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小肠重复畸形合并肠梗阻1例

2020-04-30 07:38:16刘皎然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上腹管状肠壁

刘皎然 于 江

患者女,27岁,因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进行性加重1 d就诊。体格检查:上腹稍隆起,腹壁无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蠕动波,上腹压痛阳性,反跳痛不明显,未触及明显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胆囊,Murphy征(-)。实验室检查:白细胞21.20 G/L,中性粒细胞19.76 G/L,红细胞5.58 T/L,血红蛋白153 g/L,血小板300 G/L。腹部平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检查:右侧腹探及一椭圆形无回声包块,大小103 mm×55 mm×45 mm,边界清晰,壁规整,壁内探及类肠管样肌层结构,厚约2 mm,内透声可(图1A);包块蠕动不明显,可探及其与周边肠管连接口,直径约15 mm(图1B);CDFI于囊性结构内未探及血流信号;另于包块周边见小肠肠管增宽,较宽处达25 mm。超声提示:小肠重复畸形合并肠梗阻可能。遂行手术治疗,术中见:小肠系膜侧见一大小约10 cm×6 cm孤立盲端肠管,与正常肠壁间由一段直径约1.5 cm肠管相连,孤立的盲端肠管肠壁软,无占位性病变,连接部逆时针旋转约180°,并带动小肠由系膜根部逆时针旋转180°。术中将小肠复位后行畸形肠管切除术,完整切除畸形肠管。术后诊断:小肠重复畸形合并肠梗阻。

图1 小肠重复畸形合并肠梗阻超声图像

讨论:肠重复畸形是指附着于消化道系膜缘、与毗邻肠道壁结构相同的囊状或管型组织,分为管状型和囊肿型。临床表现为消化道出血、梗阻、腹痛等,也可无明显症状。本例属于成人管状肠外型小肠重复畸形,其与正常肠管有连接口相通,因连接口直径相对肠管结构小,是重复肠管固定部位,此处易扭转,并可牵拉、旋转、缠绕相连肠管及周边肠管,造成扭转、梗阻[1]。本例患者长期无明显临床症状,近期发生重复肠管扭转,因累及正常肠管出现腹痛。管状肠外型肠重复畸形需与囊肿型肠重复畸形和腹部其他囊性占位鉴别诊断,管状肠外型肠重复畸形肠管壁厚,可见肠壁肌层结构,此为与其他囊性占位的鉴别要点。超声对肠重复畸形的检出率高,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对肠重复畸形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高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上腹管状肠壁
浅谈管状骨架喷涂方法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无限管状区域上次调和函数的边界性质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和胃化湿汤治疗胃肠道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效果观察
腹性紫癜所致肠壁改变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超声观察
经上腹右胸两切口施行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临床分析
右上腹瘢痕粘连下左上腹两新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改进策略
用于门、百叶窗或等同物的铰链
科技资讯(2016年19期)2016-11-15 10:46:23
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大肠肠壁增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