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溶栓与不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后期神经功能恢复及预后状况的影响

2020-04-29 09:56王小光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8期
关键词:脑部阿司匹林溶栓

王小光

(东海县人民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300)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较为严重的临床神经系统急症,主要是由于供应脑组织血液的动脉血管本身有粥样硬化或血栓的形成,使得血管腔狭窄、闭塞,导致局灶性的急性脑供血不足从而发生急性脑梗死;或是在局部脑部血管无明显异常情况下,移位的栓子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对供应脑部血液循环的动、静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的骤减,形成相关支配区域的脑组织缺血,造成急性脑梗死[1]。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在发病后的4.5小时之内,科学有效的抢救手段极为重要,若是出现抢救不及时或是抢救方式不恰当,既有可能造成患者偏瘫,甚至是死亡。静脉溶栓作为当前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手段,本文就其预后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选取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时间均在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患者分为2组,各35例。患者入院后经头颅CT、头颅CTA等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2]。对照组中女性患者17例,男性患者18例,年龄在48至79岁之间,平均(62.54±4.57)岁;观察组中女性患者15例,男性患者20例,年龄在51至79岁之间,平均(63.72±4.65)岁。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显示组间差异较小(P>0.05),可进行此次研究对比。

入选标准:患者为首次发病;经早期积极治疗仍恢复不理想的;有神经功能缺失的。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或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本此次研究所使用药物有禁忌症患者;有严重的心脏、肝、肾功能损伤患者;患有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国药准字H20123116;规格:75mg)和阿司匹林(国药准字:J20130078;规格:100mg)治疗,阿司匹林1天1次,1次100mg,氯吡格雷1天1次,1次75mg;21天后单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予以阿替普酶(批准文号S20110052;规格50mg)溶栓治疗,总药量0.9mg/kg,将总量的1/10行静脉泵入,1min内完成;剩余剂量与浓度0.9%的氯化钠溶液配伍,行静脉滴注,时间控制在60min。在使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后24h后予以阿司匹林治疗,阿司匹林1天1次,1次100mg,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1d、1个月、2个月、3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Nihss分值为0至42分,分数越高患者神经受损越严重;ADl量表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生活能力越高。(2)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患者Nihss评分情况和ADl评分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评分、AD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21d、1个月、2个月、3个月后的Nihss评分有明显下降,ADl评分有明显上升;对照组Nihss评分有所下降,ADl评分有所上升;且观察组患者治疗21d、1个月、2个月、3个月后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2组患者Nihss、ADl评分(,分)

表1 对比2组患者Nihss、ADl评分(,分)

组别 n Nihss ADl治疗前 治疗后21d 治疗后1个月 治疗后2个月 治疗后3个月 治疗前 治疗后21d 治疗后1个月 治疗后2个月 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 40 25.36±2.3413.32±3.51 12.36±2.78 11.52±2.20 10.68±2.15 48.26±4.5666.43±5.14 67.31±4.15 68.43±3.14 69.73±2.32对照组 40 25.35±2.4116.44±2.17 15.73±2.01 14.35±1.75 13.46±1.44 48.24±4.7262.15±5.26 63.53±4.85 65.25±3.25 67.15±2.06 t -- 0.014 2.876 2.785 2.678 2.476 0.015 2.791 2.985 3.586 3.989 P -- 0.987 0.013 0.015 0.018 0.019 0.988 0.008 0.005 0.006 0.003

2.2 对比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对照组20.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病死率高、危害性大的心脑血管疾病,是患者脑部血液供应受到阻碍或是脑部缺血,造成脑部组织缺血,病发较为突然,且病情发展迅速,伴有昏迷、半身不遂等临床症状[3]。该疾病与梗死部位、缺血性血管的大小、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相关。该疾病主要有头痛、头昏、头晕、恶心呕吐、运动性或感觉性失语等主观症状;脑神经受到损伤时会出现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中枢性面瘫及舌瘫等;躯体表现上出现肢体偏瘫或偏身感觉减退、定位困难等症状[4-5]。

表2 比较2组不良反应(%)

急性脑梗死疾病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由于缺血缺氧会造成神经细胞功能丧失,影响到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6-7]。因此在患者溶栓治疗时间窗内应及时予以治疗,以改善预后。阿替普酶是临床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也是至今临床上唯一批准的急救溶栓治疗药物,以促进纤溶酶合成达到血管再通的目的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且阿替普酶在与纤维蛋白结合时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溶栓治疗出血并发症较低[8-10]。在本文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21d(13.32±3.51)、1个月(12.36±2.78)、2个月(11.52±2.20)、3个月后(10.68±2.15)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6.44±2.17)、(15.73±2.01)、(14.35±1.75)、(13.46±1.44),差异性显著,(t1=2.876,t2=2.785,t3=2.678,t4=2.476),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21d(66.43±5.14)、1个月(67.31±4.15)、2个月(68.43±3.14)、3个月后(69.73±2.32)的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62.15±5.26)、(63.53±4.85)、(65.25±3.25)、(67.15±2.06),差异性显著(t1=2.791,t2=2.985,t3=3.586,t4=3.989),P<0.05。说明将静脉溶栓应用于后期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能有效提升治疗的效果,对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预后状况有积极的影响。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显著,P<0.05。这说明静脉溶栓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药物治疗,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综上所述,静脉溶栓病人在后期神经功能恢复和预后方面优于非溶栓病人。

猜你喜欢
脑部阿司匹林溶栓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脑部三维核磁共振图像分析
12400年前“木乃伊狗”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俄国现12400年前“木乃伊狗” 大脑保存完好
压抑食欲使人笨