中不断完善自我,又有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三、教给参与方法,让学生会参与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给学生参与的方法,引导学生围绕探究的问题,自己决定探究的方向,自己选择探究的方法。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为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笔者做了如下设计: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2.探究圆的特征。(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设想探究方法。(2)尝试探究。A.自己选择合作伙伴成立活动小组。B.观察自己带来的学具上的圆,动手取圆,感知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C.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折一折,或量一量,或比一比等)去探究圆的特征。(3)合作交流。A.组内汇报。汇报时各抒己见,鼓励学生的独特发现,在同思共想中形成小组集体意见。B.全班集体交流,学生相互评价,最后达成共识,形成结论。3.小组合作探究圆的画法。4.实践延伸:用圆设计美丽图案。学生在参与探究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获得了参与的方法,而且学会了参与,学会了创造。
(作者单位:武汉市蔡甸区奓山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