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文 周桂芝 周盛基 颜潇潇 孙勇虎 张福仁
1山东省皮肤病医院,山东大学,山东济南,250022;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山东省皮肤病医院),山东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22
临床资料患者,女,17岁。因“口腔黏膜糜烂及全身水疱1年余,加重1个月”,于2019年9月16日收入我院。患者于2018年7月17日因“口腔水疱溃疡1月余,加重伴躯干四肢水疱5天”在郑州某医院住院治疗,行皮肤普通病理检查示表皮内水疱形成,真皮浅层少量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围绕皮肤附属器分布,考虑“类天疱疮”,给予甲泼尼龙起始量40 mg/d、控制量60 mg/d,病情控制,好转出院。患者出院后糖皮质激素逐渐减量,自述甲泼尼龙减至24 mg/d时,有新发水疱。2019年5月22日患者因新发水疱增多在北京某医院就诊,行皮肤病理检查示表皮下疱,真皮浅层中性粒细胞为主浸润伴少许嗜酸粒细胞,DIF阴性,IIF阴性,鼠膀胱IgG、C3阴性。考虑线状1gA大疱性皮病可能性大,给予氨苯砜100 mg日1次、泼尼松10 mg日2次口服,治疗有效。2019年6月17日起患者氨苯砜减量至50 mg日1次,泼尼松维持10 mg日2次。2019年8月,患者因劳累双下肢、手背、躯干等处出现水疱大疱。体格检查: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查体:以腹部为著(图1a),双下肢(图1b)、躯干及双手臂散在分布水疱大疱,疱壁紧张,尼氏征阴性,无破溃、结痂。口腔上颚、双侧颊黏膜可见甲盖大小、片状的糜烂面,舌表面无分泌物,外阴无异常。
辅助检查:红细胞3.45×1012/L,血红蛋白112 g/L。2019年9月16日腹部皮损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表皮下水疱。真皮浅层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个别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图2)。直接免疫荧光(DIF):表皮基底膜IgG、C3、lgM、IgA阳性线状沉积(图3)。间接免疫荧光(IIF):循环抗体IgG基底膜1∶640阳性。正常人皮肤盐裂IIF示:循环抗体IgG真皮侧阳性(图4)。血清ELISA示:抗VII胶原抗体阳性100 U/mL(0~20 U/mL)。诊断: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BA)。治疗:泼尼松10 mg日2次,氨苯砜100 mg日1次。1周后,皮损消退出院(图1c、1d),目前随访观察中。
图11a、1b:治疗前可见腹部及下肢红斑、紧张性水疱、大疱;1c、1d:治疗后可见腹部及下肢大疱干涸、水疱消退图2表皮下水疱,真皮浅层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个别嗜中性粒细胞浸润(HE,×100)图3皮损组织免疫荧光(DIF):表皮基底膜IgG阳性线状沉积(免疫荧光,×100)图4皮肤组织盐裂(IIF):循环抗体IgG真皮侧阳性(免疫荧光,×100)
讨论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 acquisita,EBA)是一种相对少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因为患者血液循环中有IgG型的识别VIII型胶原的自身抗体,故导致表皮下水疱的发生。EBA临床表现多样,可分经典型和炎症型[1],其中炎症型包括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 BP)样EBA、瘢痕性类天疱疮(CP)样EBA及线状IgA大疱性皮病(linear IgA bullous dermatosis, LABD)样EBA等。BP样EBA,在临床表现上与BP相似,组织病理与常规免疫病理与BP相同,故易误诊为BP。LABD样EBA因组织病理中有较多中性粒细胞,也易与LABD和疱疹样皮炎混淆。
本例患者先后两次在外院行组织病理检查,分别误诊为BP和LABD。在我院行组织病理示表皮下水疱,DIF示基底膜线状IgG沉积,盐裂IIF示循环抗体IgG真皮侧阳性,血清学检查VII型胶原抗体阳性,确诊为获得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本病例提示我们,对于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的诊断,不能仅依靠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和常规免疫病理,还需要注意增加盐裂免疫荧光及血清学检查的辅助。EBA与BP鉴别:两者临床上均可表现为水疱、大疱、糜烂,组织病理均表现为表皮下疱,免疫荧光均可表现为基底膜带IgG、C3沉积。两者的主要区别:①盐裂免疫荧光示EBA荧光沉积于真皮侧,而BP荧光沉积于表皮侧;②血清学检查,EBA循环血液中抗VII型胶原抗体阳性;而BP循环血液中抗BP180、BP230抗体阳性[2]。
EBA与LABD鉴别:两者临床上均表现为紧张性的水疱、大疱,组织病理均表现为表皮下水疱。两者主要区别:①EBA易在摩擦部位起水疱,且口腔黏膜容易受累。而LABD的水疱呈腊肠样环状排列,很少累及黏膜。②直接免疫荧光EBA在基底膜带为IgG、C3阳性线状沉积。而LABD的直接免疫荧光在基底膜带为IgA线状沉积,目前认为没有IgG抗体。③免疫印迹示EBA抗原相对分子质量为290 000、145 000。LABD的抗原相对分子质量为97 000[3]。
EBA治疗首选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也可联合或单独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抗炎药。免疫抑制剂包括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孢素、环磷酰胺。抗炎药包括氨苯砜、苯妥英钠、秋水仙碱[4]。因本病例病情较轻,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20 mg/d,氨苯砜100 mg/d即可控制病情,大部分皮损一周内消退。目前仍在随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