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危机意识,填补危机教育空缺

2020-04-29 06:46孙雨萱
教育家 2020年9期
关键词:危机意识公共卫生危机

孙雨萱

2020年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在为团圆忙碌着,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却打破了忙碌而喜庆的氛围,人们被迫足不出户,宅家抗“疫”。毫无预兆的危机冲击着中国人民的正常生活。2003年,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就曾在《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下篇)——关于人类生存、社会结构和生态启蒙等问题的思考》中表示,人们已完全生活在随时可能面临巨大风险和灾难的不确定性之中。这是对当今“危机时代”最清醒的概括和警示。警示之后,人们的危机意识如何?面对突发的危机情况,普通人如何应对?有关危机事件基本常识和应对措施的教育是否得当?又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局面?针对以上问题,记者采访了几位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

危机意识薄弱,应对不及时

2006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危机管理课题组曾公布过《中国城市居民危机意识网络调查报告》。报告显示,绝大多数被调查者不懂得利用外部资源来防范和应对危机,包括“不熟悉自己的邻居”“不了解自己处所附近的避难场所”等。十多年过去了,我国经历了多次危机,人们的危机意识有所提升,但對危机的敏感度仍然不够。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至全国前,没有多少人重视武汉出现的几例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我最初听说疫情的时候,病毒仅处于初步蔓延阶段,确诊人数不多,感觉也不是很严重,当时并没有引起我的重视。短短几天之后,疫情加剧,完全超出了我的意料。”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莫亭(化名)用“惊讶”一词形容自己在这次疫情危机中的感受。她的小姨作为医护人员,听说疫情后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向家人科普了新冠肺炎的基本情况和必要防护措施,才引起了全家的高度重视。

有些人在听说疫情后搜索了病毒的相关属性,却依然存在“事不关己”的侥幸心理。郑州大学西亚斯学院学生刘瑞沣在疫情之初,发挥了理科生的探究思维,查明了新冠肺炎的感染表现和情况,却并没有对疫情过多关注。疫情全面暴发后,他才开始搜索肺炎预防方法等信息。

身处边远地区的民众对疫情更加不重视,认为远离疫区多少会减少病毒感染的可能性。“刚听说时根本没有想到疫情的覆盖面会这么广。”东北农业大学学生孟久哲(化名)对记者说,“听父母讲,‘非典时期黑龙江几乎没受什么影响,本来还以为这次也一样,周围人都没什么防护意识,谁想身处祖国最北端的黑龙江会成为东三省疫情最严重的省份。”等孟久哲的家庭开始重视疫情危机时,口罩、酒精等防护用品都成了“紧俏货”。

年龄越小的孩子对这次疫情危机的概念越模糊,即使身处疫情最严重的湖北,开始时也没有多少危机感。当初,襄阳市第一中学学生林彤(化名)对此次疫情几乎没什么感觉,“听妈妈提过,但只当新闻来听,也没有特别了解过”。而十堰市人民小学学生吴维(化名)对这次疫情的第一反应是“不能出去玩”。

当然也有些孩子,第一时间被家人告知了疫情的严重性,对新冠肺炎一开始就充满警惕。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廷佐小学学生郑睿的姐姐是一名教师,“操心”的职业属性让她对危机有一定的敏感度,在疫情被大幅报道之前就对此次危机有所察觉,也三令五申要求家人严格防护。

实际上,不只孩子危机意识薄弱,很多成年人在疫情暴发之初,也没多少防护意识。前段时间,上网讨论疫情时,很多人分享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现象:尽管疫情日益严重,有些长辈仍然会为了面子、人情和亲情,在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参加大型聚会和娱乐活动。郑睿的父母在回老家台州过年时,也会不戴口罩和邻里打招呼。“当时街上90%的人都没有戴口罩,只有少数年轻人戴着,我爸妈觉得遇到熟人还戴口罩有点不太好意思。”郑睿解释说。

家校联动,理论实践相结合

在被问到如何知悉此次疫情危机的基本常识和防护措施时,几乎所有受访人都表示,疫情暴发后,网络和电视是获取相关防疫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学校和家庭的日常教育中,除了和生物学有关的知识,很少能学习到分辨和应对公共卫生安全危机的常识性方法。因此,很多人连口罩的分类和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都不清楚。此次疫情中人们危机意识较为薄弱,归根结底是由于教育在灾难性危机方面的缺席。实际上,虽然危机教育旗帜已在我国飘扬多年,但我国危机教育仍留有很大空缺。

由于重大公共卫生危机并不常见,部分学校不太重视公共卫生教育,但会着重进行其他更常见的危机教育。林彤的学校就是如此,虽然备有公共卫生书籍,但没有专门开设相关课程。学校更注意和家长沟通孩子的上下学安全,也会开设关于防震、防火和禁毒的知识讲座,学生必须网上答题,合格才可获得学分。郑睿的学校除了线下讲座,还会通过“安全教育平台”,开设视频课程教学,其中课程种类齐全,学生有较大的选课空间,线上老师也会布置作业测评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两种形式看似讲评兼顾,但过分注重理论、缺乏实践支撑,危机教育难免流于形式。林彤妈妈也补充说:“实际上,孩子学校的危机教育还是不成体系,大多数是响应政府和教育局要求统一进行的。”

