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新疆面临的时代课题的新解答、对新疆工作总目标和工作思路的战略谋划、做好新疆工作的根本遵循、引领新疆工作的旗帜和方向,其中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体现在逻辑建构、价值导向和部署举措当中:逻辑建构就是运用辩证法谋划新疆工作总目标,价值导向是坚持以各族人民为中心凝聚治疆合力,部署举措是以总目标引领统筹推进基础重点工作。
关键词: 治疆方略;逻辑建构;价值导向;部署举措
中图分类号:D67;D6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20.01.02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祝辉.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逻辑建构、价值导向、部署举措[J].克拉玛依学刊,2020(1)8-1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新疆工作阶段性特征紧密结合,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确定了党在新时代的治疆方略,治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创造了新疆安全奇迹、形成了治疆经验,新疆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这些成绩以铁的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治国理政必须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指导实践,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凝聚治国理政合力,必须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解答时代课题。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立场、观点,体现在逻辑建构、价值导向和部署举措当中。
一、逻辑建构:运用战略辩证法谋划新疆工作总目标
实践上新发展必然带来理论创新,实践前进一步,理论创新就跟进一步;弄清新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为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找到逻辑起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工作处于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表现出阶段性特征,即新疆战略地位特殊、面临问题特殊,做好新疆工作意义重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谋划新疆工作,始终把新疆工作同党和国家全局有机联系,站在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全局,“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审时度势,对新疆工作做出长远谋划。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做好新疆工作是全党全国的大事,必须从战略全局高度,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以战略定力迎挑战,就需要我们坚持历史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解决具体问题与解决深层次问题结合起来,全面把握好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眼前需要同长远谋划的关系,把国内形势与国际环境结合起来、把网上和网下结合起来,保持战略定力,登高望远、居安思危。
(一)从战略全局高度谋划新疆工作要注重历史思维
历史思维就是把具体事物和对象置于历史发展过程中思考,进而揭示事物发展的历史必然及其内在逻辑。认识和把握新疆问题表现出来的新情况新特点、看清新疆发展大势,应该有大的历史观,历史、现实和未来因素都不可忽视;要把治疆工作放到5 000年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思考、放到中国近现代历史当中审视、放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与现实逻辑中把握、放到2050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征程中谋划,要对几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的一系列关于新疆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进行继承和发展。
(二)从战略全局高度谋划新疆工作要运用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主要是指注重事物构成的基本要素、结构和功能,注重对事物进行整体协同思考,注重各基本要素之间的协同、配合。从战略上审视和谋划新疆工作首先要正确认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看清做好新疆工作对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影响、看清新疆工作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中的地位。具体来讲:就是要把党委、政府、社会、公民有机统一起来思考,统筹中央和地方、东部和西部、地方和兵团、国际和国内的关系,注重党的建设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建设的协调统一,对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治疆经验、创新理论加以整合。
(三)从战略全局高度谋划新疆工作要坚持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主要是指注重矛盾双方的相互关系,在注重矛盾双方对立的时候不忽视两者的统一,在注重矛盾双方统一的时候不忽视二者的对立;注重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看问题。运用辩证思维化解新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既要克服极端化、片面化,又要避免在根本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从战略上审视和谋划新疆工作要正确认识发展和稳定、基础工作和重点工作、具体问题和深层次问题的关系,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宗教和顺、民族团结、党的建设等工作和新疆工作总目标的关系。坚持辩证思维要求我们要认识到发展和稳定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实现长治久安的有力保证;必须围绕稳定谋发展,以发展促稳定。
(四)从战略全局高度谋划新疆工作要坚持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破除迷信、超越陈规、开拓创新。当前,新疆要夺取新时期治疆工作新胜利、开创治疆工作新局面,就必须积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就要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运用创新思维同各种错误思潮和思想做斗争,同各种挑战、困难、风险做艰苦的斗争;要在实践中探索行之有效的辦法和措施,构建新疆稳定发展新秩序。
(五)从战略全局高度谋划新疆工作要坚持底线思维
底线思维是指在选择性思考、谋划和行动时,从坏处着眼向好处努力,防患于未然。坚持底线思维,实际上是一种注重效果的思维,即积极争取好结果、避免坏结果,为避免坏结果而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同时还意味着,不能因为可能会有坏结果,我们就不积极作为。要求我们敢于破解治疆工作当中各种深层次的问题和难题,把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作为当前斗争的重点,坚持开展反腐败斗争。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新疆战略地位以及新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着眼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定位新疆工作,从战略全局高度对治疆方略进行了长远谋划,总体目标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首要遵循是以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引领;基础和重点工作是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基础,以促进民族团结、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等为重点;基本方略是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美好愿景是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2]
二、价值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凝聚治疆合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继承和发展。其核心内涵是:以人民幸福为标准,尊重人民;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共创发展成果;把人民共享当作目的,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3]5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其深刻内涵是:治疆目标以各族人民幸福为标准、治疆实践以各族人民共治为主体、治疆成果以各族人民共享为目的。
(一)治疆目标:坚持以各族人民幸福为标准
坚持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显著区别。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4]411。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然、也必须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立场。中国共产党历来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对“为谁谋利益”的原则性问题有最明确的立场。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执政党在治国理政实践中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坚持人民立场,对全国人民的福祉有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对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等关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的核心问题有着强烈的执政使命感。
在新时代党的治疆实践中,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为谁谋利益”的价值目标在新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4月考察新疆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为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实现新疆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阐明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之于国家整体安全、新疆长远发展以及各族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关系,道出了新疆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是做好新疆工作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抓手,要求正确认识和处理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发展和稳定相辅相成,稳定是发展的前提。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新疆的发展历程,只有社会稳定,经济才能健康发展,各族人民生活才能够祥和安定;一旦社会稳定遭到破坏,经济就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各族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就会荡然无存。实践充分证明,稳定是最大的民生,稳定是新疆发展繁荣的生命线。今天的新疆正处于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都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相反,如果失去了社会稳定这个根本保障,其他一切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甚至会葬送已取得的发展成果。因此,新疆必须将维护稳定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高度警惕、警钟长鸣,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落实好各项维稳措施,为新疆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而努力奋斗。
(二)治疆成果:坚持以各族人民共享为目的
恩格斯阐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应该“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 [5]。马克思、恩格斯在基于对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剖析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轨迹和愿景作出了科学设想和勾画。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致力于回应人民日益增长的新期待新诉求新愿望,明确人民是发展的主体,强调人民群众在发展中要有更多获得感,对如何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了精准回答;其中,科学定义了中国梦的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强调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是前提、人民幸福是目的。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疆特殊的战略地位、面临的特殊问题、做好新疆工作的特殊意义,科学规划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美好愿景——团结和谐、繁榮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这几个词表达了三组关系,即稳定和发展、物质和精神、客体和主体,强调团结和谐是前提、繁荣富裕是基础、文明进步是条件、安居乐业是归宿,治疆成果最终是要实现社会层面的团结和谐、经济层面的繁荣富裕、文化层面的文明进步、各族群众的安居乐业。这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战略安排,目的是让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动态进程中的根本要素、基本环节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做到有章可循。社会层面的团结和谐能够为实现经济层面的繁荣富裕赢得前提,为实现文化层面的文明进步赢得主动;文化层面的文明进步能够反作用于经济层面的繁荣富裕;繁荣富裕和文明进步能够共同促进社会团结和谐;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是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客观条件,最终指向主体层次和主观感受——各族群众的安居乐业。这些新的思想理念实际上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治国理政“坚持以各族人民共享为目的”结合新疆实际的回答,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三)治疆实践:坚持以各族人民共治为主体
马克思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客观规律,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革命或改革的实践,先进阶级及其政党是这一实践活动的领导者。上述论断深刻阐明,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而归根结底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4]413马克思坚信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只要人民成为自己、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人,共产主义理想就一定能够在不断改变现状的实践中逐步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分别是群众史观和以人民为中心,把以往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哲学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而且系统总结和提升整合了1978年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我们都是追梦人”重要论述,即人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体、也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体现了“人民共创共享”的理念。