吴维学校的危机教育虽然也忽略了公共卫生教育,但在公共安全教育上,会借助视频、模拟演练、实践演习等更加新颖直观的方式,培养学生危机意识,锻炼危机应对能力。

相比基础教育阶段,大学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的发挥空间更大。莫亭的学校除了开设专门的讲座来讲解安全卫生知识,还会借助公众号、网站和校园海报等,进行个人安全卫生和疾病防范的常识性宣传。但在莫亭看来,实际教育效果并没有想象的好。“学生反馈不多,重视程度也不高,在没有遇到突发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时候,学生各自忙于学业,难免松懈。现在的学生都有些缺乏‘居安思危的精神。”刘瑞沣学校的危机教育情况也基本如此:常识讲座配合专业人士带领学生进行地震疏散、试用消防器件等突发危机事件应对演练,“学生对这些兴趣不大,听课不认真,学到的东西也零零散散”。

即使有些学校日常危机教育做得不够,但疫情期间也会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等线上途径,帮助在家的学生积极 抗“疫”,安排班主任或导师每天核查学生的身体状况。莫亭的学校就充分发挥了线上平台的传播优势,在公众号发布“战疫行动”系列文章,科普疫情常识,讲述学校的应对措施,致敬基层防疫工作者,发布原创歌曲为抗“疫”一线的“白衣天使”加油等;班干部在微信群发布教学安排和预防知识。除此以外,莫亭还强调了学校的一个暖心做法:“我们学校还推出专门的心理辅导公众号和心理援助线上渠道‘首师心桥,由专业的心理学教师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抗‘疫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焦虑、紧张和担忧。”学校能够考虑到学生在疫情危机中心理疏导能力不足,并迅速做出应对措施,帮助学生恢复和平静心态,是危机教育一次不小的进步。

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是危机教育的重要部分。但现实是,很多家长由于过分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自己本身就缺乏正确的危机意识,并不注重孩子的危机教育。林彤妈妈坦言平时她和孩子父亲不是很关注危机教育,“偶尔看到某个新闻事件涉及危机教育,我们就顺便提一下,没有特意教育孩子。”如果家人中有医护人员或教育工作者等能够认识到危机教育重要性的专业人士,则可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来自家庭的危机教育,也可能不知不觉中养成自主了解危机教育相关常识的习惯。莫亭就受小姨的影响,了解过不少安全卫生常识,在此次疫情中更加注重采取措施提高身体素质,加强免疫力。

年龄和经历,影响危机教育的效果

在学校和家庭的多年教育下,学生对自我保护、地震逃生、消防逃生、环境保护、心理健康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我国危机教育还有很多可提升之处,学生的危机意识薄弱,危机应对能力不足等情况仍然普遍存在。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年龄太小,精力不足,被父母保护得太好。

山东省日照市金海岸小学副校长万玉玲对记者说,现代社会父母对孩子的保护意识过强,学生鲜有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加上学生的年龄比较小,社会阅历比较浅,很少有机会遇到危机,公共卫生危机意识自然比较薄弱。个别学生在学习危机应对能力时,不够重视,懒散大意,等遇到突发性危机事件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无能为力。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地理老师吴长纳也认为只有经历过,才会有学习和应对危机的意识。他以北京市中学生为例:学生总体危机意识不足,一方面因为北京安全性比较高,另一方面由于北京所在的华北地区自然灾害虽然比較频繁,但是大多数灾害对学生的生命威胁不大。“危机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

河北省涉县第一中学生物老师刘罗庆认为,我们要一分为二看待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对于他们在学习生涯中接受过相关知识的危机,他们有着很好的理解和执行能力,例如面对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学生学过有关微生物培养及病毒的知识,对于消毒、隔离、防飞沫等防护措施,有着一定的科学认识,应对能力也比较强。但对于他们从来没有或很少接触的危机和领域,受年龄和阅历影响,应对能力并不突出。刘罗庆对记者说:“现在的学生有一定的危机意识,但离‘足够还差很远。这不仅是学生的现状,也是我们整个社会的现状。”在危机教育方面,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鲍勒诺夫认为,“每当危机出现时,人将直面自己的处境,并深切地面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无疑,这正是教育应该抓紧时机的‘节点。”人类所经历的每一次自然灾害、社会风险和公共卫生安全危机,都会使这种“节点”日益突显。正如相比较2003年人们应对“非典”疫情时的表现,此次全国抗“疫”中,人们的危机意识和应对方法有所提升。

我们有理由认为,危机事件是青少年危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与另类课堂,将抗“疫”过程融入学生的教育中,可以内化教育内容,拓展教育途径,培养危机意识和应变能力,也必将对他们道德品质的形成、巩固和升华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危机意识公共卫生危机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测测你的危机意识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公共卫生
医药资讯
永远有危机意识
从危机意识谈学生的自我保护和自我管理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