在新时代党的治疆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坚持以各族人民为主体共治。首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引领”[2]就意味着所有治理制度、治理措施、治理理念、治理方式贯彻鲜明的现代化导向,各族人民是新疆治理体系完善和发展的主体,各族人民也是运用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实践的主体,各族人民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文化素质的“现代化”是“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其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2],体现了坚持人民地位至上,紧紧依靠各族人民治疆、稳疆、建疆的理念。新疆问题重要而紧迫等不得、长期而复杂急不得,这就意味着各族人民要牢固树立依法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的意识理念,要做到依靠各族人民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最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 [2],这就意味着,推进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落实首先必须凝聚人心,解决人心向背、力量对比问题。凝聚人心在于实现最大公约数,而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就是最大公约数、是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目标。坚持以各族人民为主体共治是尊重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全新认识。
三、部署举措:以总目标引领统筹推进基础重点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与日益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下必须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力量,协同推进发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是新疆一切工作的总遵循,但面临的各种任务、风险、挑战严峻,内在地要求新疆各级党员干部带领各族群众必须积极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综合施策、久久为功。[3]10
(一)发挥党总揽治疆全局的领导核心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着力提高党在统揽“四个伟大”工作布局中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只有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才能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一是“打什么”,即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做好工作。这是块坚硬的“铁”,非常难打,需要良好的斗争精神,克服万重艰难、攻克万重难关。二是“谁来打”,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各族人民群众是打铁的主体。三是“是否敢打”,即是否敢于担当。这需要各级党员干部积极向上,以敢于担当的精神状态来打“铁”。四是“怎么打”,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打“铁”合力,既要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力量,还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五是“能否打好”,这需要应对“四大考验”、破解“四种危险”,使党员干部自身在精神、能力、作风、纯洁这四个方面“硬”起来。六是“打成什么”,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疆篇章。纵观以上六个方面,“是否敢打”“怎么打”“能否打好”是关键环节。因此,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键是要建设一支政治上强、能力上强、作风上强的干部队伍,切实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等;加强基层政权和组织建设,持续推进“访惠聚”驻村工作,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反对分裂的坚强战斗堡垒;抓紧解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持续开展反腐败斗争,促使基层干部转变作风、解决好干部在群众之中却不了解群众、服务群众意识弱、方法简单粗暴等问题,不断夯实党在新疆的执政基础,巩固党在新疆的执政地位。
(二)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统筹做好基础和重点工作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统筹做好基础和重点工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时代新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综合运用创新思维和系统思维,把社会层面的团结和谐、经济层面的繁荣富裕、文化层面的文明进步、主体层面的安居乐业置于一个有机整体加以完整把握,从而纠正片面化、枝节化、碎片化倾向,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面协调治理。一是要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高举社会主义法治旗帜,大力提高群防群治预警能力,筑起铜墙铁壁、构建天罗地网,严厉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坚持把预防性反恐放在第一位,综合施策、立体防控,积极参与反恐国际交流与合作。二是要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高举民族团结大旗、把民族团结作为最大的群众工作,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坚持不懈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广泛开展交朋友、结对子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是要做好宗教工作,要坚持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坚持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做到“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四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新疆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要求坚持就业第一、坚持教育优先、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不断提高对口援疆工作综合效益。五是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要做到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引领,筑牢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引导各族群眾追求现代文明生活,不断丰富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各族群众热爱伟大祖国的美好情感。
最后,下大力气做好南疆工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以下简称“兵团”)。南疆是反恐怖、反渗透、反分裂的前沿,是我国新一轮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是我国新时代陆海并进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前沿,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南疆工作要尊重各族人民的意愿,切实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重中之重,采取相应的财政、投资、金融、人才等政策,加大扶贫攻坚和民生改善力度,确保执政基础扎实稳固。同时,要积极发挥兵团调节社会结构、推动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协调、优化人口资源的作用。把兵团放在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大局中,放到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中把握和谋划;要坚持国家利益就是兵团利益、新疆大局就是兵团大局,兵团要真正成为边疆安全的“稳定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大熔炉”、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
[2]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人民网(海外版),http://paper.people.com.cn / rmrbhwb / html / 2014-05 / 30 / content_1435054.htm,2014-05-30.
[3]祝辉.论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J].实事求是,2017(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求是网, http://www.qstheory.cn/2018-05/04/c_1122784846.htm,2018-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